“我今年受疫情影响。我没有出去工作。听表哥说食用菌来了,钱快,效益好。还报了两个大棚学蘑菇。”杨胜标在仪陇新区万屯镇龚欣村食用菌基地忙着采蘑菇。他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他必须感谢党和政府在国内找工作的良好政策。
受益于扶贫搬迁,杨胜彪一家从望谟县新屯镇搬到仪陇新区龙牧街大龙潭社区,成为新市民,开始新生活。
杨正全,杨胜彪的堂弟,也是从望谟县石屯镇搬来的成员。他是仪陇新区食用菌“飞迪工业园”首批种植食用菌的新市民之一。去年,踏实肯干、肯干的杨正全,不仅认领了两个大棚种植,还弄了三个实验大棚率先开发。种植一季后,他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五个大棚一茬总收入21万。公司扣了每根3.5元的菌种钱,按蘑菇钱的30%退回。我拿了7万。在我的示范带动下,希望搬迁后的新市民和我共同发展食用菌产业,有稳定的收入。”杨正全说。
黔西南扶贫搬迁主战场之一的仪陇新区,主要容纳青龙、册亨、望谟等县跨地区搬迁的11109户,51710人。为确保拆迁户“搬得动、住得稳、富得流”,仪陇新区、青龙、望谟、册亨、宁波联合打造“飞地工业园”,引进贵州弄玉食用菌龙头企业有限公司实施,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新市民”的发展模式,按照“一个龙头企业、一个工业园、一个新市民,
“仪陇新区‘飞地工业园’分为三个区:万屯食用菌种植指挥部、龙光镇狮子山村、双河村食用菌种植基地:万屯镇有350亩龚欣村种植基地,278个大棚。目前,册亨、望谟155户拆迁户已入棚种植蘑菇;龙光镇狮子山村种植基地5万平方米,135个大棚。目前,74户拆迁户在温室种植食用菌;龙光镇双河村有380亩种植基地,253个大棚,111户拆迁户在棚内种植蘑菇。”
据贵州弄玉菌类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六伟介绍,贵州弄玉菌类产业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投产,总投资3.5亿元。主要从事干鲜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的研发、种植、加工、销售,采用“八统一点一保证”的管理模式,即“统一年度计划和产销计划,统一种子供应,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质量。
望谟、青龙、册亨三县专门成立了合作社,让更多的新市民受益。“公司每年会给合作社5毛钱作为分红基金。合作社将这部分资金分配给新市民,第一年分红5%,第二年分红5.5%,第三年分红6%。比例,分配。”
据悉,仪陇新区气候适合一年两季种植蘑菇。一个大棚一万个菌棒,一季一个菌棒的保本利润1.3元,两季两个大棚的利润在5万元左右。每个新市民都可以在基地免费认两个食用菌大棚。公司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并按约定价格回收。
1.《杨正权 “飞地产业园”带来致富新模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杨正权 “飞地产业园”带来致富新模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738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