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以国民党军队损失807万士兵,最后撤退到台湾省而告终。胜败的结果是众所周知的,但战争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战争初期,占据压倒性兵力和武器装备优势的国军往往被全军和全兵团的师歼灭,损失数万人;另一方面,为什么国军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没有摧毁我军一整师规模的部队?虽然国军被打败了,但是这个战争过程很奇怪。
我们来看看国军歼灭的最高级别战术单位。在1949年10月的金门战役中,第三野战军因为不熟悉渡海规律,渡海船只数量不足,在低估敌人的情况下,损失了全部244团、251团和253团。从伤亡总数和俘虏人数来看,这场战争的伤亡总数超过9000人,接近我军一个师的规模,散叶一个师的哨所约为10000个。但由于渡海批次问题,这三个团不属于散叶同一个师,也不包括师本部。所以我军没有一个师级作战单位被歼灭,只有三个不同的团制。
另外,从来没有过解放军损失一个团以上的战役或战斗,比如华野的南马、临朐之战,西北野战军的西府之战,中间野战军的大别山之战,四野的青树坪之战等等。我们的军队在战争中有更多的总兵力。虽然伤亡惨重,但是损失的部队不属于同一个团,更不属于师一级的战术单位。一个战斗单位只有损失90%以上的兵力才能被歼灭。除了1949年的金门战役之外,国军没有这种规模的歼灭战的例子。在整个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甚至一个师都没有被歼灭。
解放战争初期,国军供养400多万士兵,而我军只有120多万正规军。但是,即使在强弱分明的一九四八年一月以前,国民党军队也没有充分发挥军事优势,我军发动反攻后更加疲惫。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军战术不灵活,我军各野战部队都在坚持灵活的运动战术。叶儿刘帅在谈到我军的运动战时曾指出“三个县城的损失远小于三个师,用三个城市换取三个师的有生力量是很划算的”。相应的,国军也从来没有放下所谓“政府军”的架子,一直以占领土地为目标。实际上只是分散兵力,放弃战略主动权。在辽阔的战场上被我军不断旁敲侧击,被师包围,被一一歼灭。
不仅是第二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所有野战军都是以“救人失地”的战术思想为指导的。1946年上半年,我军在东北地区发展到近30万兵力,是各战区实力和装备都很强的一支,一度控制了南满各大城市。但在杜集团早期美国精锐机械部队的猛攻下,我军明智地选择放弃长春、四平等大城市,主要是贯穿北满,保留部队骨干,放弃土地,削弱了优势兵力的东北国民党军的实力。到1947年6月,我军在东北实现了规模上的赶超,拥有50多万作战部队。第二年,发展到敌人的近两倍,发动了决定性的辽沈战役。
以作战机动著称的华东野战军,在江苏、山东等地不断运用运动战术,使国民政府腹地六十多万精锐敌军三年来一直无法夺取我军主力,反而被我军蚕食。兵力优势逐渐缩小,最后在淮海战役中被我军分割歼灭;在西北地区,我军虽然作战力量小,但却把运动战术进行到了微妙的程度。中央陆军胡宗南集团和庆宁尔玛依娜的30多万人常年对我军数万西北部队束手无策,找不到我军主力,这甚至成为国军内部的一个笑话——胡宗南作为军事首长,也被怀疑在台湾省卧底,被弹劾。
由此可见,战术思维上的巨大差距,是国军在解放战争中无法取得上风,甚至一个师都没有全军覆没的重要原因之一。
1.《青树坪之战 解放战争打了3年,国军自损807万,为何连一个师都歼灭不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青树坪之战 解放战争打了3年,国军自损807万,为何连一个师都歼灭不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789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