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末民初的中国大师那么多?
中国社科院教师马勇表示,那个时代的学者反复阅读中国经典。在一个报纸刚刚出现,没什么可读的时代,阅读经典是每个人知识的基础。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同的时代。我们有微信和微博。网上这些碎片化的阅读让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浅阅读上,既不系统,也没有目的性。
在《章太炎与中国学术转型》一书中,马庸先生认为章太炎是“中国传统学术的终结者,中国现代学术的奠基人”。他雄辩滔滔,深受人们的欢迎,弟子众多,包括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黄侃、、钱等弟子,以及三代弟子、。
1906年,章太炎的《修书》是第一卷
章太炎(1869-1936)
清末民初思想家,专攻小学、历史、哲学
章太炎说,与同时代的人相比,“他对东西方的认识似乎并不比严复差。在这方面他和严复、梁启超等人差不多。然而,如果把它们放在中国学术传统转型的学术语境中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张的贡献远远超过康有为、严复和梁启超。」
章太炎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他对中国经典的反复阅读。
但是今天像章太炎这样的学者太少了。不仅人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甚至有知识退化。马勇老师指出,“当代人知识退化的原因是我们从小学开始就缺乏经典阅读。我们现在分知识,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在我们的教育中,要学的东西太多,有用的东西太少。我们能接受的知识太系统了。」
应该怎么读?如何学习知识?
根据马勇先生的亲身经历,我们应该系统深入地努力。如果我们把中国古典知识的100本书列个清单,那么中国古典知识的框架大概就完整了;如果我们重复阅读这个列表10年甚至20年,我们的阅读感受自然会与吞咽和匆忙阅读的情况有所不同。
似乎花时间在历史的尘埃里读经典,会远离我们现在社会的真实体验。
事实上,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整个世界在融合,信息在交流。我们都在说东西方的竞争,进步和发展。问题是,什么是进步,什么是落后?再进一步,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如果回顾一下这种发展观,1840年以后,中国遇到西方,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
这是一个可以通过阅读解决的问题。
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马勇先生研究历史,研究近代史,阅读中国古代经典。1973年,在部队当兵的马勇被这个问题深深吸引。可惜他在部队读书学习不够。于是1979年,恢复高考后,马勇先生进入大学,主修历史。
到了大学后,马勇老师说,他借的第一套书是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对马勇的个人成长史影响很大。但是,这套书里的字“真的不好。单词基本欧化,都是长句”。
编者:侯外庐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1956年
当时马勇先生把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读了三遍。第一次解决问题是单词。第二遍读原文,旨在理清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说法。到了第三次,马勇先生使用了比较阅读,这是他阅读中重要的个人经历和体会。
因为马勇先生的专业是思想史和学术史,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他意识到应该读一组作品,而不是单一的一组。于是,马勇先生找到了相关著作,了解了《中国思想通史》,写了关于老子和孔子的书。虽然马勇先生非常重视侯外庐先生的分析和理解,但并没有把它作为唯一的解释。
“毕竟在此之前,以这种思想起步的历史学家也有类似的著作,我当时大概能找到,比如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性别》、《中国哲学史简史》,以及当时刚出版的最新著作。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南京大学哲学教授孙树平写过《中国哲学史大纲》。”。
他找了所有相关的书,仔细阅读。
但在马勇老师看来,这些书只是二手研究者的东西。“我谈孔子,我谈老子。如果我不读孔子的著作,我不去读论语,我不读孔子的家语,我不读《史记》中的孔子家,孔子弟子和儒家弟子,我们就很难理解。我们将由胡适、冯友兰、侯外庐领衔。」
所以,读原著名著。
现在机会来了。明晚(4月27日)8点,“理解”小组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著名历史学家马勇做在线直播。马勇先生阐述了他的学术经历,并向读者和听众详细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读经典。
越是浮躁的时代,越应该读经典。与所有国王分享。
1.《马勇 马勇: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马勇 马勇: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815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