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信息

空前绝后 感悟:空前绝后的一代“知青”

空一代“知青”

欧阳燕星

“去乡下有什么纪念吗?!"这句话来源于朋友圈里我的一个同学的感受,又短又短。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真的让我沉思了好几次。最后,我觉得就这一句话就能引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首先,我想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去农村有什么值得纪念的?就因为下乡是前所未有的运动。这应该足够我们记忆和总结了。

在中国几千年来,从来没有一个时期,一群即将成为城镇中间的知识分子的年轻人,一夜之间被动员起来,远离父母,放下书包,去偏僻的农村自食其力,做着他们以前从未做过的繁重的农活。在封建帝王时代,没有这回事,只有在农村读书,千里考到北京,但知识是第一位的。在民国,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时候,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即使在新中国,也只能有这么一次。未来,谁有这样的动员能力?谁会这么愿意服从安排!

古往今来,这是唯一的旅行。这难道不值得纪念吗?

关于这场知青下乡运动,众说纷纭。有否定,有赞美,有留恋,有怨恨。据说一百个知青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看法和答案。沙明最初写的《什么是知青》一诗写道:“什么是知青?看似清晰,但永远不会清晰。那是与青春交换的记忆,那是与热血和命运的斗争,那是与生命铸就的战歌,那是共和国里同龄的总称。”

今年是我国建国50周年,也是知识青年(3000万,相当于加拿大总人口)下乡人数最多的一年。半个世纪几乎是一个人的一生,不知不觉就过得很快。我想没有人会否认,生活的巨大变化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只要他们是知青,上山下乡的人。

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在我们应该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俯视这个独特的人造运动。

▲行动艺术欧智航作品:下乡

下乡50周年值得纪念,需要客观正确看待。因为还有人坚持认为这个运动是光荣的,伟大的,正确的。甚至有人在网上暗示,现在是时候把这样的运动重新安排到农村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不仅违背常识,也违背历史发展进程。

其实中国人的思想理论混乱的时间并不长。从五四运动到皇帝不在,也不过一百多年。还有二三十年,也就是毛泽东时代,人们的思想还是很统一的!但是中国人没有逻辑,恐怕要追溯到更长的历史时期。指鹿为马,满口胡言,有时候真的只能让人目瞪口呆。今天,过去是黑白分明,谁好谁坏。几乎所有事物都有两种相反的观点。有的重提文革,有的求助民国甚至清末。一切都有争议。朋友圈里,友情之舟,说了就翻船,但多年不见。

所以说下乡,只能是求同存异,用一些共识,或者至少用一些难以辩驳的事实。

那些说下乡好的,为什么不认真想想,为什么后来这个运动就停止了?拆散人家家庭,让一些人精神失常,让他们下跪请愿,让他们进行尸体示威。政府后来真的没有纠正这个错误吗?所有下乡的人,甚至是在农村集体所有制就业的,甚至是逃回城市没工作的,后来都给他们算工龄,算社保和退休缴费年限。这实际上是政府在纠正自己的错误。

当年很多上山下乡的知青都没有达到成年人的年龄标准。15岁的时候要给别人打工,其实只是童工。你可以说这些都是小事,都是极左行为,不是主流,但你不要忘了,很多家庭都是带着孩子下乡的。父母是城市户口,子女瞬间全部户口迁到农村,这是大规模的家庭分离。

我们不要忘了,当初对知青的要求不是放权锻炼,不是体验生活,而是扎根农村。就当年的情况来看,无非是把最大一批有培养前景的准知识分子和准大学生放到农村改造,“接受贫农再教育”。文革前,我们去了农村,去了边疆,去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文化大革命后,我们下乡是因为我们这一批人四体不勤,分不清粮与粮,是受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培养的知识分子,思想没有改革。你还记得那些口号吗?“文化教育是长期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政治”,“知识越多越反动”,“白考就能进大学”。这迫使我们大多数人再次否定自己,有些人甚至为了投胎而嫁给了贫农和中农。

准确地说,“知青下乡运动”不应该从文革开始。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一只罪犯燕子,董加耕。早期下乡应该只涉及少数人,政治地位比较高。邢延子、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他们是新知识分子,被鼓励回到农村过新的一天。只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进一步左倾,他们下乡时被赋予了更多的接受教育和改革的主张。特别是同时分配,出身好,被留在城里去当兵;出身不好的都下乡了(当然也有出身好的自动响应号召也下乡了)。相比之下,广东省甚至给文革前下乡的知青发了五年有效回乡证,却带着浩浩荡荡的军队下乡。政府的这些承诺也是无效的。

当时伴随着知青下乡运动,还有“五·七干校”、“战备疏散”、城市人口清理等其他运动,更增添了人口迁移的政治色彩。城市户口,过去和现在,永远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象征。

我真的不知道那些说自己很会下乡的人现在是不是真的希望自己的儿孙们离开家乡,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的青年学生连农忙都不会去打工,跟他们谈户口迁移,让他们去农村当农民是很傻的!

现在,在中国农村的广阔世界里,实际情况是,所有的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只剩下村里的老人和孩子。

我们应该看得很清楚,历史趋势应该是走向城市化。几乎无一例外,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发达状态只有一个指标,那就是社会的工业化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应该去城市工作和生活。然而,农村的发展必须是人口的减少和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的大幅度提高。在我国,每年春节期间,都有超过1亿人搬家,即大量农民工探亲。我们建造了许多高速列车。正如任所说,城市中的人口不会流向郊区。便捷的交通只是让人口更加集中在大城市。

举个现实的例子,今年是我们知识青年下乡50周年。一方面是半个世纪的时间节点。另一方面,我们都快70岁了。未来的10年、20年,不知道我们中间会少了谁。别说是组织,来活动都不容易。所以我们海南国营西培农场的知青们,终于要在广州搞一个大型纪念活动了。会有多少人参加活动?我们还吸收了农场工人和他们的孩子聚在一起。当我在微信群看到申请人名单时,我真的惊呆了:一家公司有100个申请人。不过广州某公司的知青最多也就二三十人。我问认识的人,就把几个错的人吵醒了。原来我们农场工人的孩子,很多都已经结婚了,在广州工作了。我们回到城里的时间远远少于他们后来的时间。这就是现实!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我们都快70岁了。在这个年龄,我们看待过去的生活,要站得更高,不能离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当然也要更客观的看待问题。下乡不是文革的发明,而是几千万人,整个中学校园,一大半同时下乡,当然是文革的产物。那时候一切都是打着革命的旗号,不管多热情多浪漫。虽然你可以从动机或效果中提取出不止一丝善良和伟大,但无情的历史会证明一切都只是可笑的左倾幼稚病。

血腥浪漫的代价是什么?也许你不需要人数数解释;不会再发生了,也许可以算是默认了,大家对它有了统一的认识。但是,到现在为止,我认为极左思维的反生活、反人性、反叛、反潮流的时尚和荣耀,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我们。

当时我们农场的同一个连队里,同一所学校同时来了30多个知青,连农场的分配基本都是按照学校的班级来进行的。目前,超过一半的人选择离开大陆生活。其中有向亲戚申请移民的非法移民,也有偷渡后向其他兄弟申请移民的。另外还有自费留学不回来的,还有千方百计通过婚姻移民的。他们之所以选择放眼中国,远离家乡,是一种无奈,这与他们的下乡经历有关。我清楚地记得他们每个人的简单面孔。我知道他们很多人学习成绩都很优秀,可惜在农村干了十年就回到了城市,连固定工作都没找到。他们在广州做临时工,然后在深圳做临时工,然后去美国当技工。

其中一个知青农民,母亲是我们中学的老师,一直是班里的代表。如果不是下乡,他的人生规划肯定不是现在这样。唯一好的是他从农场带走了一个老工人的女儿,他们成了一家人,现在他们作为美国工人阶级在美国生活在一起。如果他没有去农村,也许他就不会有这样幸福的家庭。

就我而言,说实话,只能说知青的生活扼杀了我的学习热情(读书无用论)。不能说下乡让我对生活绝望,但一定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想法。当然,我是千千一万名知青中的一员,我怀疑很多,我不坚定,我懒惰。不过,至少有我这样的人在下乡的行列里。我相信我的想法是善良的:我们这一代人和共和国同龄,我们是新中国的孩子,我们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

只有知识和文化一直是对人类的启蒙。突然听说从小读书的年轻人要去文化差,封建落后的地方接受再教育,真是不可思议。文革后期,遣返式的下乡运动让人落泪。这种看似革命性,实则无知的做法,不应被历史视为“艰难的探索”。

极左就是极左。不管叫什么名字,逆着人类发展的历史而动,只会成为一个笑话,再也不会回来了。

今天,我们纪念知识青年下乡运动。我们不仅要看清自己,记住自己的骄傲,感受岁月;我们更重要的任务是还原历史的真实,让后人明白,不要再犯极左错误,不要让我们的青春和努力白白浪费。如果我们的祖国以后少了空思想和愚昧;如果我们的国民不那么傲慢和折腾;如果能找出过去的错误和根源,到那个时候,我们这一代知青真的可以“青春无悔”了。

向前看,今天的中国充满了平行的双轨制度,贫富差距没有受到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但从来没有人公开召唤过阶级斗争。总书记说:“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是我们的目标”。希望大家牢记,后人会找到解决社会矛盾的好办法。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思天地,无涯无涯”,希望我们不要“独善其身”,而要哭泣。“做一个知青,失去一个知青”(摘自沙明的诗《什么是知青》?),用一代人的生命,在共和国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作者简介

广州老知青欧阳燕星,是中国著名小说《三家巷》作者欧阳山的儿子。1968年从广州十六中毕业后,同年11月下乡到广东省海南垦区西培农场务农。1974年留学回国,后在广东省作协和广州经济开发区从事文化管理工作。去年,他的长篇回忆录《走出去》已经出版。

作者:欧阳燕星编辑:lyj1947

1.《空前绝后 感悟:空前绝后的一代“知青”》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空前绝后 感悟:空前绝后的一代“知青”》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881626.html

上一篇

庄卓然任飞猪总裁 具体是什么情况发生了什么事

下一篇

英国增援沙特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增援沙特

世界最长寿的老人 127岁老人成世界最长寿的人

8月26日,新疆疏勒县127岁的阿里米汗·塞伊提被英国伦敦的升旗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和最长寿的女人,并颁发了这两项世界纪录的证书。阿里米汉·塞伊提,新疆喀什疏勒县库木西里克乡派昆乌伊勒村人。他出生于1886年6月25日。六代有56个孙子。老年人对情歌极其敏感。电视上唱的情歌,看一遍就能学会,能唱几...

世界最长寿的老人几岁 127岁老人成世界最长寿的人

8月26日,新疆疏勒县127岁的阿里米汗·塞伊提被英国伦敦的升旗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和最长寿的女人,并颁发了这两项世界纪录的证书。阿里米汉·塞伊提,新疆喀什疏勒县库木西里克乡派昆乌伊勒村人。他出生于1886年6月25日。六代有56个孙子。老年人对情歌极其敏感。电视上唱的情歌,看一遍就能学会,能唱几...

全球最长寿老人多少岁 127岁老人成世界最长寿的人

8月26日,新疆疏勒县127岁的阿里米汗·塞伊提被英国伦敦的升旗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和最长寿的女人,并颁发了这两项世界纪录的证书。阿里米汉·塞伊提,新疆喀什疏勒县库木西里克乡派昆乌伊勒村人。他出生于1886年6月25日。六代有56个孙子。老年人对情歌极其敏感。电视上唱的情歌,看一遍就能学会,能唱几...

世界最长寿老人 127岁老人成世界最长寿的人

8月26日,新疆疏勒县127岁的阿里米汗·塞伊提被英国伦敦的升旗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和最长寿的女人,并颁发了这两项世界纪录的证书。阿里米汉·塞伊提,新疆喀什疏勒县库木西里克乡派昆乌伊勒村人。他出生于1886年6月25日。六代有56个孙子。老年人对情歌极其敏感。电视上唱的情歌,看一遍就能学会,能唱几...

罗晋年龄 黄景瑜、罗晋、钟汉良同一天过生日:不同年龄段的人,喜好大不同

  • 罗晋年龄 黄景瑜、罗晋、钟汉良同一天过生日:不同年龄段的人,喜好大不同
  • 罗晋年龄 黄景瑜、罗晋、钟汉良同一天过生日:不同年龄段的人,喜好大不同
  • 罗晋年龄 黄景瑜、罗晋、钟汉良同一天过生日:不同年龄段的人,喜好大不同

吃南瓜的人 长期吃南瓜的人,竟然会变成这样……

  • 吃南瓜的人 长期吃南瓜的人,竟然会变成这样……
  • 吃南瓜的人 长期吃南瓜的人,竟然会变成这样……
  • 吃南瓜的人 长期吃南瓜的人,竟然会变成这样……

南瓜两吃 长期吃南瓜的人,竟然会变成这样……

  • 南瓜两吃 长期吃南瓜的人,竟然会变成这样……
  • 南瓜两吃 长期吃南瓜的人,竟然会变成这样……
  • 南瓜两吃 长期吃南瓜的人,竟然会变成这样……

11355 学过音乐的人才看得懂的梗,笑晕~

  • 11355 学过音乐的人才看得懂的梗,笑晕~
  • 11355 学过音乐的人才看得懂的梗,笑晕~
  • 11355 学过音乐的人才看得懂的梗,笑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