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动画电影《两代情的浪漫冒险》正式登陆大陆影院。
早在39年前,经典动画人物两代情就诞生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老艺术家的作品中。
从此,这个骑着驴,留着山羊胡子,“爱处理世界不公”的傀儡角色,成为了70、80、90后三代人心中永恒的童年记忆。
从1979年第一部短片《两代情》问世到1988年的9年间,两代情制作了13集,这不仅见证了中国动画的兴衰,也见证了“中国学派”的失落和消失。
“中国学派”不仅是中国动画学派,也是指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成熟于20世纪60年代、收获于20世纪70、80年代的一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
这个词汇不是中国人自己命名的,而是国外同行对当时中国动画先进水平的高度评价和定义。
万来明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动画的先驱万兄弟开始从零开始探索,先后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动画短片、第一部有声音的动画短片《骆驼舞》(1935年)、第一部受迪士尼动画《白雪公主》启发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41年),并得到推广
就连日本动画先驱手冢治虫在看过《铁扇公主》之后,也决定投身于动画创作。
铁扇公主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中国艺术家就意识到一味模仿美苏动画不是长久之计。当时,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电影组导演特卫率先提出了“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
随着两部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沈璧》和《傲骨将军》的诞生,以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成立,《中国动画》迎来了接下来40年的发展繁荣(文革的发展停滞在50-80年代)。
天书奇谭
这一时期,木偶动画《两代情》、水墨动画《穆迪》、剪纸动画《渔父》、长篇动画《天书奇谭》和《娜拉吵海》等一大批经典作品,以及中国动画的巅峰之作《吵天宫》相继问世。都代表中国,是世界动画的最高水平。
这篇文章将带你回顾中国动画最难忘的岁月,重温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七步,万兄弟的初步探索
《铁扇公主》启示录手冢治虫
万兄弟
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中国动画电影的最早创作就开始了。
被称为“中国第一动画专家”的杨,于1923年创作了中国动画史上第一部动画短片《暂停》。
次年,杨作钊自费赴美留学,成为30年代迪士尼公司的核心动画师之一。参与了《白雪公主》、《幻想曲》、《斑比》、《小飞象》等早期动画的创作,是世界级的动画大师。
幻想曲,杨是迪士尼动画特效部的第一任导演
真正推动中国早期动画电影创作和发展的是被誉为“中国动画电影之父”的“万兄弟”。
万家禅、万来明、万和图册四兄弟,从小受美术影响,接受过专业美术教育,在既无专业设备,又无参考资料的艰苦条件下,逐渐摸索出了动画制作的原始技法和逐一拍照的原则。
1926年,万兄弟制作了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动画短片《在画室里大闹一场》,使中国成为世界动画史上最早创作动画电影的国家之一。
1940年,迪士尼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在上海上映,引起轰动,创造了超高的票房。看完《白雪公主》后,万兄弟萌生了拍一部以公主为主角的动画电影的想法。
“既然美国人能做出具有西方民族特色的《白雪公主》,我们当然也能做出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铁扇公主》。”
当时万来明突然想到,“如果《铁扇公主》能成功制作,就有机会让全国人民、海外华人、外国人看到两位公主的美,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进行全面的对比。”
之后,由万来明、万家禅领衔的上海新华电影公司动画部,用了16个月的时间,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这是继《白雪公主》、《小人国》和《匹诺曹》之后世界第四部,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
这也标志着当时的中国动画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铁扇公主》是根据《西游记》中“孙武空借芭蕉扇”的内容改编的。影片中的武术动作都是以京剧和杂技为基础,动作设计相当精彩,与当时欧美的动画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41年,《铁扇公主》由上海一家日资中国电影有限公司引进日本。当时迪士尼的动画长片还没有在日本上映,日本观众就被孙武空的飙云七十二变,铁扇公主的魔法,猪八戒的荒诞所吸引。然而,这部电影因为“联合抗日”的深刻主题而被日本军方禁播。
但上映时,一位日本少年被铁扇公主深深吸引,决定放弃医学专业,转而从事动画创作。这位少年是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铁臂阿童木和负责战后日本动画产业的手冢治虫的导演。
手冢治虫曾在1964年东京新闻系列“我的人生战场”中讲述过这个故事。
1981年,手冢治虫在上海遇到了他的偶像万来明,他们一起创作了这部作品
可见中国动画起步早,水平高,在当时亚洲地区占据当之无愧的领先地位,是欧美动画之后的一大派系。
发展与繁荣“中国学派”的雏形正在逐步形成
《天宫》震惊世界
在工作室大吵大闹
提出“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
万氏兄弟的创作深受美国动画的影响,因为有明显的模仿痕迹,《大吵大闹的画室》之后的很多作品都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这也让万来明意识到,中国动画产业要有无限的生命力,就必须扎根于自己民族传统的土壤中。1941年的《铁扇公主》是一次民族化的尝试和探索。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各行各业向苏联学习的潮流下,中国动画一度陷入了片面模仿苏联风格的窠臼。
1956年,上海电影厂出品的中国第二部彩色动画电影《乌鸦为什么黑》在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获奖,成为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奖项的动画电影,但被一些评委误认为是苏联作品。
这一事件促使上海电影厂艺术电影组核心导演特唯提出了“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
1955年金导演的木偶电影《神笔》和1956年特卫导演的动画片《傲骨将军》,可谓中国动画民族化探索的开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