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100个村庄,100个现场直播,
100万用户,100名“村播音员”,
100张扶贫地图,
差不多4.8亿人民币的订单,
5.25亿次网络点击量!
这是《走村直播看脱贫》大型融媒体行动的成绩单!
点击次数超过5亿次的这一融合媒体行动
到底是怎么炼成的?
11月1日,在《走村直播看脱贫》革命圣地沿岸圆满守约已过了一个月,但出发日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2020年7月25日,我们带着兴奋与期待,从江苏徐州出发,两辆大篷车分南北两线,走进一个个脱贫村,到田间地头直播。
你印象中的走村直播是这样的?
但还有这样的!
在镜头面前尖叫:“啊!小龙虾夹到我了!”
手抱乌金猪!
词库清零,直呼“正面暴击!”
走进田间地头,
我们看到了翻天覆地的乡村巨变,
发掘出黄土地上生长的智慧,
记录了攻坚克难的勇气担当,
我们将一幅幅脱贫的生动场景展示在观众面前
100天如何完成100场直播?
如何把16米长的大篷车开进田间地头?
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
戳视频,10分钟带你探秘行动背后↓
搭载5G+4K+AI技术的大篷车开进田间地头直播
先来说说这辆16米长,吸睛无数的大篷车!首创装载着5G+4K+AI技术的大篷车演播室,实现了央视财经频道、央视财经新媒体、央广经济之声、中国交通广播四路信号同步直传。车上配置了由集装箱改装而成的三讯演播区,箱体采用液压自动展开结构,最大可以上翻120度,展开就成了“大舞台”。
共有120多位多才多艺的村民走进大篷车演播室,当起村主播,以rap、快板、戏曲等特色方式,说出家乡脱贫成果,唱出农村新变化!
另外,还有11位省、自治区领导走进大篷车,和我们分享脱贫攻坚的智慧与成果。
记者!记着!脚下有泥 心中有光
从盛夏到初冬,从平原到高原,行程30000多公里,我们一路上遇过山体滑坡、塌方、下雪天,还有小伙伴中过暑,甚至遭遇氨气中毒。赶上酷暑季节,有队员的皮肤被晒成了酱色。
在安徽大管村的时候,记者易扬中暑,身体已经到极限了,但是,她喝完两瓶藿香正气水,就直接冲到了直播现场,顺利完成直播。
在极度缺氧的地区,好多队员都有特别严重的高原反应。从云南香格里拉开往西藏芒康纳西村,现场导演王雪晴有严重的高原反应,不能说话,四肢不能动,在输了两个小时的氧后,选择继续坚持走到终点。
100天100场直播,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不是在直播,就是在开往直播地点的路上。
一场1小时的直播,对于记者来说,可能已经准备了1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从刚到一个陌生的村庄,到对这个村脱贫的每个细节、每个故事了如指掌,这其中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和准备。
看乡村巨变与老乡笑容撞个满怀
到农村去,我们这个以“90后”为主的年轻团队充满了好奇,也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没想到真正到了农村,看到的景象让人出乎意料。
水泥路变沥青路,从土坯房搬进小洋房,新学校里响起了嘹亮的歌声,村里盖起了新民房、新民宿,发展起了新经济,很多村子变得特别漂亮。
更让我们感动的是,这条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凝聚着无数的、平凡的、微小的努力。当地勤奋的致富带头人、全年无休的驻村干部,他们是脱贫的中坚力量,带动一个又一个村实现脱贫。
村民们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看到他们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觉得十分温馨。
脱贫不是终点 是幸福生活的起点
通过“走村直播看脱贫”的形式,我们搭建平台,为脱贫事业牵线搭桥,让村里的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在青海,我们的卡车司机帮助农民卖农产品卖了6000多单。每个参与走村行动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助力脱贫攻坚。
11月1日, “走村直播看脱贫”在革命圣地延安圆满收官,我们有许多的不舍与感慨。对于我们来说,这是走村直播的终点,但同时也是我们继续扶贫和作为新闻记者践行“四力”的一个新起点。
脱贫不是终点,是幸福生活的起点。
致敬脱贫攻坚路上的每个人!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龚新语)
1.《5亿次的点击量!100天100村100场直播,10分钟幕后探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5亿次的点击量!100天100村100场直播,10分钟幕后探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209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