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攻略专题 > 最新攻略

抗美援朝中的美军步兵编制以及轻武器效用

这篇文章其实狗儿子已经写好了,但是一直藏着堆积的灰烬,正好趁着国庆节张振浩的酷暑,赶紧编了抗美援朝中的轻武器和步兵和大家聊天。

内容会分两篇,这篇我主要聊美军,下一篇聊志愿军。

讲道理,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的武器和在二战中的武器差别不大。更多的是在部队编制上的改变,所以我以朝鲜战争时期美国陆军步兵以及美国海军陆战队步兵的编制入手,再去聊聊各类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情况。

美国陆军步兵连:

咱们首先从步兵班去聊,在二战时期美国陆军标准步兵班为12人,依下图分别是班长班副,一个两人侦察小队(M1加兰德)、一个三人火力小队(1BAR+2加兰德)、一个五人步枪机动队(M1加兰德)

班长通常是在侦察队或者火力队,班副则更多的会带领机动队发动进攻。

这种2-3-5制的步兵班只能说想法是很美好的,美国人觉得将侦察、火力、机动三要素都融合在一个步兵班后能够让其有一定灵活的作战能力。然并卵的是这只能够说是想法很美好,在战争中实际表现出来的问题是,班长往往带着两个侦察队先抵近敌军,很容易受到火力压制,而班副则没有能力管理协调火力队和机动队的作战。

结果呢这种看似灵活的编制反而特别臃肿,所以在二战结束之后,陆军大佬们在本宁堡坐下来喝茶开会,最后得出了个结论。

“步兵班该缩减规模,并且不再分组,全部让班长一人带队。如果需要一方进攻、一方掩护,那则由多个步兵班协同完成”

然后就出现了下边这种9人制步兵班。

(9人步兵班依次为班长、班副、BAR自动步枪手、副射手、步兵X5,除BAR外其余均为M1加兰德,其中有一名步兵持枪榴弹发射器),这类编制不再分组,这也是美国陆军在入朝作战初期的正式步兵班编制。

不过这个编制在朝鲜战争时期被志愿军锤的很惨,因为朝鲜多山,一个9人步兵班扎在一块同样显得很臃肿且目标大。而且暴露出了班组中全自动火力不足的问题,当时美军一个叫马歇尔的(不是将军,而是一个搞战术的)提出,

  1. 9人步兵班没有实操性,在作战中往往也是分成两个组

  2. 步兵班靠近BAR射手的那几个吃瓜步兵射击的更频繁,反之离BAR越远的士兵越是发愣。

  3. 每当BAR射手换位置时,班组火力就会明显减弱。

所以马歇尔提出了把9人步兵班换成1个班长带两个4人制火力组的想法,每个组里各有一支BAR自动步枪。这种编制在1953年出现,注意一个步兵班中还可能配发一支带瞄具的M1C或者M1D狙击步枪。这种双队编制虽然在冷战中后期的人数上略有变动,但1班长带两个小队的大体框架一直被陆军沿用了下来。

连排级火力方面,美军同样做了些许改动,比方说取消了原本连属武器排中的两挺M1919A4中型机枪,换了三门57mm无后坐力炮上去,而武器排中原本的三门60mm迫击炮依旧保留。步枪排除了有三个步枪班,另增设了一个武器班,武器班中含一挺M1919A4机枪和一门60mm巴祖卡(后来换成M20超级巴祖卡),另外连部还有一挺12.7mm口径的M2老干妈重机枪。没错,一个步兵连只有一挺这玩意。

步兵连的一些重武器操作手配M1911A1手枪,弹药手、军官、非主要战斗人员配M1卡宾。

海军陆战队方面的武器和陆军没差别,但细节编制上不一样。

陆战队的牲口们在二战时打仗环境和陆军不一样,他们在太平洋岛上喂蚊子的时候就觉得步兵班不应该是9人制的单独作战,也不该是简单增发BAR自动步枪让步兵班分成机动队和火力队,于是他们在1944年5月将步兵班分成了1班长+3个四人火力组的模式,这种配置一直沿用到现在。

上图是1944年5月的陆战队步兵班,1+3X4模式,班长携M1卡宾,每个四人小队包括一个小队长(M1加兰德或者M1卡宾)、机枪手(BAR)、副射手(M1加兰德)、步枪手(M1加兰德+枪榴弹)。

可以这么说,太平洋岛上的山丘和密林让马润提前学会了步兵班应该分为几个带BAR的小队相互掩护作战,这是被毒打出来的经验,朝鲜战场的山丘一定程度延续了太平洋岛屿的环境。因此马润的班编制到朝鲜也没有太多变化。

不过你要说马润的1+3比陆军的1+2有多大优势也看不出来,撑死了就是能承受更大的伤亡。

连排级编制上马润和二战一样,没有排属的武器班,但有连属武器排,里头有6挺M1919A4机枪、三门60毫米迫击炮、三具57mm无后坐力炮。

可能有人问为啥没M3冲锋枪、M2卡宾枪和M1919A6轻机枪,我这个在常规步兵编制中还真没看到哈,但在游骑兵的编制中有。

比方上图是游骑兵连的全部武装,各类自动武器的比例非常高,M1加兰德只有37支,而且一半还是为了发射枪榴弹。

接下来咱们聊聊美军各类轻武器在战争中的效用和评价。

M1加兰德:

这把耳熟能详的武器我不多赘述,不管是志愿军还是美军对这把半自动步枪的评价都相当正面,它在朝鲜的复杂地形、寒冷的气候下表现稳定,即便是缺乏保养依旧显示出不错的可靠性。

双方都认为他即便在极寒环境中依旧表现出色,平均射击故障率仅有2-4%(美军自动装填武器平均故障率为6%),在朝鲜的主要问题是冻住枪机、击针断裂、弹膛结垢,其他还有一些诸如供弹不顺,比如第一发抛壳之后第二发没被托弹簧顶起来,导致没能被枪机推着入膛的情况,说白了这是子弹在弹夹里被冻住了。但这些问题相较其他武器而言已经很少了,军械司认为只要注意清理、按时上油,这都不是事儿。

也确实,M1加兰德这类长活塞导气,且闭锁斜面采用平面带动的半自动武器确实有可靠性上的天然优势。一定要说个缺点的话就是太沉,空枪4.31公斤,你就想莫辛纳甘M44带了折叠刺刀也才4.1公斤。另外加兰德枪身比较肥大,后坐力也较大。

M1卡宾枪:

M1卡宾枪在志愿军当中的评价不错,但多数只是称赞其尺寸短小,轻便,火力猛,易于携带。而美军虽然在二战中对其评价不错,但在朝鲜战争中几乎是一面倒的吐槽。

美军表示在零度以下的气候里M1卡宾枪几乎没法自动装填,需要发射5-20发子弹以后才能正常工作,否则它就是一把“栓动卡宾枪”。报告指出在寒冷的天气里,它比其他任何武器都对结霜更敏感,也更难润滑。狗子认为M1卡宾枪的短行程活塞本身就比M1加兰德的长行程活塞缺乏带动枪机后坐的冲量,如果枪机结霜的话更容易导致自动机运行不畅。而且M1卡宾也没有使用平面带动,且发射的.30卡宾弹本身很弱,产生的燃气压更小,这让本身M1卡宾的可靠性更悲催。

另外M1卡宾的弹匣是主要麻烦来源。一方面是冲压弹匣非常薄,供弹口如果掉地上就基本报废,而且子弹放在弹匣内长期不取出,几个礼拜后弹壳外侧和弹匣的接触面就会出现氧化腐蚀现象,然后就会出现供弹故障。这问题在使用30发长弹匣的全自动M2卡宾上更为明显。

还有M1卡宾的7.62x33mm弹动能不足的问题,很多段子说美军那这玩意打不穿志愿军的棉衣...我觉得这可能肯定有扯淡成分。这弹虽然确实比.30-06全威力步枪弹弱了不少,但好歹也是个动能1300焦的大哥。比7.62x25托卡列夫弹高得多,如果当时的PPS/PPSh都没穿透毛病,为啥M1卡宾会有这毛病?

M1加兰德的7.62x63mm和M1卡宾的7.62x33mm对比)

但美军确实对这枪吐槽的很多

举几个例子,海军陆战队的约瑟夫·R·费希尔中尉说

“我当时朝着敌军士兵连续开火,几乎每一枪都击中了要害部位,但对方依然和没事人一样的继续进攻,我们连里也有人在23米内击中了一个志愿军的胸部,但对方只是稍微趔趄了一下继续往前冲。连里起码有7个人吐槽过这类同样的情况”

另外,1950年11月27日的清川江战役中,美国第25步兵师第27团E连被志愿军击溃。在撤离的时候他们带上了所有的武器、伤员甚至是死人,唯独没有拿M1卡宾...

美军表示“这些垃圾就零零散散的被丢在小山上,没人愿意去捡它们。卡宾在战斗中的表现太糟糕了,我们认为这破玩意被敌人捡走了也无所谓,反正不好使。

(一支凸隼断裂的M1卡宾,红箭是裂缝)

好吧,我觉得M1卡宾高故障确实是槽点,但打不穿棉衣不至于,美军嘛~ 打仗日常甩锅了。

BAR自动步枪:

勃朗宁自动步枪年份依旧很久了,这支产于1918年的武器即便在二战时都算不上是合格的轻机枪,它主要暴露了枪管易过热,20发下置弹匣火力持续性太差的问题。不过在朝鲜战争中的口碑比在二战中还好一些,因为作战的环境变了。

朝鲜多山,而美军诸如M1919A4这类中型机枪太重乃至不便于灵活的转移和部署,这让相对轻便的BAR成了相当受欢迎的自动武器,关键是BAR数量很多,步兵连中4-5人就会配一支BAR,我更喜欢将其视作美军班排作战时的节奏鼓点。

BAR在朝鲜问题不是没有,比如同样是清川江战役,美军38团在撤退后就甩锅BAR,吐槽这破枪经常出现复进失败的问题,一开始军方认为是结霜导致,所以让他们在枪油里加入汽油后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后来发现这是生产年份比较早的BAR的复进簧疲劳问题,新产的BAR则没有此类问题的困扰。不过极寒天气下的结霜以及灰尘确实让BAR比M1加兰德在可靠性上略逊一筹。

总体来说BAR在朝鲜战争中口碑不差,不过志愿军战士觉得这玩意不如捷克式好用。

(上图是BAR复进簧组件之一的缓冲管,是不是有点AR15的味道)

M1919A4机枪:

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使用较多的还是M1919A4中型机枪,可靠性没问题,这种枪管后坐+卡铁起落式的武器很成熟,而且本身后坐冲量足,枪机质量大,复进簧也厚实,好几个人伺候保养,所以霜冻之类的影响很小。但口碑一般般。

一方面是这货连枪带三脚架22公斤,外加几箱子的子弹不是很方便转移。朝鲜虽然多山,但多是连绵的丘陵,机枪作为固定火力点的射界视野并不开阔,进攻时最多是封锁一条山道,防御时美军也不敢把机枪火力点设计的太靠前,否则很容易被侧面借坡势掩体绕袭的志愿军抹掉,然后调转枪口朝美军射击。

虽然在标准编制中,陆军步兵连有3挺,陆战队有6挺,但实际上很少全部部署,通常都只是1-2挺。

12.7mm机枪:


(两个分别背着M2老干妈三脚架个枪身的南棒苦逼,还有根枪管不知道哪位背着)

在常规步兵连中,12.7mm机枪很少见,通常来说都是团级或以上单位用作防御用途,尤其是前哨站、运输线的防御。

和M1919A4一样,M2老干妈重机枪对霜冻的免疫力极佳。我借用美军在朝鲜的一个军械士罗伯特·法里斯的话:

“赞美勃朗宁,无论是M1919还是M2,这两挺机枪是所有武器里头故障率最少的。也相比其他自动武器更能忍受严寒、砂砾,即便是在缺润滑的情况下”

估计M2重机枪最大的毛病就是换枪管麻烦,换完之后还需要用规尺调整壳头间隙,这是个技术活,如果吃瓜步兵调的不到位,那么轻则把M2变成“栓动机枪”,重则过早开膛导致炸膛现象。

M3冲锋枪:

美军常规步兵几乎没有冲锋枪编制,你就看下边这美军步兵营的武器编制上就没个冲锋枪,但连营一般会有储备,按需下发。

通常来说M3或者M3A1会更多的发给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运输队、或者说是宪兵等用于自卫或者近距离作战,.45口径的手枪弹虽然有不错的停止力,但糟糕的弹道和射程绝对算不上是个适合驳火的弹种,但在这类自由枪机、开膛待机的武器本身就很傻大粗,复进簧绝对够劲,枪机后坐的冲量也足够大,所以可靠性不错。

但这枪的双排单进弹匣比较不耐灰,所以一般建议插在枪上并且盖上防尘盖。比较悲催的时,这枪的防尘盖很脆,如果掉地上的话盖子很容易变形,然后就扣不上了...

(M3A1的枪机和防尘盖,枪机上哪两个凹槽是指槽。没错,人家连拉机柄都省了,让你用手指抠枪机上膛)

M1911A1手枪:

这把勃朗宁的经典设计无论在哪儿都没被吐槽过,包括朝鲜战争。按照某位军械士的说法,他们连里头就没人找他修过手枪,最多是让他调一下扳机力。一方面当然是手枪使用频率很少,二方面也确实是这枪经典,极寒和砂砾都没对其可靠性造成影响。

总体来说,美军朝鲜战争中的轻武器和二战并没本质区别,但步兵班的4人制火力组以及增设的BAR自动步枪让其战术更灵活,不过美帝打仗过于依赖重火力支援以及补给线的畅通依旧是个硬伤。所以志愿军往往会用夜间突袭、切断补给道路、迂回分割等战术在步兵层面取得局部优势。

武器方面M1加兰德的半自动火力虽然要优于志愿军战士的莫辛纳甘91/30以及M44,但志愿军班组中冲锋枪的应用更为普及,这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火力上的不足。而且加兰德在精度、可靠性上的表现可圈可点,属于半自动界的AK。当然,过于成功也导致了美军对战后制式步枪的研发陷入了一条死胡同,这个下次有机会再说。

M1/M2卡宾枪在二战时是满讨喜的,但在极寒环境+山区作战这双重Debuff下让美军对其忍无可忍。虽然志愿军战士对它评价还行,但狗子寻思,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沈阳那边就已经开始仿卡宾,但在朝鲜战争期间就没继续了。这或许和M1卡宾在双重Debuff下的糟糕表现有一定关系。

BAR可以算是美军在朝鲜的VIP,虽然他重、易过热、弹容小,不能快换枪管,属于轻机枪界的辣鸡,连DP28大盘鸡和ZB26都可以嘲讽它。但他差不多的可靠带着差不多的分量,差不多的射程又有着差不多的杀伤,差不多的勤务随着差不多的数量,这让BAR成了美军步兵班甚至是连排级的真·火力支柱。

7.62口径的M1919A4机枪很尴尬,他定位和志愿军的郭留诺夫差不多,不过这一时期,属于中型机枪的时代过去了。通用机枪在二战已经展示了其优越性,只是朝鲜战争太急。

12.7mm口径的M2重机枪被神话的有点过头,比方有些自媒体会描述其精度可以和狙击枪媲美,毕竟那会儿有美军给他加了个瞄准镜。但作为一款枪管短后坐原理的自动武器,精度是不合格的,它加个瞄准镜更多是可以在阵地战期间作为一个固定火力点使用,12.7x99mm子弹带来的弹道不错,但精度别想了。他最适合的任务是安在载具上作为移动火力点拆房子、拆掩体。

M3黄油枪这玩意完全不适合进攻,射速太慢,弹道太差。不过很轻便、很紧凑、近距离停止作用很强,适合作为自卫武器。冲压件为主、成本低廉,非常适合作为自卫武器使用。

M1911A1手枪,经典、可靠、有效。但谁会拿他和冲锋枪/步枪/机枪硬刚啊...

1.《抗美援朝中的美军步兵编制以及轻武器效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抗美援朝中的美军步兵编制以及轻武器效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2107120.html

上一篇

这款20年前的游戏,虽然是抄袭的,但同样是一部经典之作

下一篇

3dmgamedll dll看这里!英雄传说闪之轨迹PC版Galaxy.dll丢失解决办法

【 45口径】专题你们总是喜欢在供弹上搞点幺蛾子,二战意大利Brixia 45mm迫击炮

【 45口径】专题你们总是喜欢在供弹上搞点幺蛾子,二战意大利Brixia 45mm迫击炮

45口径相关介绍,昨天狗用的是德军二战时的GrW 36型50毫米迫击炮,这么轻的迫击炮显然是失败的。 最后我在结尾的时候点了一下意大利的45mm迫击炮同样属于走上歪路的轻迫,随意这篇咱们来聊聊这货。 先扯一嘴编制,正常...

 45口径看这里!挑战勃朗宁百年经典?佛州巡警率先撤装,这款.45新弹怕是要凉

45口径看这里!挑战勃朗宁百年经典?佛州巡警率先撤装,这款.45新弹怕是要凉

45口径相关介绍,最近,在美国持枪权下,佛罗里达州高速公路巡逻队不仅解雇了他们装备的格洛克37 Gen 4手枪,还对两个手枪商人进行了处理。现在,如果你感兴趣的同时口袋里有300美元,你就可以买足够的带有“FHP”(佛...

关于 45口径我想说75年前,他们靠这些枪械登陆诺曼底!美军所用步兵武器大盘点

  • 关于 45口径我想说75年前,他们靠这些枪械登陆诺曼底!美军所用步兵武器大盘点
  • 关于 45口径我想说75年前,他们靠这些枪械登陆诺曼底!美军所用步兵武器大盘点
  • 关于 45口径我想说75年前,他们靠这些枪械登陆诺曼底!美军所用步兵武器大盘点
 45口径专题之中央情报局的一次性手枪(上):敌后特工专用的FP-45手枪

45口径专题之中央情报局的一次性手枪(上):敌后特工专用的FP-45手枪

45口径相关介绍,1940年6月22日,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贝当(Henri Philippe PETAIN)组成新内阁向德国投降。 两个星期后,新的内阁在法国南部小城维希(Vichy)进行了投票,最终授予贝当一切...

 45口径专题之看看多国特种部队采用的制式装备——UMP45冲锋枪

45口径专题之看看多国特种部队采用的制式装备——UMP45冲锋枪

45口径相关介绍,HK UMP系列冲锋枪是HK UMP系列冲锋枪于1998年由HAKLER KOHH开发的,性能优良,后座小,特别适合近距离作战。UMP45冲锋枪已被各国特种部队采用为制式装备。 UMP45冲锋枪在设计...

45口径看这里!中央情报局的一次性手枪(上):敌后特工专用的FP-45手枪

  •  45口径看这里!中央情报局的一次性手枪(上):敌后特工专用的FP-45手枪
  •  45口径看这里!中央情报局的一次性手枪(上):敌后特工专用的FP-45手枪
  •  45口径看这里!中央情报局的一次性手枪(上):敌后特工专用的FP-45手枪
【 45口径】专题MkG守卫者 0.45ACP卡宾枪:大大口径是否是未来卡宾主流?

【 45口径】专题MkG守卫者 0.45ACP卡宾枪:大大口径是否是未来卡宾主流?

45口径相关介绍,CMMG是一家提供美国高质量AR枪支、零部件和配件产品的公司,以优良的产品质量和优良的售后服务著称。最近推出的0.45英寸ACP手枪发射的MkG守望者卡宾枪亮点突出,巩固了在手枪口径卡宾枪领域的领先地...

 45口径,干货看这篇!标配设有滚花防滑纹的螺纹保护帽:FN公司FNX-45战术型手枪

45口径,干货看这篇!标配设有滚花防滑纹的螺纹保护帽:FN公司FNX-45战术型手枪

45口径相关介绍,FN公司FNX-45战术手枪 FNX-45手枪是FN继FNX-9和FNX-40之后推出的战术型手枪,发射0.45英寸ACP弹,弹匣容量为10发,15发。 该枪采用冷锻不锈钢枪管,枪管长135mm,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