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计 围魏救赵
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原指战国时,齐国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撤回攻赵国邯郸的军队,而使邯郸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第三计 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出自孙子兵法,该计策是指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胜之。原作“以佚待劳”。《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若未可入,则深壁高垒,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是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趁火打劫之计的使用,在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趁火打劫之计的特点,就是利用时机,果断地打击对方。而此计延伸到现代社会的商战之中,更是被多次巧妙利用,甚至曾造成了巨大的金融危机。
第六计 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声言出东,其实击西。声东击西之计,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
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使假象变真相,大小假象,掩护真相。原文为:“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第八计 暗渡陈仓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作谓语、定语;比喻暗中活动。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中国典籍《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近义词:暗送秋波。常易误作“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不可急于去“趁火打劫”。操之过急,常常会促使他们达成暂时的联合,而增强他们的还击力量。故意让开一步,坐待敌方矛盾继续向对抗性发展,以致出现自相残杀的动机,就会达到削弱敌人,壮大自己的目的。
第十计 笑里藏刀
该计策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广泛,而且可以无师自通 。 笑容本是人类一种美好的表情,俗话说拳头不打笑脸人,笑里藏刀,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百试不爽的计谋,就是因为他击中了人性中最常见的弱点。
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出自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此计用在军事上,指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谋略。很像象棋中的“舍车保帅”战术。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原意是说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有用的不可以利用,怕的是我不能控制它。不能利用的却要去利用,因为我完全可以控制它。利用不能用的而控制它,这不是我受别人的支配,而是我支配别人。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位。目的在于削弱对方的抵抗力,减少自己的危险。在军事上指,如果敌方占据来有利的地势,并且兵力众多。这时我方应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或者把敌人引入对我方有利的地区,才可以取胜。在政治斗争中,这一计用得最多,且亦渐神化。从其应用中可见,此计是一个阴险的谋略。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这个类似于现在战争里的外科手。
以彻底摧毁敌军主力,捉住敌人首领为最终目标,这样就能瓦解敌人的整体力量。敌军一旦失去指挥,就会不战而溃。挽弓当自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作战时要先把敌方的主力摧毁,先俘虏其领导人,就可以瓦解敌人的战力。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力量上不能战胜敌人,可以瓦解他的气势,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是一种围困并歼灭敌人、特别是小股敌人的计谋。该计一般都还配合着其他计谋的使用,中国军事家中,有相当多的人成功地运用过关门捉贼计,而且开、关都非常适时,非常的自如。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火苗向上冒,池水向下流,志向不同,也可以结交。"
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占的意思。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指桑骂槐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字面理解就是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 。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宁可假装不知道,不行动,不可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要沉着,不要泄露一点机密,就像迅猛激烈的云雷,在冬季藏入地下般的平静。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指故意露出破绽,引诱敌人深入我方。然后选择有利时机,断绝敌人的前应和后援,使他完全处于死地。另一层是指切断自己的退路,布置背水之阵,使士兵抱定必死的决心一往直前,与敌人决一死战。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借别人的局面布成阵势,兵力弱小的看来阵容也显得强大。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语出《荡寇志》。庞涓攻城:韩国太子仍按兵不动,韩国将士情绪激愤,许多将军以死逼太子出兵,众怒难犯,太子只好出战。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兵力强大的,就要攻打他的将帅;将帅明智的,就打击他的情绪。将帅斗志衰弱、部队士气消沉,他的气势必定自行萎缩。众所周知了的,著名的是《三国演义》王允利用貂蝉,挑拨吕布与董卓反目。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原文的大意是说:在疑中再布疑阵,使敌内部自生矛盾,我方就可万无一失。说得更通俗点,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在战争中,魔高一尺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以故意迫害自己身体的方式,骗得敌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
现实生活中常见此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如庞统使曹操战舰勾连,而后纵火焚之,使不得脱。
敌方兵力强大,不能硬打,应当运用谋略,借以削弱他的力量。一连串的计谋,说白了就是大坑套小坑,坑里还有水,水中还有钉。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指在战争中发现形势对己方极为不利时就逃走。全军撤退,甩开敌人,以退为进,待机破败。这是不违背正常的法则的。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时至今日,更是成为商界必备实战手册,不仅可以启迪人作正向思考,更可以开发人权变创新的智慧。
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1.《【36计攻略】专题完整版《三十六计》古代兵法秘籍,商界必备实战手册,永久收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36计攻略】专题完整版《三十六计》古代兵法秘籍,商界必备实战手册,永久收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214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