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小编为大家分享了教师管理班级纪律“三十六计”中的十个计策,受到老师们的好评。
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应对学生“刺头”、作业“拖沓”、卫生“脏乱差”的三个计策。
01 软硬兼施,收服“翻白眼”的刺头
在我们的教书生涯中,难免会遇到不守纪律的“刺头”学生。
马卡连柯说过:要尽量尊重地要求学生,也要尽量严格地要求学生。
所以,想要收服这些“刺头”,光靠“暴力”(口头批评)是不行的。
上英语课不到5分钟,我就从几十个孩子中看到了一个老师们常说的“刺头”——王轩。
那天,我发现他桌上居然没有英语书,表情漠然地坐在那儿,不看黑板,也不看老师,似乎什么也没听,偶然抬起头来,居然都是“翻着白眼”,瞄一瞄周围。
下课后,我示意他随我走,去办公室。他懒洋洋,松松垮垮地跟随在后面,满不在乎。
我问:“你的英语书呢?”
“撕了,丢了,反正我一个单词也不认识。”他倒干脆,连原因都说了,不过是翻着白眼,眯斜着眼对我说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天天琢磨着难驯的学生,终于开出了下例“处方”:
处方一:遍寻优点,树立自信。
看了数天王轩的“厌学”表演后,我再一次把他叫进了办公室。
我尽可能尝试用一种愉悦的、随口聊天的口吻对他说:“唉,听说你的语文学得不错,尤其是古文和阅读,是吗?”
“谁说的,还将就吧。”语气不像以前,不再是准备跟我吵架的样子。
“那我可知道,对语言接受能力强的人,无论是自己的母语还是外语,都能学得很好的噢。看来,接下来你的英语接受能力也会随语文,慢慢地好起来。”
“我从来不听英语课,一个单词也不会,行吗?”
“怎么不行,试试看。一天掌握两个单词,十天二十个单词呢。关键在于你要肯去做。”
我悄悄地瞧了瞧那男孩儿,正注意听着,心里顿时有一种首战告捷的感觉。
处方二:继续“戴高帽子”战术,彻底治疗“翻白眼珠”病,规范其言行,端正其思想。
王轩的情况开始有了点变化,但不明显。有一天英语课,因为我示意他不要上课打瞌睡,用英语说的,他便又是翻白眼,又是粗声粗气的顶撞。
我告诫自己冷处理,忍住气,下了课,叫他到办公室旁的走廊上来。当时正值冬季,寒风凛冽。风呼呼地刮在我们身上,我和他都浑身哆嗦。
我默然许久,盯着他,不说话(给他一种无形的暗示),直到都冻得差不多够呛了,我才开始我们的谈话:
“我听老师和同学们都说你是一个特别懂道理的人。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毫不含糊。”
这次他没有用白眼斜着看人。
“我知道你不喜欢学英语,但据我观察,你很在乎你的将来,你想用一个良好的面貌奔向你的未来,常常又不知道怎么做。或许你也认为经常翻着白眼对长辈说话是很无礼的,是有损个人形象的。试想一下,当这个习惯养成过后,一个聪明帅气的大小伙翻着白眼,恶声恶气地与人说话的情景……。”
王轩咬了咬嘴唇:“这次是我错了,向您赔礼。您看,其实我翻白眼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
“冷吗?”
“冷。”
我看着他还笔直地站在我面前,于是半恼半笑地说:“老师想让你记住这次在寒风中打着哆嗦的谈话,印象深刻,记住了吗?”
处方三:投其所好,引发兴趣,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对王轩的前期引导起了一定作用的时候,这时我把重点转向他的学习,让学习带动他各个方面的进步。我决定从英语入手,他一直对英语有厌学情绪。而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兴趣。
通过我看到的他爱好文体活动这一特点,我在下课后,总有意无意地跟他聊他特别喜欢的篮球赛事,有时故意问他知不知道其中的一些英语名称。
他果真“上当”,或者说是来了兴趣,开始询问和记忆相关的一些单词及表达方式。课堂上相关题材的一些练习,也结结巴巴地开得了口。
到九年级时,有一篇课文涉及到篮球,还自告奋勇地上台用动作演绎了每个动词,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他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那个翻白眼的男孩找不到了。
02 硬性治疗“拖沓症”
接手3班不久,我就发现有几个孩子作业拖沓,考试时也经常做不完试卷。
考后分数低,他们就到办公室诉苦:“老师,我会做的,就是有点慢。”
有个女生晓源,150分考了70多分,都要哭了。
以前的她是被快乐学习滋养长大的,作业没做完、考试没完成时,老师和家长都没怎么规范和约束。
可到了初中,要拿成绩来考高中了,这下急了。
针对这几个孩子的状况,我决定从习惯入手。养好习惯,拖沓症自然就好了。
第一招:死卡基本习惯
- 时间上:回家的学习必须卡时间,并把做作业的时间写下来,和同学的完成时间做对比。
- 行为规范:做作业期间,不能玩玩停停,吃吃喝喝。
- 家长配合:不打扰、不送吃的喝的,桌上不留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 在校督促:关注他们的拖沓行为,一旦发现,及时制止、纠正、调整,避免走神和发呆。
第二招:逼着树立效率意识
对孩子们的习惯培养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分析他们的成果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根据学习任务的情况,规定完成的时间,迫使他们脑子动起来、动作快起来。
考试时如果由于拖沓做不完:不仅不延时,还要扣分。逼迫孩子们养成专注高效的习惯。
“治疗效果”在一个月之后逐渐显现出来。当晓源第一次在规定时间完成试卷并取得优秀成绩时,笑得开心极了。
03 “人盯人”整治“脏乱差”
班上有个小男生于浩,活泼、跳脱,一天到晚动个不停。虽然已经上七年级了,但还像懵懂的孩子一样,连自己的座位都收拾不好。
他的座位堪称“脏乱差”的典型,一桌子乱七八糟的东西,一地乱扔的文具书籍,导致他上课小动作不断,严重影响了班级的纪律和整体形象。
他后排的同学天天告状:“于浩的XX扔到了我的桌子下”。“于浩上课又把XX弄得到处都是。”
不仅乱扔,于浩的所有学习用具都是又脏又乱破。刚发给他的练习,待会交上来就是邹巴巴的。
于浩一个同学就搞得周围鸡犬不宁,大家都不想坐在他的附近。关键是他不自知,不知道改。
总不能让“一个螺丝打坏一锅汤吧”。我只得制定了“人盯人”的策略来管理于浩。
为了帮助他,不影响同桌的学习,我给他在第一排安了一个单座。
然后,后排的同学每天安排一个负责帮助监督:
- 上课只能放当堂课的笔和书,一有其他的,就勒令收好;
- 不能把东西弄到地上到处都是,一经发现,记次数,次数达到3次,就带到老师那里接受教育;
- 下课时,负责的同学就站到于浩面前,督促他收拾好学习用具。
“人盯人”的方式引起了于浩的“强烈反抗”。他不断地到办公室“申辩”。而且一旦老师和负责的同学有所放松,他马上反弹,变本加厉,搞得像个鸡窝。
为了彻底整治于浩的问题,我的态度强硬:必须改变,没有余地。
他来“跳闹”几次后,逐渐接受“现实”,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脏乱差”,到办公室来说的话变成了:
“老师,我今天没到处乱扔。”
“这节课我没搞东西,没制造噪音。”
“人盯人”的战术总算不辜负最初的期望,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写在最后: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老师,不能因为孩子一时的违反纪律就放弃让他变好的机会。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学习教学方法、不断尝试、针对孩子开出特定的“处方”,这样师生双方才会积极地成长。
老师不遗余力地教,会让孩子不留遗憾地学,剩下的,就静待花开吧。
本文作者:展颜,一线资深班主任教师。
“一起考教师”立志为在职教师提供职业提升和交流功能,成为职业教师的命运共同体,了解更多教师日常故事,请关注我们。
1.《被班级纪律逼疯的老师,不妨试试教师教学“三十六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被班级纪律逼疯的老师,不妨试试教师教学“三十六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2185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