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看得清你长什么样子了,还能看清你穿什么样的衣服,蓝色的衣服上面有白色的图案,淡蓝色的牛仔裤、白色的鞋,还背着一个书包。
浙大一院援青眼科小分队
9月的杭州,微风和煦,天朗气清,而远在2659公里之外的青海德令哈,却寒风凛冽,飘起了雪花。
杭州、德令哈,这两座气候迥异、海拔相差近3000米的城市,因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一批批援青专家的到来,被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美丽浙一,幸福医疗。”恰逢浙大一院70周年院庆之际,由浙大一院副院长、眼科主任沈晔教授亲自挂帅的“海西光明行”援青眼科小分队,跋涉千里来到了位于德令哈的浙大一院对口援建医院——海西州人民医院,队员们在高寒、缺氧、低压的极端环境下完成了27台白内障手术,让当地的各民族同胞重新看到辽阔的草原、璀璨的夜空。
30寸的行李箱
装了四十多斤重的医疗器械和药品
德令哈,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地处青藏高原,全年日照达3554小时。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度大,白内障成了当地老百姓的常见病、多发病,然而,受医疗条件、医疗水平的限制,大部分百姓只能忍受失明的痛苦。
出发前,援青眼科小分队对当地的医疗条件、患者情况进行了预判:把能带的医疗器械、药品都带上,以备不时之需,于是,一个30寸的行李箱被塞得满满当当,重达四十多斤,还有一个装满眼内水的纸箱,有二十多斤。事后证明,他们的预判是正确的。
9月7日凌晨4:30 ,当城里的人们还在沉睡中,援青眼科小分队就出发了,他们是沈晔教授、眼底病中心主任童剑萍主任医师、眼科特检组组长汪阳、眼科门诊护理负责人裘冬飞主管护师,以及眼科博士王夏蔚、谢忱医师。
4个小时的飞机,5个多小时的火车,赶到德令哈时已是晚上6点30分,火车站除了我们,只有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远处山顶的皑皑白雪,广场的显示屏上正播放着著名诗人海子的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最年轻的41岁,最年长的87岁
援青眼科小分队 两天做了27台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方式,需要主刀医生耳、手、脚、脑高度协调。早在上世纪90年代,浙大一院眼科就已开展该手术,对此次的主刀医生沈晔教授、童剑萍主任来说,更是轻车熟路。
援青眼科小分队正在为病人检查
然而,当手术室从海拔只有41米的杭州移到海拔2980米的德令哈,手术难度骤然增加。在这里,即使两手空空,就相当于负重25斤;在我们入住的宾馆,常年备有医用氧气瓶。“除了客观环境因素,患者严重的病情也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这里(德令哈)的患者大都属于双眼白内障,一些严重的已经接近五级核,白内障晶体核硬度共分为五级,数字越大,手术难度越高。”沈教授说。
沈晔教授正在手术
极端的生存环境,拉长了每台手术的耗时,也更多地消耗着援青眼科小分队成员们的体力。第一台手术由沈教授亲自主刀,他左脚控制着手术显微镜,右脚控制着超声乳化仪,左手和右手分别控制从侧切口和主切口进入眼内的器械,眼睛看着显微镜,耳朵听着超乳仪的提示音,整个手术可操作的空间只有几毫米。
看着沈教授行云流水般地做完了手术,海西州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才让当周颇为感慨地说:“真的是大开眼界,我打心底里佩服。以前,我们做一台白内障手术至少要花40分钟,切口有两三厘米大,没想到沈副院长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切口只有3毫米。”
才让当周主任还说:“沈副院长用的这台超声乳化仪,我们去年就买了,但苦于没人会做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机器就一直没动过,这次沈副院长他们的到来才算是正式‘开机’了。”
童剑萍主任正在手术
第一台手术顺利完成后,援青眼科小分队渐渐地找到了感觉,消毒、麻醉、手术……随后,每台手术的时长缩短至十二三分钟。当天,手术结束时已是晚上8点,夜色清凉如水,一望无际,两地相差悬殊的医疗水平,以及当地百姓健康意识的淡薄,让援青眼科小分队深感责任重大。
此次,浙大一院援青眼科小分队共做了27台白内障手术,最年轻的41岁,最年长的已进入耄耋之年(87岁),他们中既有汉族同胞,也有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同胞;既有居住在德令哈市区的百姓,也有驱车三四百公里,慕名而来的周边百姓。术后,当揭开纱布的刹那,他们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有人竖起了大拇指,有人紧紧地抱住了眼前的医生,还有人像遇到偶像一样要求合影留念。
哭了两个月的老伯笑了
第一次出远门的卓玛看得见了
“谢谢,谢谢,真的太感谢了。”术后第二天,72岁的马荣福握着童剑萍主任的手说:“昨天我还啥都看不见,没想到今天就能看见了。”这一天,他盼了三个多月。
马荣福,回族人,中等身材,皮肤黝黑,头戴回回帽,留着花白的络腮胡,身穿藏黑中山装,以种地为生。5个多月前,他发现自己的眼睛看不清了,当地医生告诉他,患上了白内障,一种致盲性的眼病,建议去上级医院手术。
“我们坐了5个多小时的火车去西宁,西宁的医生说可以治,但手术要八九千块钱。”马荣福摇了摇手说,面对昂贵的手术费,他选择了放弃。
随着病情的发展,马荣福的视力越来越差,他忍不住哭了,天天哭。“我难过啊,心里面难过啊,眼睛一天不如一天,在家里啥也干不了,连走个路、下个楼梯都要摔跤,身上、腿上都是伤。吃饭也不香了,觉也睡不着了,两个月里瘦了三十多斤。”马荣福说,三个月前,得知浙大一院援青眼科小分队要来,他高兴坏了,于是,就每天盼着他们来,盼啊盼,等啊等。手术当天,他凌晨4点就起床了,“睡不着,也怕睡过头。”
站在马荣福边上,穿紫色毛衣、红色马甲,头发花白的患者叫才项卓玛,藏族人,66岁,家住距德令哈190公里外的香日德镇。患病前每天要在地里干十三四个小时的农活,这是她第一次做手术,也是她第一次出远门,近三个小时的车程让她又高兴又害怕。
“高兴的是终于可以做手术了,他们说做完就能看见了;害怕的是以前从没做过手术,不知道做手术是个什么样子。”才项卓玛说,她是在一年前发现自己眼睛不好的,后来当地医院查出白内障,但因手术要到西宁去做,她也付不起手术费,想想就算了。
术后第二天,当纱布揭开的那一刻,才项卓玛笑了,笑得像个孩子。看到一旁的我,她笑着说:“现在我看得清你长什么样子了,还能看清你穿什么样的衣服,蓝色的衣服上面有白色的图案,淡蓝色的牛仔裤、白色的鞋,还背着一个书包。”
才项卓玛告诉我,出院后,她打算先去地里看看,看看她种的青稞、藜麦,她已经很久没去看过它们了,不知道老伴把它们照顾得好不好。
“远水”如何解“近渴”?
短期帮扶改为一年半的长期帮扶
从东部沿海到西部高原,浙大一院援青眼科小分队长途跋涉来到德令哈,在海拔近3000米的手术室里,克服高原缺氧、气候干燥、失眠和饮食生活习惯差异等困难,让当地百姓享受到了先进的医疗技术。
“四天援青路,一生高原情。”沈晔副院长说,11月1日是浙大一院建院70周年的日子,在历代“浙一人”的努力下,浙大一院已走向了国际舞台。此次,“海西光明行”不仅为献礼70周年,更为把浙大一院先进的医疗技术送到海西的每个角落,送进每个蒙古包,让海西百姓也能享受到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医疗技术,让他们远离病痛,重获幸福。
据了解,浙大一院与美丽青海其实早有深厚的渊源。自2012年浙江推出医疗援建工作以来,浙大一院先后六次派出23名专家到海西州人民医院帮扶,接受进修学员41名,建立了远程视频会诊系统和培训系统,开展危重疑难病例远程会诊82次,开展远程教育培训185次,让“远水解近渴”成为现实。其间,海西州人民医院由二甲晋升为三乙。
为让医疗援青既“开花”,又“生根”,浙大一院对海西州人民医院的智力帮扶,由短期帮扶改变为长达一年半的长期帮扶。浙大一院检验科范剑副主任技师、泌尿外科汪超军副主任医师、心内科博士聂文成就是长期帮扶的医疗组专家,人称浙一“三剑客”,他们忍受着孤独和对家人无尽的思念,同当地医护人员一起,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国家分忧、为青海奉献、为浙江争光、为人生添彩”的援青誓言。
在“三剑客”的帮扶下,海西州人民医院先后成立了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以及海西州临床检验中心,填补了海西州23项医疗技术空白,新增检验检查项目4项,其中两项技术达到青海省领先水平。
沈副院长说:“浙大一院历史悠久,以综合实力雄厚、医疗质量过硬、学科特色鲜明享誉海内外,今年7月医院再次通过JCI认证,成为全球首家通过第6版JCI评审标准的医院,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让幸福医疗在祖国的西部开花结果。”
浙大一院建院70周年公益行系列活动,已经低调拉开了序幕,我们的医疗专家们将陆续走进青海、走进边疆,走进浙江的角角落落,把最先进、最用心的医疗送到基层、送到偏远地区、送到最需要的您的身边……
1.《2659,干货看这篇!2659公里的牵挂,零距离的关怀,27位患者重见光明……浙大一院幸福医疗绽放在雪域高原!|70周年院庆公益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659,干货看这篇!2659公里的牵挂,零距离的关怀,27位患者重见光明……浙大一院幸福医疗绽放在雪域高原!|70周年院庆公益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2191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