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新华每日电讯报
1405年,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从江苏太仓起锚进入大海。20世纪初,实业家张英在江苏外滩掀起了“拓荒潮”。如今,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肩负着“两次争夺战一线”使命的江苏,又一次梦想成为“深蓝”。
江苏“第十四个五年计划”计划明确提出“加快沿海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建设”。在最近举行的江苏省“两会”上,如何解决沿海地区发展不足的问题,改变“沿江强弱”格局成为讨论热点之一。
从“江生生”到“海上兴兴”,是江苏开启新征程的战略选择,对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海洋强国等战略实施有着更大的影响。作为一贯为全国发展探索道路的先驱,江苏定好行动,在海上寻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能源。(莎士比亚)。
蓝色刹车:时候到了。
长江湖塘、黄海流、大运河纵横南北,太湖等湖泊像宝石一样镶嵌在大地上,描绘了水乡之美,孕育了千年的文脉,为江苏发展提供了无限动力。
千帆竞争发、百善争流、江苏管辖的13个市都稳稳地位于全国百强,但“心结”仍未解开。沿海发展没有达到预期。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30.9%、23.6%、经济总量约18%。沿河与南京、苏州、无锡等8个市相比,人均GDP差异接近6万韩元。
"江苏沿海在省内“内陆化”,在全国沿海和长江三角洲中“边缘化”。"江苏省社科院沿海延边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古龙高说,江苏90%以上的海岸带用泥浆复制“深水贸易港-临港产业园-沿海城市”的现有路径更加困难。
面对“先天不足”,江苏解放思想、迎难而上,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大通道全面展开。
锁定深海港口,一南一北的“双箭齐发”。
如果把长江比作巨龙,上海是水龙头的“上颚”,南通是“下巴”,只要一方发达,合力就不足。以江苏“新出海口”建成20万吨级深水港后,铜湾将成为继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之后,我国又一条江海联合新通道,重建地区产业格局,更好地发挥“龙头”牵引带动作用。
计划和支持通州湾建设已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国家战略。按照“一年建设、两年开港、三年规模”的时间表,项目资金支持“一议”逐步落地,产能、能源指标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分配中适当倾斜,核定建设也按下了“快进键”。
距离通湾400公里处是江苏唯一拥有基岩海岸线的连云港港,202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加到2.52亿吨,主要港口建设了30万吨级航道,正在加快向“枢纽港、产业港、物流港、贸易港”的转变,正在打造一个一体两翼、长得像凤凰的港口群。
沈秀对抗说:“我要哭”,高铁时代说:“咆哮”。
2020年底盐统高速铁路建设运营是苏北腹地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正线战场157公里,一举开通了江苏沿海高速铁路通道,实现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速铁路的全面贯通,被认为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黄金线”。
“从沿海发展的基础和趋势来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时候已经到了,其势头已经实现。”江苏省委书记卢根剑说,沿海地区是最大的增量空间和战略落子,要在全国地区发展大国、全省高质量发展布局中发挥更多优势,做出更大贡献。
概念重构:装扮成黄金海岸的生态优势
芦苇无边无际,艾草红,鸟群在空中盘旋,候鸟保护专家尼古拉萨瑟兰在2017年看到这一幕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此后每年都带着家人来到盐城海岸湿地观鸟。
盐城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中可以说是“寸土寸金”,但可以最严格地保护湿地。2019年,中国黄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盐城保护海岸湿地的愿景、抱负和承诺无人能及。”尼古拉萨瑟兰说。
绿水清算最终成为金山银山。
东大是盐城哈哈县级城市,其境内纸条湿地被纳入世界遗产地范围。投资700亿韩元的“长江三角洲江阳村”签约定居后,当地又诞生了一个“神话”。盐城市委书记戴原说,生态是盐城最厚的底色和最有潜力的比较优势。江阳镇项目是探索“阳山”转型路径的科学选择,是共同推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大实践,是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切入点。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沿海三市的共识。
绿水青山映出的南通更加突出了“强风航运”。省内首先将“森林覆盖率”纳入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任期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将城乡绿化建设纳入全市重点综合审查内容。
“江湖清湾蓝”的卷轴正在连云港展开。消除污水,直接排入河中,结合黑臭水整治,推进河道清沙,恢复水体循环,连云港海江水质逐年提高。
黄金海岸,“昂贵”的生态。按照江苏主体功能区理念,科学布局了沿海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空间。
“从远处看荒凉的沙洲,没有尽头;从近处看荒地,没有脑子。”江苏沿海人经受着泥泞的海岸的痛苦。去年年末,南统一垦区以武当山802.9公斤的成绩刷新了盐碱水稻高产记录。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和江苏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共建的“海稻”品种。
"江苏沿海地区大量盐碱地具备相似的种植条件,该品种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终点站站长关永祥表示,过去“无用”的盐碱海滩有望成为千里迢迢。
长期“背海而居”的江苏人怀着“回头看大海”的兴奋,有机会分享海洋。
通过推广虾蟹、虾贝混养、稻鱼混种等高效生态养殖方式,年产值近100亿的南通水产养殖业走上了绿色循环的新路。例如,在东县的一个虾蛤混养基地,池塘被阳光中闪烁的波光覆盖,一个中心排水道连接两区3354养虾产生的废水后成为贝类的“食物”。
面对大海,春天温暖
花开。海洋为江苏人打开了想象空间。江苏省省长吴政隆说,沿海地区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彰显特色的新路。要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着力提升海洋经济、生态经济和枢纽经济,打造令人向往的生态风光带、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经济带,成为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陆海联动:“畅通血脉”促内外循环
沿海地区成为江苏省内乃至东部沿海的一块“洼地”,一个重要原因是“小循环”梗阻。
很长一段时间里,连云港与高铁连通总差“最后一公里”;无论铁路还是公路,盐城到上海都超过4小时,与南京之间也无高铁;“南通,难通”,更是当地人习以为常的自嘲。
路阻则衰,路通则盛。
一年之间,江苏沿海交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去年7月,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南通从此好通了”;去年底,盐通高铁建成通车,进入上海2小时都市圈;徐连高铁通车后,两地60分钟可达,大幅拉近陆桥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
在畅通“小循环”的基础上,江苏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动形成以上海为龙头、沿海和南翼杭州湾联动的高效融合经济体。
长三角港口群是以上海为中心的“一体两翼”战略格局,“北翼”的江苏港口群落数量多,却难与“南翼”宁波-舟山港能级匹配。2019年江苏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3.8%,但约八成集装箱生成量需要通过陆路运至省外出海。
通州湾规划的“铁路连港区,内河到码头,港口通大洋”现代集疏运体系,江铁运输均可直接出海,具备物流领域独一无二的优势,有力支撑长三角经济乃至欧亚板块运输。
作为江苏对接“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和先导区,徐州与连云港形成“互补性”结构,当连云港的港口开放和徐州的产业与物流优势叠加,沿海开放的势能将辐射整个淮海经济圈,“陆海新通道”加速延展物流半径,能为内陆中原地区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大循环打开一条重要通道。
满载货物的国际班列,在连云港与中亚、欧洲各国间,日日川流不息。“十三五”时期,从连云港港口累计开行的国际班列近4000列,在全省占比40%以上,居江苏首位、全国前列。
在即将建成投运的雅仕一带一路供应链基地(连云港-里海),记者看到仓库中堆放着来自中亚的淀粉原料。项目负责人范兵介绍,珠三角、长三角乃至日韩地区的各类商品可向里海周边五国梯度转移和销售,同时将当地矿产品、农产品等优势资源通过连云港向国内、日韩输送。
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说,将以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着力建好“一带一路”强支点、书写好新时代的“西游记”,在打造更高水平标杆示范项目、深化东西双向开放、建设一流自贸试验区、构建“双循环”战略链接上争做示范。
海浪奔涌,循环往复。江苏沿海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力求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融通进取:期盼海上“江南盛景”
虽遭遇疫情和洪涝冲击,2020年江苏GDP仍保持3.7%的增长,首次突破10万亿元;人均GDP达12.5万元,居各省、自治区之首。
谋划“十四五”,“苏大强”力促江海河湖联动发展。沿海被寄予厚望,将承接沿江、苏南地区产业转移、要素溢出、经济辐射。
从“面江而生”到“向海而兴”,不仅是空间的位移,更是观念的更新。
当前,全球范围内围绕海洋新兴产业和占据海洋技术制高点的争夺日趋激烈。江苏拥有近千公里海岸线,滩涂资源、海上风能、滨海湿地、海洋生物等资源极为丰富,抓住“窗口期”、为海洋强国战略作贡献责无旁贷。
抢抓机遇、坚韧进取,也正是赶海人的精神特质。
坐不住、等不起、比着干,在沿海三市调研期间,记者从干部、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类人群身上,看到奋起直追的迫切感。
冬日寒冷,但这些画面“热气腾腾”:连云港徐圩新区,设备轰鸣、人员奔忙,约有4万名工人紧张施工;通州湾高端装备临港产业园内机器开足马力,运输车辆往来频繁;盐城正泰新能源、SKI动力电池等项目同时推进,汽车、钢铁、新能源和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全面起势。
“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之眼光。”张謇言语透露出通达天下的胸襟,在沿海人身上内化为“开放融通”的气质。
2019年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位列其中。2020年,连云港自贸区以全市2.7‰的面积,贡献25%的实际利用外资、18%的外贸进出口、16%的新增市场主体,成为连云港“后发先至”的重要引擎。
突破路径依赖、思路障碍,实现“无中生有”,在江苏沿海有许多生动案例。
盐城大丰是张謇组织垦荒、种植棉花的主阵地,当时盐农变棉农,如今又化身“花农”。当地“荷兰花海”项目历经8年打造,每年3月末至5月初,3000万株郁金香竞相争艳。
在花海放眼望去,核心景区种满了各类花苗,风车、木屋点缀其间。昔日贫瘠的苏北小镇,年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正着手创建5A级景区,4家五星级标准的酒店已在建设中。
海洋孕育了生命,也蕴藏了无限生机。
江苏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占GDP比重为8.1%,低于全国9%的平均值,远低于福建30%、广东20%的水平。充分激活海洋文化基因后,江苏海域期盼展现“江南盛景”。
百年前,受甲午战争惨败的冲击,中国人反思海防、海军、海权,开始了艰难的重入海洋之旅。正是这时张謇在黄海滩涂引领大规模垦殖,改变了沿海主导产业和经济结构。如今,蔚蓝海洋再次成为江苏开拓发展空间的“蓝海”。
“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娄勤俭说,“争”的要义在力取,“走”的要义为奔跑,江苏力争在“没有先例”的方面率先做出成功案例,在“普遍在做”的方面做得更好更快,在解决“共性问题”上积累先行经验,奋力谱写“强富美高”现代化新篇章。(记者 刘亢、张展鹏、杨丁淼、陆华东)
【纠错】【责任编辑:文艳琼 】
1.《【海洋生物资源最丰富的是哪个大洋】百川重返大海,力挽狂澜,江苏沿海发展谋求“新一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海洋生物资源最丰富的是哪个大洋】百川重返大海,力挽狂澜,江苏沿海发展谋求“新一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2508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