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伟《韶》:“完美的男人,和完美的人。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评论《韶》乐:
节奏旋律很美,内容也很良善。
孔子评论《武》乐:
节奏旋律很美,内容不够良善。
--原典出处《论语八佾篇第三》
▼
这种天外飞仙般的议论,正是《论语》常见句式。这种句式大概是用来锻炼我们的想象力的。
现在就一起发挥一下想象吧!
这段话应该是发生在孔子学堂的音乐课上,孔子以音乐评论家的身份出场,对如何鉴赏音乐发表的一段评论。
凡读到这段话的人,大概都会升起好奇心,音乐中怎么听出“美”和“善”?很想听听尽美尽善的音乐是什么样的?尽美不尽善的音乐又是什么样的?可是,《韶》乐和《武》乐是什么呢?没人听过啊!
▼
图片选自 蓁熙诗画《伯牙鼓琴》
今天,我们没有音乐......幸好,还有故事可听。
在这段短短的评论后面,是两段很重要的中国历史,说出来你一定知道。
在古代只有王者才能制礼作乐,即制定规则(礼)和音乐(乐)。《韶》、《武》都是国家大典的用乐,用来彰显王者得天下的功德。
《韶》乐是舜帝所做,音乐纯正平和,背后的历史是“尧舜禅让”,舜以和平的方式取得天下。
《武》乐是周武王所做,音乐威武雄壮,背后的历史是“武王伐纣”,以武力取得政权。
“尽美”是因为,
都是王者所做,
充满了王者之气,
音乐和舞蹈的艺术水准极高。
“尽善”是因为,
舜以揖让受禅的方式取得政权,
符合“仁”的精神。
“未尽善”是因为,
牧野之战,血流飘杵,
武王以武力取得政权,
有失中正平和之气。
所以,“尽善”,指的是内容;“尽美”,指的是表现。好的音乐,是内容和艺术表现的综合,内在的“质”和外在的“文”,缺一不可。
孔子对音乐的评论,既是对音乐审美的一种评论,也是他对历史事件的评价。
现在我们知道了,“尽善尽美”这个成语,原来最早是一个音乐理论。
▼
图片选自 蓁熙诗画《伯牙鼓琴》
音乐中真的能听出尽善尽美吗,听得出“尧舜禅让”的和谐,“武王伐纣”的动荡吗?
音乐中还真的听得出来,你看古来知音之人:伯牙弹琴,或志在高山,或志在流水,子期路过,就能听出音乐中的“巍巍乎高山”,“汤汤乎流水”。
血色残阳里,嵇康一曲《广陵散》,唱尽魏晋风流。觥筹交错中,“曲有误,周郎顾”,一时多少豪杰。
…..
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君子的教育最终完成于音乐。
对于我们的启示是:音乐具有潜移默化影响人情志的作用,好的音乐是内容与形式并重的。所以,选择好的音乐,用尽美尽善的音乐滋养自己吧!
去听听音乐中的高山和大海,感受其中的尽美与尽善吧!
创刊号
看见诗词歌赋,听见缤纷画卷
品论语
蓁熙品论语|(九)孔子论君子: 君子固穷
蓁熙品论语|(十)孔子论君子: 义利之辨
文章来源:【蓁熙文化】公众号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
1.《【成语尽善尽美最初和什么艺术有关】专题蓁熙品论语|(十一)孔子论乐教:尽善尽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成语尽善尽美最初和什么艺术有关】专题蓁熙品论语|(十一)孔子论乐教:尽善尽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2530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