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被誉为在马背上的民族,巴尔霍草原上不乏骏马,马鞍在蒙古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马鞍对蒙古人也很重要。

马鞍历经岁月的洗礼,成为草原的圣物和草原英雄荣誉的象征。

蒙古人有一种说法,叫做“女人要有一副好头饰,男人要有一副好马鞍”。马鞍是蒙古族男人身份的象征。过去,马作为蒙古人主要的交通工具,不论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把马鞍看得非常重要。为了做一副称心如意的马鞍,蒙古人甚至要准备好多年。即使是牧民使用的普通马鞍,好一些的也能抵上几头带犊乳牛、带驹骒马的价格。一副好马鞍则能供好几代人使用。

当草原上的牧民得到一副好马鞍时,要把亲朋好友请来加以庆祝。而善于祝颂的长者则要手捧哈达,让主人牵着备好新鞍的骏马,吟诵关于骏马和马鞍的祝赞词。而后,主人要骑上备有新鞍的骏马,朝自己这年踩出的福路方向纵马驰骋一圈,回来以后把哈达拴在梢绳上,跟大家一起欢宴庆祝。

头饰和马鞍是蒙古人舍得用重金打造的物品,因此会做一副好马鞍的师傅在草原上备受尊敬。

下面小编就给您讲述一个巴尔虎草原上传承马背上的手工艺——制作马鞍的故事,带您认识一个为鞍马而生的人。

格·巴特尔

结缘

在巴尔虎草原上,有一位制作马鞍的老手艺人格·巴特尔,他出生于1946年,他的家乡是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他的父亲曾经留学日本学习马术专业,精通很多与马有关的知8岁,他看到父亲骑的一匹黑骏马,从此喜欢上了马11岁,他第一次骑上马背,那时的梦想是当个马倌15岁,他父亲为他找了当地有名的牧民老头儿做师傅,学到了很多放牧常识他是原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马倌17岁,他跟随著名工匠人苏升师傅学习马鞍制作技艺,用了6年时间基本学会了做马鞍的全部技艺如今,他70多岁,这大半生与马鞍结下不解之缘,仍然每天做着他热爱的手艺活他是呼伦贝尔市第五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统手工马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溯源

为保障边疆地区生产生活需求,乾隆皇帝在1740年5月下诏,派遣“八大工匠”支援边疆。

其中,来自云南蒙古族自治县的李井泉带领6人来到呼伦贝尔城,建立了东盛泰商号马鞍具制作作坊(现呼伦贝尔海拉尔区正阳街查干店附近),成为第一代马鞍工匠人,制作的马鞍在当时和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远销国内外,极具盛名;

第二代由高传武在中华民国时期改为天星和商号;

第三代由刘师傅在解放初期改为鞍铲社;

第四代由苏升打理,在1958年改为马鞍具社,年产量最高达到7000余座,1985年解体;

第五代由格·巴特尔在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镇建立了马鞍具制作工作室,现有学徒20余人。

手艺

马鞍的制作工艺复杂,用料也很讲究。一般来说,在呼伦贝尔地区,最理想的也是最常见的木料就是黑桦木,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名贵木料,例如黄花梨木、檀香木、水黄杨木等等,都可以用来做马鞍,只不过名贵木料做的马鞍在今天一般都用于装饰或馈赠,成为一种纯粹的手工艺品。

马鞍在世界上、在中国、甚至在内蒙古都有很多种分类,仅格·巴特尔所制作并保存的马鞍就有巴尔虎型、布里亚特型、满族型,马鞍的分类主要是依据马鞍所适用马的品种,使用族群居住的地理环境而确定的。比如巴尔虎型马鞍,比较适用于蒙古马,适合骑行于开阔的草原地带,因此它的后鞍桥和前鞍桥的翘起角度基本一致,有利于保持骑手在马背上的稳定,而且鞍板之间的衔接角度较宽、较平,适合蒙古马体硕而矮小的特征。

马鞍的传统制作工序大致分为刨、粘、锉、打腻子、上漆、上蒙皮、上鞍花和泡钉、穿皮梢绳、上鞍韂及相关的压条等。最漫长和复杂的熟皮工艺不算,做好一副全套的马鞍需要10天时间,可以说这项工作是相当复杂的,工艺方法从木匠、铜银匠到皮匠、雕刻匠无所不包,而且需要匠人有足够的造型艺术功底和绘画技巧。

会做马鞍具,就能做如银碗、蒙古刀、首饰等各种蒙古族传统手工艺品了。格·巴特尔的工作室内不仅制作马鞍具,他还制作了很多种类的工艺品,包括动物标本等。

传承

格·巴特尔始终记得最初学艺时,师傅说过的一句话,“好好学做马鞍吧,这是你一辈子受用的‘金饭碗’”。现如今他70多岁了,才体会到师傅这句话的深意。也许,师傅在世时没能预见到将来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却也说中了马鞍制作这门手艺的价值。

格·巴特尔曾做过两次心脏手术,花费不菲,但医疗费全部来自做马鞍的收入。他说,马鞍救过自己的命,所以做马鞍的手艺不能丢,要传承下去。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草原上骑马的人越来越少,马鞍也渐渐无人问津,格·巴特尔一度害怕制作马鞍这项古老的技艺会被淡忘、被淘汰。

然而,随着近年呼伦贝尔旅游的持续升温,草原旅游大受游客喜爱,旅游景区景点、牧户游对马鞍的需求量猛增,同时对装饰性马鞍手工艺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找格·巴特尔做马鞍的人越来越多了。目前,格·巴特尔成立了自己的马鞍具制作工作室,为了将这门传统的手艺传承下去,他已收徒20余人。他制作的马鞍类型多样,实用性与装饰性兼备,一些使用贵重原料的马鞍价格可高达十几万、二十几万元。2017年,据他本人估略仅实用型马鞍就做了500余座。

如果格·巴特尔只是做马鞍具,那么他就是一个好的鞍具工匠。然而,他觉得这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不是他真正的追求所在。他想,像他这样爱马的人在草原上一定很多很多,特别是游牧民族的后裔。草原民族对马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也可以说是来自血缘的,但由于社会发展的种种原因,马却离人们越来越远了,尤其城市里的孩子只能在影视剧或书本里看到马。所以,他决定给呼伦贝尔牧业旗县幼儿园的孩子们制作教具马鞍,让孩子们从小接触马鞍具,想象马在草原上奔跑的情形。自2009年至今,呼伦贝尔牧业四旗的幼儿园都有了他亲手制作并赠送的马鞍具。

可以说,马鞍具制作技艺无论是蕴含的艺术价值还是历史文化价值都可以视为草原文化的一个代表,格·巴特尔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传承下去,将带动更多人来推广它、传承它、欣赏它。

格·巴特尔老人制作的马鞍获得过许多的荣誉、奖项、锦旗等。

小编来到格·巴特尔老人家里,在他的工作室看到有太多做好和要做的马鞍子,他说,“我就喜欢住在这个平房里,有楼房我也不住,每天早上四五点起来开始做马鞍子,我可高兴了!我就怕这份手艺丢了,希望能有更多人学习做传统马鞍”。我被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那份热爱、那份坚持而深深打动了。

厚重的民族文化通过各种民间艺术、技艺得到了展现和发扬,也是因为有了像他这样对民族传统热爱的人而得到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命名的同时正是给予了民族文化及其传承人非同一般的认同感和历史感!他的大半生与马鞍结缘,而暮年的他更想将自己的手艺传承给后人!这何尝不是一个地方之福、民族文化之福!部分资料来源:呼伦贝尔日报往年期刊、新巴尔虎左旗旅游局

她是中国·蒙古族长调故乡;

她是“油画般的草原”;

她有“风吹草低见牛羊”水草丰美的美妙图景;

她有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林海;

她有纵横交错的河流;

她有星罗棋布的湖泊;

她有中蒙跨境旅游重要通道--额布都格口岸

她有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立体战争--诺门罕战役遗址;

她有兴起“甘珠尔楚尔干”草原丝路的宗教圣地--甘珠尔庙;

她的名字是新巴尔虎左旗,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西南腹地,巍峨连绵的大兴安岭北麓,犹如一块纯美而神奇的翡翠,镶嵌在祖国北疆边陲。

新巴尔虎左旗位于呼伦贝尔市西南部,南与阿尔山市接壤,西北连接满洲里市,北与俄罗斯联邦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西南与蒙古国交界。全旗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辖2镇5苏木,有蒙古、汉、鄂温克等12个民族,总人口4.2万人。

1.《牛鞍是怎么样做的看这里!【非遗传承】流传在马背上的传统手工技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牛鞍是怎么样做的看这里!【非遗传承】流传在马背上的传统手工技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299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