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你们都是我的夏天
长城,有真正的边缘御敌的用途吗?
还是古代皇帝炫耀的产物?
余秋雨在《中国之旅》中提到了对长城建设的态度。
“长城一半大胆,一半排场,世代大致如此。
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事实并不完全相符。
也许很多人对长城的了解不够深入,才会导致类似的误解。
想要真正明白长城的功用
就要理解长城的缘起
壹 天注定
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到帕米尔高原之间,有一条隐形的分界线,将这块陆地划分:东南区域的亚热带季风区VS西北的非季风区。
东南气候温润:水土丰泽,适合耕种;
西北偏干旱:地势开阔,适合放牧。
农耕政权与游牧政权的出现,仿佛是苍天的蓄意为之。
几百万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历史上此一重大地壳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貌。中国大地,地势自西向东逐渐下降至东南为太平洋沿线。
东南汪洋,西南群山,这让古代中国最易被侵略的地方,主要来自北面。
如果人们被他族侵略,被迫迁徙的路线,也是要么往北,要么跳海。
要么,守好自己的地儿。
贰 守护
一定要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侵犯
北方游牧族频频入侵南方农耕区,一个主要诱因是:
进入冬季后,游牧区草原植被锐减,生计艰难,游牧族便频频南下放牧,进入较温暖的农耕区。
问题是,他们就是过来放羊吃草吗?当然不!
一般来的时候抢一遍,走的时候再抢一遍,带不走的就杀了或者烧了。如果继续南下,就直接威胁首都,严重者改朝换代。
▼
公元前799年,一支草原部族——犬戎,频频侵犯中国当时的西周。
为了对付犬戎,西周建立起烽火台方便传递军情,台台瞭望,随时调兵。
这个还没有城墙相连的“点式长城”,算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军事防御系统。
而周幽王在这里留下了“烽火戏诸侯”(民间传说)的典故悲剧。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向楚国展示军事实力,显摆了一套攻击力厉害了的战车。
《齐桓公伐楚》记载:
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 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
屈完(楚国大夫)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楚长城)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用处!”
中国第一条长城由此出现。
楚长城遗址——河南南召县板山坪镇华山村
当地人称其为:周家寨、长寨。由于年代久远,楚长城已如一段段碎石堆,可能很多人已经意识不到那其实中国最古老的长城。
· 楚长城遗址,今河南南召县境内,图片来源网络 ·
楚长城的出现,让整个时代意识到,无论多么强悍的战车,在有效的防御机制下,都会功亏一篑。
于是乎,大家开始纷纷在自家领域边界修筑长城。
在我国许多地方还能找到它们的踪迹:
齐长城——济南市长清区
魏长城——陕西宜君县
秦长城——甘肃临洮县、宁夏固原市
燕北长城——内蒙古赤峰市
燕长城——辽宁朝阳市建平县
·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网 ·
▼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拆除了大部分诸侯间的长城,不过特别留下了接壤北部草原的燕赵长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驱除匈奴,接下来又让蒙恬将军修了长城。
打仗和搞工程,看起来是两件事,但目的都是抵御匈奴。
蒙恬将军一不作二不休,在之前战国时期的燕赵秦长城基础之上,修出了西起甘肃、东至辽东,气势恢宏,令世人叫绝的“万里长城”。
更伟大的是,这条秦长城,居然与我国半湿润与半干旱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线基本重合。
· 秦长城遗址,包头市固阳县,图片来自网络 ·
无论是从地域,还是从气候,秦长城都明确建立了农耕与游牧的分隔线。
从此匈奴不敢来犯,有了外部的安宁环境,内部才能发展。
而修长城又不得不消耗巨大的民间人力物力,孟姜女(民间传说)出现了,农民起义也出现了。
附注:“孟姜女”传说的演变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齐国临淄城,不哭不闹
《礼记·檀弓》: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
——开始哭
《列女传》: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
——开始崩城
《同贤记》:仲姿寻夫,哭倒长城而认夫尸。
——“城”变成了“长城”。
《乐俯》:秦之无道分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哭倒了秦长城。
终其本意,都是表达百姓对统治阶级的不满。
叁 反复
此后的岁月里
北部入侵——修筑长城——繁荣发展——朝廷内乱——北部入侵。
历史倒映出一首曲折而跌宕的长歌。
01
陈胜吴广起义后,中原战事不绝。
而北方,冒顿(mo du)率领的匈奴族,逐渐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民族。
公元前200年,匈奴冒顿包围边境都城马邑(yi)城,汉高祖刘邦亲自出征,结果围困在白登山,最后还是靠人给冒顿的老婆阏(e)氏送了大量金银首饰,借女人心思说服冒顿撤兵。
“白登之围”以后,刘邦知道打不过人家,便采取了“和亲政策”安抚边境,维护安宁,保证中原发展。从此源源不断的汉室公主和大批财宝送去了匈奴。
“和亲政策”出台,有了后来的昭君出塞:
公元前34年,匈奴呼韩邪单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昭君出塞后,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02
公元前166年,匈奴从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突破长城防线,飞将军李广镇守边塞,抗击匈奴。
西汉初年,多年战乱,社会凋敝,正是依托了秦昭襄王修筑的长城,以及汉文帝提出的屯垦戍边政策,西汉暂时保住边疆。
没有匈奴侵扰,中国历史才得以出现繁荣的“文景之治”。
03
有了四十年的“文景之治”,汉武帝刘彻才有了时间精力以及最重要的厚实的物质基础,来思考正儿八经对付匈奴的问题。
确切说,有了国力强盛的后盾,汉武帝再也不肯继续忍让匈奴的嚣张。
公元前2世纪,居住在敦煌一带月氏族(rou zhi)被匈奴所败,向西迁移,在恒河流域建立了贵霜王朝。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去联合月氏族,一起来攻打匈奴。
张骞绝对是历史上的“奇物”。
公元前139年,张骞在河西走廊被匈奴抓获,并给张骞娶妻,一扣就是十年。
公元前129年,张骞略实小计,终于从匈奴出逃,一路往西,跑到伊犁的时候,才得知月氏已被乌孙国赶跑,张骞又不依不饶地跑到了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方才找到月氏。
不料月氏已经对新土地有了享受之情,无意回老家打仗,张骞念了一年,也没能打动月氏。
公元前128年,张骞决定返程。为了不在河西走廊遇见匈奴,他改走了一条路,穿越青海羌人区归汉。不料如今羌人也被匈奴占领,张骞又被匈奴抓住关了一年。
公元前126年,趁匈奴内乱,张骞再度脱逃,回到了汉。
张骞出使,未能达到说服大月氏夹攻匈奴,但却意外打开了“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
不过,丝绸之路来得没这么快。
张骞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贸易交流,不可能总是一路上被匈奴扣几年再走。
公元前129年,卫青将军从长城多个边关出发,深入草原,进击匈奴,依附长城军事堡垒,收复河套平原。
接着汉朝迁徙近十万人,借助“屯垦戍边”,修筑边塞,并沿着长城修建多个塞城,长城的防御升级,基本解除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公元前121年到公元前111年,大将霍去病大退匈奴,夺取河西走廊。
汉朝开始沿河西走廊建造长城,设立河西四郡,加上敦煌以西的阳关和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
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迫使匈奴退出内蒙古东部,全面修缮秦始皇的万里长城,并修建酒泉到玉门关的长城。
公元前101年,汉武帝修建敦煌以西到罗布泊境内的长城。如今敦煌,还保留有五千米一个的“烽燧”遗址。
· 阳关烽燧遗址,甘肃省敦煌市,图片来自网络 ·
· 玉门关遗址,甘肃省敦煌市,图片来自网络 ·
这一路抗击匈奴而修的长城边塞,也无意之间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开创了先河。
长城,雄关屹立,为丝绸之路这条连结亚欧大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国际干道,千年守护,一路护航。
▼
公元91年,汉军在阿尔泰山大败北匈奴,这也是匈奴最后一次跟汉朝交战的机会。从此以后,匈奴政权瓦解,不敢逾越长城,开始西迁。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一支来路不明的东北亚游牧匈人不断入侵罗马帝国,最终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据猜测,这支匈奴人很可能是被汉朝打败的匈奴后裔。这支匈奴部族相当可以,走哪儿灭哪儿,直接影响了中亚、西亚、欧洲、中东多个地区的格局。
可以说,长城改写了半个世界的历史。
不过同样也是修久必引怨声载道,一直修长城,人民赋税过重,家人没法团聚,受不了正准备起义。
好在汉武帝最后两年停止修长城,修复水利,力推农业,在没有外敌干扰的和平里,汉朝也迅速绽放了空前盛世。
长城,一方面作国家领土边界的象征,对于北方草原民族而言,无异于一道不可轻易逾越的心理界限。
一方面,作为远离行政中心的军事设施,可为远征军队提供依托,使其进可攻,退可守,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功不可没。
·金山岭长城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背包摄影杨东·
04
如果说修筑长城依旧是中原皇帝一代接一代忍不住的“嗜好”,那么外来的人又如何呢?
匈奴走后,蒙古高原又崛起了一支游牧民族——鲜卑族。
公元386年,鲜卑族人拓跋珪(tuo ba gui)一路南下,越过长城,抵达河套平原,建立北魏政权。
公元398年,拓跋珪在今山西大同建立了都城平城(完全是汉式的),逐渐形成历史上南北朝对峙格局。
北部草原上的游牧族也从来没有消停。
柔然,鲜卑别族的一支部落,开始入侵北魏。
不要忘了,北魏也是是游牧民族,北魏想要进入中原,放弃了游牧生活,改学农耕,发展农业生产。
然而为了对抗另一支游牧族——柔然,423年,北魏这支游牧族也开始修长城。到426年长城完工,北魏一直从河北赤城以东的山脉,修到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境内。
若想在中原称帝,并延续政权,就必须保证农业的安定,要保证农业安定,就必须巩固北部边疆:修长城,拒蛮夷。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
·古北口长城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背包摄影杨东·
▼
既然长城修了,就要有人守,人就要吃饭,吃饭就需要粮食。
公元444年,薄骨律镇为了养活守卫长城的士兵,率先在宁夏挖出了引水渠,使得大西北上的一片荒漠有了黄河水灌溉,变成了重要的粮食产地。
宁夏平原,化身为一副美丽画卷——“塞上江南”。
不过,北魏在北方边疆大力推行屯垦耕田,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北方灾害频发,游牧不成,农业也欠收,大家饿得不耐烦了,就反抗的反抗,起义的起义,最后,北魏王朝走向分裂。
05
557年,北齐北周对峙,北齐为了防范北周和游牧民族,大修长城。
现在著名的长城段,居庸关、慕田峪、古北口,金山岭、黄崖关,都是明代在北齐长城基础上修筑而成。
·居庸关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背包摄影杨东·
06
585年,隋文帝杨坚为了抵御突厥(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强大起来的游牧民族),在北部边境先后5次修长城,主要对前朝长城简单修复。
609年,丝绸之路已经非常火了。
隋炀帝杨广为了把守重镇张掖,在河西走廊上修起长城,守卫丝绸之路。
长安,洛阳,杭州因为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繁华往来,一跃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
▼
公元626年,唐朝建立的第八年,东突厥进攻到了今陕西,距离长安不过40里。
硬打肯定打不过,唐太宗李世民就发挥个人魅力,跟突厥达成了“渭水之盟”,本质上就是用物质换取和平,比如多多赠送丝绸给突厥。
中国的发展,除了感谢长城以外,还要特地感谢游牧族的“TOO YOUNG TOO SIMPLE”。
其实历史上这一类的事件已经一演再演,在游牧族本可以将中原政权推翻的时刻,游牧族总会接受中原皇帝的“盟约”,而放弃了进攻的最好时机。
仿佛对于他们而言,反正进攻打仗的目的是财物,撤军缔盟的结果也是得到财物,只要结果相同,就不在乎过程了。
只不过中原皇帝可不这么想。
630年,在养兵蓄锐以后,唐朝军队从阴山向东突厥发起攻击,将北部大片区域纳入版图,突厥族为了生存,也只好为唐王朝戍守边疆。
由于距离长安太远,唐王朝索性为他们开创了“羁縻(ji mi)制度”,类似民族自治。大家守规矩的话,就可以招抚、和亲,不听话就征战。
唐王朝在西域设立大量烽燧,形成了丝绸之路最可靠的护身符,将长安与中西亚、东欧紧密相连。
07
迄今为止,农耕政权对北方游牧的抵御都是通过长城展现出防患未然的状态。
长城防线如果被突破,北部民族入侵后,后果会是什么样子呢?
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攻进今河南开封,灭辽,建立金朝。
北宋末代皇帝赵桓被迫离开东京(开封),与金签订投降书,然后被掳去北方。
赵桓在北部草原度过30年,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有一天金人命令赵桓赛马球,由于赵桓不善马术,这名57岁的老人很快跌下马来,被敌人活活玩死。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在漠北草原建立大蒙古国。不过这也不是好惹的主,1211年,铁木真从野狐岭南下,歼灭大量金兵。
于是,金人也开始修长城。
· 金长城遗址(注意看右侧隆起的土埂)图片来自网络 ·
金朝后期,统治集团极其腐朽,民族起义风起云涌。1234年,铁木真灭金。
08
元朝末年,朱元璋,一位本来参与起义反抗元朝的平民,一路走上了统一中华的道路。
1367年,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依靠居庸关,将蒙古势力赶出了长城沿线,并收复被四百年前契丹夺走的“燕云十六州”。
1372年,战无不胜的徐达再次深入草原进攻蒙古,却遭到了埋伏袭击。这让朱元璋意识到,善于驰骋来去自如的游牧族,始终如野草燃尽又生,并不容易根除。
防御,依然是最重要的事情:
1373年,河西走廊修关城,如今嘉峪关的前身。
1374年,雁门新关。
1381年,山海关。
· 嘉峪关,甘肃省嘉峪关市,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图片来自网络 ·
· 镇北台,陕西省榆林市,万里长城第一台,图片来自网络 ·
明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
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 九门口水上长城,今辽宁省绥中县李家乡新台子村境内,图片来自网络 ·
(始建于北齐,现存的九门口长城始建于明朝,为徐达主持修建)
· 山海关老龙头,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城南5千米处,图片来自网络 ·
(明长城的东部入海处,也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
徐达陆续修32道关隘,西起大漠,东抵渤海,与长城一起守卫明朝北部边疆的安危。
09
1402年,朱棣在南京称帝。
这位靠“靖难之役”上位的皇帝,非常重视边塞防御,并总结前人经验,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思路:天子守边,才能有效防御北部进攻。
1421年,紫禁城完工,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平,改名北京。
北京,于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10
1471年,鞑靼(da da)从明朝防范力量最弱的延绥镇南下劫掠,并占领河套平原放牧。
非凡的都御史余子俊认为,年年征战,耗损极大,收效甚微,且年复一年没有尽头,不如修筑长城安定边疆。
依托长城的重兵防守,鞑靼不敢再在河套居住,内地忧患渐渐平息。
然而蒙古人在其他边界的劫掠依然盛行,明王朝开始大修长城。
每每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总有杰出人物从中国的河山间走出。
戚继光,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其带领修筑的金山岭长城是我国万里长城的精华之所在,今天最有名气的八达岭长城也出自这位名将手笔。
1571年,戚继光完成长城修筑: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总共1017座敌台。戚继光把长城的雄姿英貌推向举世闻名的巅峰。
以下图片源自新浪微博 @背包摄影杨东
· 独石口长城 ·
· 金山岭长城 ·
· 金山岭长城 ·
· 箭扣长城 ·
· 箭扣长城 ·
· 箭扣长城 ·
· 司马台长城 ·
· 司马台长城 ·
肆 意外
1626年,山海关外,女真族在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率领下征战山海关,宁远城的袁崇焕据守山海关,拒绝撤退,并打响了著名的“宁远保卫战”。努尔哈赤在战争中受重创,不久后去世。
1642年,爱新觉罗·皇太极发动了生前最后一次入关之战,即使大获全胜,也无法通过山海关。
1644年,李自成起义进军北京,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自杀,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招安守卫山海关的统帅吴三桂。
吴三桂还在招与不招之际,李自成就扣了人家老爸,占了人家心爱的老婆。一气之下吴三桂放手山海关,邀请清军入关攻打李自成。
长城坚不可摧,长城的守卫者却不坚定。
雄壮如山海关,最终也敌不过人心的动摇。
此后,爱新觉罗·多尔衮率领的八旗铁骑踏进中原。同年,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迁都北京,开启了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对整个中国长达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
▼
上下2000年,中国的历史,是一部长城脉络恢宏展现的历史。
从华夏民族的祖先开始,一代接一代的炎黄子孙始终不屈不挠地抗击北方外族侵略,守护农耕大地。
也许吧,长城始终没能真正彻底地阻挡过外来侵略,但是在这个不断修筑、征战、平衡的过程里,华夏文明得以在长城的护卫下发展、在碰撞中与世界交汇。
伍 尊严
无论中原大地如何更朝换代,只有长城,对这片土地的守卫和保护,从来没有改变。
1933年,日本军开到山海关站东端长城缺口,突然向城内发炮,炮声隆隆,全城惊骇。
中国军队誓死守卫山海关之战,成为“七七”事变前中国军队最大规模的抗日战役——长城抗战的先声,书写了中国抗战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页。
· 图片来自网络 ·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一声呐喊能成为新中国的国歌,绝不仅仅是一场空谈。
自古在长城的守卫下,中国的历史长廊里,才得以装满了无数灿烂夺目的文化瑰宝。
长城,不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唯一保证,却值得中华大地上每个人最虔诚的敬礼。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 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1.《长歌雪河套怎么收集看这里!中国人真的懂长城么?这个奇迹下是华夏千年惊心动魄的历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长歌雪河套怎么收集看这里!中国人真的懂长城么?这个奇迹下是华夏千年惊心动魄的历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038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