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消费金融,业内人士自然想到的是胜信(胜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胜信集团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在本文简称)。
2016年上半年,捷信新增贷款190亿元,活跃用户730万,成为消费金融领域名副其实的领军企业,吸引着诸多目光。捷信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仅用六年便成为消费金融领域巨头?
本文将从捷信母公司捷信集团(Home Credit B.V.)开始,介绍捷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产品模式、核心优势、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还原一个全方位、真实的捷信。
捷信集团1997年成立于捷克,主要从事消费分期、现金贷款、循环贷款、汽车贷款以及信用卡等业务,经过十几年发展,总资产已达124亿欧元,是全球领先的消费金融提供商。
截止目前,捷信集团业务主要分布在中东欧地区、亚洲和美国,其中捷克、俄罗斯是其传统优势市场。
但是,自2014年起,受地缘政治的影响,俄罗斯市场连续亏损,致使整个集团处于亏损状态。目前,亚洲地区已经取代捷克、俄罗斯,成为集团主要利润来源。
截止2016年9月底,捷信集团在中国地区总资产达到了51亿欧元,占其总资产的一半,中国事实上已经成为其最重要的市场。
捷信,消费金融领域的“老司机”
2010年,捷信集团在天津成立了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作为第一批获得消费金融牌照的四家公司中唯一一家外资公司,捷信目前从事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主营产品包括消费分期和现金贷。
消费分期是依托商家向用户提供的消费贷款,是捷信最重要的发力点。捷信与数码、家电等消费场景相结合,当用户有信贷需求时,可以向其驻店人员,或者商家销售人员申请消费贷款,审核通过后,捷信向商家支付款项,用户从商家提货。
现金贷是指捷信通过评估用户的信用记录等,向用户发放现金的无抵押贷款,用户可以用来购买需要的商品。
现金贷共分为三种产品,第一种是“捷信交叉现金贷款”,针对还款记录、信用记录良好的现金贷的老用户,可在线上直接申请。
第二种是一款中期现金贷“捷现贷”,中期现金贷金额较大,时间较长,主要针对的是新用户,需要用户携带审核材料至捷信门店办理。
第三种是一款小额现金贷“捷信福袋”,是用户在线上申请,解决小额现金需求的一种短期贷款。
捷信三种现金贷的特点
发车快,捷信势头正旺
成立刚满六年的捷信,已经成长为消费金融领军企业。2016年前三季度,捷信总收入66.84亿元,同比增长69%,净利润8.91亿元,同比增长13%。
数据来源:捷信年报
通过分析2012年至今的财务数据,可以发现捷信近几年的发展具有收入增长迅速、利润不断增加、贷款规模不断增长的特点。
这些特征可以表明,捷信已经成长为一家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的消费金融公司,并且其收入、净利润仍呈正增长趋势,所以未来几年它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将会进一步增强。
会选路,充分抓住新兴市场机遇
捷信能迅速发展,主要在于入场时机,抓住了新兴市场机会。
捷信入场时,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还处于早期,对于捷信来讲,各方面都具备优势。
第一,入场早,市场渗透率低,竞争小。捷信在2010年底便拿到了消费金融牌照,当时市场上包含捷信在内一共只有四家消费金融公司,市场占有率不足千分之一。一直到2014年,才另有三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牌照,入场时市场竞争很小。
第二,规模大,空间广。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消费性贷款规模为18.96万亿,占中国整体信贷规模约18%,在未来5年,消费金融市场将以每年20%的增速增长,消费金融市场的爆发带动了捷信的发展。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有驾照,捷信有持牌先天优势
拥有消费金融牌照,让捷信比其他公司在资金来源上颇具优势。
按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可以通过境内股东存款、同业授信、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权等方式融资。
捷信作为外资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无法通过股东存款的方式,其主要融资来源为同业拆借,2012年-2015年,其同业借贷余额占其债务总额如下表所示。
资金来源:捷信年报
除了同业拆借,捷信还将会通过ABS、金融债权进行募资。
2016年,捷信发行了首个ABS产品,总规模超13亿元人民币,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利率为2.5%-4.8%。通过这些渠道,捷信将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
会选车,捷信依托场景优势发展
受欧洲市场成功模式的影响,捷信在中国市场最先切入的是线下消费场景。场景对于消费金融最大的作用便是引流,是消费金融最重要的获客渠道。
首先,捷信选择数码3C、家电等消费场景为切入点,通过与苏宁、国美、中域、迪信通、乐语等大型连锁公司合作,直接向这些商场派驻工作人员,或授予商场销售人员贷款受理资质,向有需求的用户发放消费贷款。
其次,通过与这些连锁商场以及符合标准的个人门店签订协议,具有一定排他性,垄断了线下这些消费渠道的消费贷资源,将渠道的流量优势转化为用户资源。
此外,捷信将同时兼顾线上和线下的消费场景,并进一步提高中国市场上家电分期付款产品的占比。捷信集团董事长施梅兹表示,目前中国家电市场上分期付款产品的占比大约是10%,捷信的长期目标是将这个数字翻三到四倍。
模式仍有先天缺陷,下一步未必一帆风顺
捷信作为消费金融领域“老司机”,优势明显发展迅速,但这并不能说明它未来就一定会一帆风顺,因为其发展模式存在以下先天不足。
第一,获客渠道单一。捷信并没有自身场景,开展分期业务需依托外部场景和渠道。在拓展这些场景时,捷信需向这些场景支付一定的费用,利润受到一定压缩。并且外部场景大多并不具备排他性,捷信能入,其他消费金融公司也能进入。
与之相比,同样是持牌系的马上消费金融,拥有重庆百货、浙江小商品城、物美控股三大零售巨头的股东背景,在场景的开拓成本、排他性上要优于捷信。
第二,前期偏重线下门店式,线下业务的拓展、受理都会需要一定的时间、人力成本,会造成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在向线上进行业务拓展时,要面临重新投入和布局的问题,需要一定时间周期进行验证。
第三,线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除了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市场上还有趣分期、买单侠等创业型消费分期公司加入,抢占了捷信的流量渠道,增加了流量成本。
第四,电商正在蚕食线下消费场景。与六年前相比,目前国内零售市场,特别是捷信主要面向的数码3C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电商渠道正在一步步蚕食线下市场份额,而捷信作为主营线下的消费金融公司,获客渠道和流量势必受到较大的冲击。
捷信,究竟身价几何?
我们选用Capital One作为对标模型,来进行捷信的市值分析。截至2016年12月6日,Capital One总市值为415亿美元,贷款余额为2380.2亿美元,市盈率为11,余额倍数为0.17。
与Capital One净利润处于下滑状态不同,在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处于方兴未艾阶段,市场广阔,并且捷信最近几年净利润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市场表现要好于Capital One,所以将其PE定为16-20,余额倍数定为0.4-0.5。
捷信三季度底净利润为8.91亿元,同比增长12.6%,预计全年净利润为10.77亿元,PE估值为172-215亿元;三季度底总资产约为380亿元,按照爱分析的调查,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一般与贷款余额相当,可计算余额估值为152-190亿元,综合以上,爱分析给出捷信的估值为172-190亿元。
总之,凭借持牌系、发力早、场景丰富等特点,捷信得以迅速发展,成为消费金融领域的龙头公司。然而,当前消费金融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它能否克服自身的不足,在消费金融领域稳固发展,还有待时间考证。
1.《消费金融“老司机” 捷信,六年长成行业标杆,身价几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消费金融“老司机” 捷信,六年长成行业标杆,身价几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070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