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攻略专题 > 游戏问答

民汉对话通怎么注册?我来告诉你答案新疆南部中小学双语教学调查报告

2005年7月,新疆社会科学院“蓝北”课题组在南疆巴音郭戈兰蒙古自治州的库尔勒市、云大县、马县、和田地区的和田市、墨玉县、民丰县、喀什地区的喀什市、杰夫县、阿克苏地区的库车县进行了社会经济调查,具体收集了教育情况

自从200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要求全疆民语系中小学学校在2012年实现双语教学(全部课程用汉语讲授,加授本民族语言)之后,各级教育部门把提高民语系学校的汉语水平,用汉语授课,作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能够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全力推进双语教学。由于时间所限,我们所了解的对象主要是各地政府主管教育的领导和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以及数量不多的几所学校的领导,并搜集了教育部门的有关资料。虽然我们没有直接接触学生及学生家长,还是能够感觉到南疆许多维吾尔族群众对于学习汉语,接受双语教学形式的热情和积极。可以说,目前基本上不存在该不该学习汉语的问题,而是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双语教学形式,如何实现向双语教学平稳过渡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几种形式

双语教学,一般是指使用两种教学语言进行授课。少数民族教育中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作为教学语言,包括将汉语或少数民族语言作为一门课程进行学习。我们所调查的9个县市,基本都是以维吾尔族和汉族人口为主,双语教学主要表现在维语系学校中使用维、汉两种语言授课或开设汉语课。

在南疆,目前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学习汉语的途径基本有三种:

(1)进入汉语系学校学习,即所谓的“民考汉”。这类学校民汉孩子混合编班,完全用汉语授课,并不属于双语教学范围。维吾尔语主要在学校之外的家庭和社会上学习和使用。近几年进入汉校学习的维吾尔族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明显呈增长趋势。如在墨玉县,汉语幼儿园中75%左右是维吾尔族孩子,汉语系小学中民族学生的数量已接近一半;在和田市一小(汉校)六年级中民族学生占11%,一年级中占30%;在喀什市,汉校学生中有30%的民族学生;在阿克苏地区,2004年秋季汉语系小学新入学的5886人中,民族学生占25.6%。;在泽普县,就读于汉校的民族学生人数达2200余名,占全县民族学生总数的6.5%。同时政府也鼓励这样的选择,要求汉校尽可能的招收所有愿意进入汉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孩子。喀什市教育局在高中招生、学校收费等方面还制定了对民考汉学生的优惠政策。限于汉校的教学设施、教师数量等现实问题,部分汉校也进行适当的限制,一些民族学生的家长托关系、走后门希望能让孩子进入汉校学习。当然目前这类学生仍然只占民族学生中很小的一部分。

(2)进入双语实验班学习。新疆的双语教学实验工作已经进行多年,但实验班的数量不多。截止1997年,全疆有60个双语试验班。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发展较快,如1996年,库尔勒市首次在市八小开设双语实验班,以后相继在初中、高中开设;墨玉县2000年开设双语试验班。过去新疆的中小学双语实验班模式一般是理科课程用民族语言,文科课程用汉语授课。近几年对双语教学的强力推进,双语实验班的数量得到了迅速的增长,如2004年,阿克苏地区中小学中已有38所中小学中开设了103个双语实验班,学生总数近4600人。和田地区中小学校开设的双语班占全部民语系学校班级的2%,其中墨玉县小学学生中的0.4%,初中学生中的3.7%在双语班学习。

双语试验班的授课模式因地区和学校的情况不同而有差异。有的直接在汉校开双语实验班,以汉族教师授课为主;在民校开设的实验班则以民族教师为主。目前普遍还是以民汉兼通的民考汉教师最受欢迎。如果学生的汉语能力较强,汉族教师有一定的优势。巴州2001年将高中段双语实验班放在汉语系学校,理科、英语都用汉语授课;泽普县已开设了18个双语试验班,二中(汉中)和三中每年级有5个班,全部课程用汉语讲授,加授维语;轮台县的双语班也是汉语授课,加授维语。喀什市在三小、八小试点双语试验班,全部课程使用汉语教授,用汉语系考卷。准备要求今年每个学校都开一个汉语班,配最好的汉族教师上课。在和田市、墨玉县进入双语实验班的学生要强化一年汉语等课程的学习。和田市五中(汉中)每年级有两个双语班,学生是从全市五年级民语系学生中通过考试选拔出的最好的学生,他们进入五中读六年级,强化汉语,学习英语,并用汉语教数学。到初一,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开设维语课。墨玉县二中(汉校)的双语班模式与此类似,但由于墨玉县小学从2003年后才开始进行“五改六”工作,至今还未完成,故实验班的学生最初是从小学毕业生中选拔,读一年预科后升入初中。在墨玉县的喀尔赛乡一中的汉语试验班,经过一年预科学习后进入初中,理科课程用汉语,文科课程用维语教授。民丰县每所学校中的每个年级,几乎都开设了双语实验班,也是文科课程用维语,理科课程用汉语上。

双语实验班实际很少具有实验的色彩,基本是作为由民语授课,加授汉语课的模式向汉语授课,加授民语课的模式中间的过渡,学校有师资、有能力就开设,采用的方式有所不同,有时有可能衔接不上,或因开不下去而终止。2004年墨玉县高中也搞过试验班,但因理科教师和学生的汉语水平不过关,改成汉语强化班。教育部门和学校更愿意成熟一个老师开一个班,逐渐推进。也有一些做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外界阻力而中止。如民丰县二中(汉校)的双语实验班开设较早。前3年要求实验班学生升到初中,上一年汉语课后再上初一,在上数理化课程时与汉语班混合编班,民汉座位相邻,相互交流。上文科课程时,双语班单独授课。据说效果很好。以后因上级教育部门要求采用同样的双语授课模式,只好也改为分班上课。在一些地区,师资的汉语能力较强,已开始逐渐在全体低年级民语系学生中实行双语模式,不再称“实验班”。如从2005年9月起,巴州民语系小学将从三年级起数学用汉语授课,库尔勒市要在2005年在全疆率先实现小学一年级全部课程用汉语言授课,同时加授母语文的双语教学模式。轮台县民语系小学的数学也用汉语上,基本都是汉族教师授课。

(3)在民语系学校开设的汉语课上学习,这类学校只是在汉语课上主要采用汉语文教授的方式。目前民语系小学基本都已做到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汉语课,有条件的小学从一年级开设。如库尔勒市从2003年在城乡民语系小学一年级开设汉语课;在阿克苏地区,2004年所有民语系小学均从三年级起开设了汉语课,253所县城民语系小学和部分乡中心小学已从小学一年级开设了汉语课;墨玉县从2004年起,城镇的民语系小学、乡镇的中心小学从一年级起开设汉语课(共43个班);喀什市的城乡各小学也已全部从一年级开设了汉语课。一些班级加大汉语课时量,称汉语加强班。泽普县各乡镇中小学的汉语加强班达到89个。

二、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培训工作

实施双语教学,必须要求施教者与受教者都有一定的双语能力,尤其是施教者的双语水平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保证讲得出、讲得清、讲得准,学生也才可能听得明白,学得进去。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学,包括大学的汉语教学水平不高,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又基本都是单一民族教育,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教师受到过去所受的汉语教育以及现实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限制,汉语水平普遍不高,必须进行普通汉语以及专业汉语的强化培训学习后才可能承担汉语授课的任务。

目前自治区各级教育部门对民语系教师的汉语水平的要求很具体,达到标准方能上岗。对于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的衡量使用的是HSK(汉语水平考试)测试标准,自治区要求,2006年之前民语系高中、初中、小学的汉语教师的HSK测试分别必须达到8级、6级、5级,非汉语教师分别达到5级、4级、3级才能继续在岗。一些地方为督促教师更好的学习,标准定的更高。如喀什市初中和小学的汉语教师、高中和初中的非汉语教师所定的HSK标准分别都高出自治区标准一级;阿克苏地区要求2005年以前,45岁以下小学、中学汉语教师的汉语水平分别要达到HSK7级和9级;其他学科分别达到5级和7级。2005年后新增民语系学校高中、初中、小学的汉语教师分别达到8级、7级、6级;非汉语教师分别达到7级、6级、5级。有的地区距离这类标准差别较大。如和田市民族教师汉语水平测试HSK达标率平均仅为38.8%,是和田地区最高的。且末县截至2005年4月有44.6%的民族老师取得汉语水平证书。实际上HSK达标并不就意味着具备了汉语授课能力。

对教师的汉语培训有不同的形式。从培训的主办者看,分为国家、自治区、地州、县市、学校五级同时进行,还有内地对口援疆单位、学校等主办的培训。有脱产培训(一般培训期一年)、假期集中培训、周六或周日的校本部培训等等。高层次、长时间培训主要为了提高教师的汉语授课能力,短期培训目前偏重于提高教师HSK的测试能力。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方案,包括选送新疆汉族、少数民族教师赴内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在新疆当地培训少数民族骨干教师、组织内地优秀教师来新疆讲学等。国家将在4年内投资6000万元,自治区配套1600万元,计划培训熟练掌握汉语和维吾尔语的“双语”教师6000名。南疆中小学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数量并不多,2003年以来,库尔勒市先后有6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32名教师参加自治区级少数民族“双语”骨干教师培训。喀什市2003-2004年参加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培训的教师共有19名。2004年阿克苏地区启动地区汉语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利用暑期共培训教师104人。库车县实施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的培训工程,2005年春季开学后,对未达到HSK相应等级的1058名小学教师,分3期进行40天的汉语培训,并与西北民族大学建立培训合作,每年培训150名HSK5级以上的民族教师。泽普县由天津市对口支援,每年选派50名民语系教师赴天津接受高层次汉语培训。大多数教师不可能参加长期的脱产培训,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学习汉语。和田市的校本部培训就是在每周六上8节课,由汉族教师、支教的汉族干部教授汉语。库尔勒市乡村学校的教师参加假期在学校进行的汉语培训。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民族学校已经形成了一些较好的学习汉语的形式,如:把教师送到汉校挂职学习培训,从听课、背课,改作业,到独立上讲台;要求汉校和民校的教师一帮一,结对子,互相帮助;教师尽可能的用汉文背课,写教案,条件成熟后逐渐改用汉语授课。和田市在2004年开始提倡民校的初中理科教师用汉文背课,板书尽可能用汉文写,产生了一般校本培训达不到的效果。在拉兹奎乡在编的80多个教师中,有22个教师用汉文背课,汉文写板书。这种学习经济而有效。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调查中,我们感到不论从群众对双语教学的需求、教育部门对双语教学的重视还是教师对汉语学习的热情,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要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还有不少问题与困难,其中最关键的是师资问题。

1、教师培训与教师紧缺的矛盾

南疆学校普遍存在教师紧缺的问题,一般表现为中学比小学缺,汉校比民校缺,乡村比城镇缺。主要是结构性短缺,多为缺汉语、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师,尤其是缺汉语教师。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师配备新标准规定”重新核编后,教师数量不足,而教师录用是自治区统一规划,地州统一考核分配,教师的补充工作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目前墨玉县中小学教师缺编1589人;库车县中学教师缺1000多人,小学教师超编400多人,总体缺600多人,仅汉语教师就缺422名;喀什市共缺汉语教师150名;泽普县缺编教师530人,各中小学都聘用了代课教师,累计达464人。

近几年教育部门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要求更为严格,过去就一直存在的教师质量不高的问题目前更为突出,各地都定期举行教师测试,要求不合格者必须离岗培训,一些学校教师数量紧缺的问题更为严重。墨玉县在2004年8月,对全县331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统一的专业测试,有18.58%不合格,目前241人已离岗参加统一培训。和田市也有200多人不合格,参加待岗培训,据市教育局领导估计:2005年测试可能还会有100多人不合格。即使是新招教师,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也未能达标。据反映,2004年和田地区招1500名教师,其中45%左右不合格。

在教学任务繁重的同时,学校及教师参加汉语培训的压力很大。泽普县原来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为300多名,而实际能够胜任的不足50名,大部分民校的汉语教师为兼职。同时老师们都超负荷工作,一周20多节课,有时都抽不出参加培训的教师,目前全县有20多个教师参加自治区骨干教师培训。2004年库车县就有66名小学民族教师参加第二、三轮继续教育培训,247名中小学教师赴乌鲁木齐市参加“国家贫困地区第二期义务教育工程”培训,20名教师赴北京宣武区重点学校挂职学习2个月,391名教师参加各类脱产汉语强化培训等等。和田市教育部门反映:现在1个教师要上多门课。82名骨干教师正在参加培训,培训时间一年,还要在汉校实习半年,他们在编不在岗,留下的课得有人接。按实际工作的人算,和田市目前就缺400多名教师。现在汉语培训力度还小,如果培训力度加大,教师会更紧张。

为解决矛盾,财政情况较好的县请代课教师(如泽普县),但代课教师一般素质偏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各地区都下达有抽派汉语支教干部的任务,即将部分行政干部,基本是汉族或民考汉干部经短期培训后抽调到民校,主要是培训民校教师的汉语,同时也缓解了一些教师短缺的压力。如和田市在各单位选派40名支教干部;墨玉县从县直机关单位抽调了88名干部,县里对他们集中进行10天培训后派往各校任教。这些干部的汉语文水平较高,但缺少教学经验。各地还有一些内地学校的支教教师,数量都很有限。

目前不论是在人员还是资金上,都还未能解决培训教师的置换问题。在巴州,2004年有专职的少数民族教师8974人。为实现双语教学,从2004年开始的6年时间里,要对全州40岁以下的4300名少数民族教师分别培训一年,以达到上岗的标准。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要有700多名现任教师(占全部民族教师的8%)离岗参加培训,如何完成他们留下的教学任务,保证在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不使教师们负荷过重,是教育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

2、培训费用问题

培训双语教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此国家、自治区及各地州、县市都有相应投入。在支援新疆汉语教师方案中,国家在4年内投资6000万元,自治区配套1600万元。库车县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0万元的培训经费,其中有60万元用于双语教师的培训。在巴州,HSK在三级以上的教师全部要在州师范学校培训一年汉语,州上要为此拿出2600万元培训经费,平均每人3000多元。地方财政状况好的还能支持双语培训工作,财政状况不好的地区教师的经济负担相对较重。即便是参加国家培训,教师来回的路费也是由学校或个人承担。喀什市教育部门表示,由于市政府财政困难,双语教师的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多年来教师的HSK培训,均采用自费形式开展。截止目前,各地教育部门都反映,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实行的集中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有限(如喀什市2003-2004年参加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培训的教师共有19名),学校进行的校本部培训效果有限。显然,培训费用紧缺是制约培训工作顺利展开的一个重要因素。

3、HSK测试过关与汉语授课质量的问题

南疆汉族人口的比例较小,尤其是广大农村,基本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民族语言占绝对优势,如墨玉县43万人口中,维吾尔人口占98.5%,维吾尔族学生占学生总数99%以上。长期在单一语言环境中生活,学习汉语的困难极大,许多教师到当地任教一段时期后,原先的汉语文能力就大大退化。墨玉县民族中小学只有300多名汉语教师,占全县教师总数不足1%,且素质低下,能够胜任汉语教学工作的寥寥无几。民族教师的双语培训,也就是指汉语培训,包括汉语文的一般表达能力和专业课授课能力的培训。目前教育部门的要求是,首先,必须按期达到HSK的相应标准;其次,必须能够胜任双语授课工作,即主要用汉语授课的工作。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一般都要求HSK在8级以上,培训主要是达到用汉语授课的目的,培训结束后一般都要在汉校进行几个月的实习。这种培训是规范、严格的,培训后足以胜任用汉语授课之任。

HSK达标的难度并不是很大,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学习就可以过关,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够用汉语授课。用汉语授课还必须有较好的汉语文表达能力,专业术语的理解与解释能力,尤其是对数理化这些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授课者的汉语专业水平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泽普县争取在三年内使1964年以后出生的母语为非汉语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少数民族教师的HSK分别达到三级、四级、五级标准以上,目前有70-80%的教师已经达标。但县教育局有关领导表示,目前可以用汉语授课的教师不到10%,经过一年培训后,可能可以达到30-40%。和田市教育局的领导认为,全市民语系教师中的38.8%达到了HSK的上岗标准,但18%的教师能用汉语讲课就很不错了。喀什市教育部门反映,全市有汉语教师600名左右,其中汉语专业毕业的只占一小部分,特别是农村教师,只能教课堂汉语,不能用汉语对话。在本地拿的HSK证8级,到乌市测试顶多只有3级。显然,HSK达标者并不一定能够顺利进入汉语授课阶段,即使经过强化汉语培训也仍有部分民族教师不能够胜任汉语授课。

4、按期达标问题

根据自治区制定的2012年实现全疆中小学校实施双语教学的目标,各地也有自己的实施方案,并相应有一些提前:巴州准备2006年在库尔勒市、2008年在北四县、2010年在南四县的全部中小学先后实现双语授课。属于南四县的且末县提出2008年在民校全部用汉语授课,加授维语。阿克苏地区提出:地直学校、阿克苏市和阿瓦提县直学校在2008年前、所有县直学校在2010年前、全地区所有民语系学校在2012年前实现双语授课目标。库车县提出:教育发展较快的乡镇在2008年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乡镇在2010年实现双语授课。

但我们在调查中,屡屡听到地方教育部门的反映,如果按照这个计划,很难! 喀什市认为在2010年要在全市学校推行理科用汉语授课很难;民丰县认为要在2007年或2010实现除维语外都用汉语授课是一个理想;和田市认为要在2008年城镇学校、2012年农村学校实现除母语外全都用汉语授课很难,不少教师反映双语教学的决策好,但步子太快;库尔勒市也表示如期实现双语教学有困难。难点所在,正如上文我们所提到的,就是师资问题,教师的汉语授课能力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使是勉强使用汉语授课,那也是一种低水平的授课。而解决师资问题,一是对现任教师进行培训,其次是严把新进教师的质量。在目前南疆这种现任教师数量普遍不足,质量较低,一些地区补充的新任教师中一部分仍质量堪忧的状况下,在限定的时间内实现双语教学的确困难很多,还需要做很多努力。

我认为,目前双语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现在在校学生和未来新入学学生的利益,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稳妥地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要贪多图快。据反映,目前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的大都是高中教师,对过去汉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用汉语授课存在学生不易接受的问题;同样,由汉语水平和专业水平都较高的汉族教师教授这样的学生,也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教与学应该是一种相互交流的过程。建议:

(1)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双语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应该加大对小学低年级汉语教师和高年级数学教师的汉语培训,虽然这种培养周期可能较长,但教学质量容易保证。在双语教师不足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尽可能把好的汉语教师配备给小学低年级,保证每届新入学学生的汉语课开设以及高年级数学课用汉语授课,这样才能使他们进入中学后能够接受更多的汉语授课。同样,要保证初中新入学学生的双语授课。对于还不具备汉语授课能力的教师,以及接受汉语授课较困难的学生,不应该勉强进行汉语授课。各地的双语教学应该统筹规划,让小学、初中、高中能够相互衔接。

(2)目前对民语系学生进行汉语授课,应该根据学生的汉语能力,适当采用民汉语兼用的形式,把知识说清,把问题点透。如使用汉文教材,教师以汉语授课为主,加民文讲解或反之,以求实现教学质量的最优化。在南疆多数地区的民语系学校,使用完全不懂民语的教师讲授汉语之外的专业课应该很慎重,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3)随着民族教师HSK达标率逐渐升高,对于授课能力的培训应该更为关注,到汉校实习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南疆汉校数量较少,又多在城镇,大批的民族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实习,会存在很多困难。立足本校才能既解决多数教师的实习问题,又不至于对学校的教学工作产生太大的影响。应该充分发挥不断返校工作的骨干教师、支教教师、新增汉语水平较高的教师的作用,在本校开示范课,轮流安排一些教师实习,逐步解决不能在外培训、实习教师的汉语表达问题。

(4)对于相当一部分经过培训但仍然无法胜任汉语授课的教师应采取措施给予相应安排,如转岗等。库车县教育部门表示,目前45岁以下的教师中可能会有20%在培训后仍不能胜任教师工作,考虑以后将他们安排到寄宿制学校当生活教师。在教师职业者聚集的学校,如果在较长时期普遍存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考核压力以及对能否继续上岗的担忧,容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思想问题,而教师特殊的职业性质使他们有可能将自己的郁闷或问题传播给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应给予特别关注。

(5)警惕一些学校将双语变单语。目前,语言的工具作用发展很快,许多人学习双语甚至多语,以更多的吸取有益的知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语言的情感作用仍然存在,很多人仍将母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希望去学习和继承。目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方式起码有两种选择,或者进汉语系学校或者进民语系学校,如果希望接受正规的母语训练,可以选择民语系学校。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即学习了社会中主流语言,获得发展的机会和能力;又学习了母语,满足了一些人的民族情感需求。不能简单的把双语教学作为向完全单语教学的过渡。因此民语系学校不能轻易取消民语课,要给希望学习者提供可选择的机会。

总而言之,既然双语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我们都希望这个过程走得更为平稳!

(稿件来源: 马戎、郭志刚主编《中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民族出版社2009年 作者: 李晓霞)

(编辑:孙燕)

1.《民汉对话通怎么注册?我来告诉你答案新疆南部中小学双语教学调查报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民汉对话通怎么注册?我来告诉你答案新疆南部中小学双语教学调查报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072468.html

上一篇

秒拍视频怎么下载mac?终于找到答案了You-Get 一键下载全网视频资源|Mac & Windows & Linux & .....

下一篇

蘑菇街怎么打印快递单?我来告诉你答案快递鸟Java开发快递查询api接口调用源码

民汉对话通怎么注册?总结很全面速看!打造多元互动的家园共育新模式

民汉对话通怎么注册?总结很全面速看!打造多元互动的家园共育新模式

民汉对话通怎么注册相关介绍,雨天建华 幼儿园创造条件引导家长参与家庭合作,有助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幼儿的健康成长。 家长在多样化的互动模式下才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家园共育才会与时俱进,真正促进幼儿健康活泼地成长,家园共育才会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