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视距微信号:ti zzz 01
天有时,思无止境。
本文为陈希米最新作品,刊发于2018年第1期《天涯》。
死之后
0
在一座古园中,在一片老柏树林里,有两个孩子,在那个古祭坛旁,仰头看着一棵没有叶子的树,纳闷为什么这一棵树跟其他树不一样,为什么这棵树没有叶子?你摇着轮椅过去,告诉他们,这棵树死了,这是一棵死树。孩子们似乎听不懂,还不停地在问:它到底是怎么死的?它什么时候死的?它太老了?它生病了?——可它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你在书里写,孩子们“实际是要问,死是怎么一回事?活,怎么就变成了死?这中间的分界是怎么搞的,是什么?死是什么?什么状态?或者什么感觉?”(史铁生《务虚笔记》)
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是该去问死人还是活人?
从来没有人起死回生,所以我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死之后。但是我们不知道死之后吗?我们明明看见下葬的墓穴,看见肉体被烧成灰烬,看见活人痛不欲生,看见朝晖和夕阳下再也没有那个身影;看见死者或者被忘掉,或者被永记,看见墓碑,看见挽联……这是死后。
要是有一天早上出门你离开家,却没有回来——你死了。那么那个家里的样子:叠了或没有叠的被子,打开的书或喝剩的茶,相框里微笑或深邃的表情,喜欢的餐具或者围巾……每一个叫活下来的人可能驻足或多看一眼的场景,就都是你的死之后。如果你还写了书,画了画儿,作了曲儿,或者建了功立了业,那当然也属于你的死后,你的死后就有很多,也很久。
自从我知道了有死之后这件事,就总是在离开家的时候,不自禁地特意再去做一件事,比如把没来得及叠的被子叠好——本来是来不及了,但现在必须叠好,因为这有关死后;比如把墙上的相框扶正;比如把堆砌的衣服收进橱柜。因为这都可能是死后的场景,是死后。一个人的死之后该正常平稳,和谐妥帖,没有凌乱,没有特出,也没有异样的猜测。我不要死破坏正常的逻辑,要让死符合自己一贯的态度和样子,让死不恐怖也不敷衍,让死自然地被接受。
从知道了有死之后开始,每一天,我都要为不可预计地可能到来的死做一两个动作。而写好遗嘱,则是最重要的,这关系到与你朝夕相处、冷暖与共的那些物质的生命:那些你曾经心爱的,震撼过你的好书,不断地有你的手、你的体温让它复活的书;那个从世界的另一端买来的烛台,已经成为视野里不可缺少的景象,就像一堵墙一扇门一个隔断,是这所房子的结构的一部分;那个毛绒玩具山魈,因为买了它才第一次了解这种动物,鲜红的鼻梁是最深刻的印象,鬼魅般的面孔,特别的名字,也是第一次去迪斯尼乐园的纪念。要是我们死了,它会去哪儿?会在一个孩子手里吗?男孩还是女孩?不会当做破烂被卖掉吗?比我们有更长生命的物质们,但愿不要让它们被突然的惨剧击中,至少要让它们渐渐地适应,那是它们过去的主人应该做的。不知道它们因为比我们有更长的生命是更好还是不好,但至少,它们可能是不适于嘎嘣死的。
遗嘱对它们是安顿,是抚慰,是缓和,是告别。
死后,对那些曾经与死者共生命共呼吸的一切物质,不应该是一场浩劫。如果发生浩劫,那浩劫就是属于死者的,属于死者的死后。每一个死者都不会要这样的死后。
对了,还有钱,那些钱,无论多少,应该也要走正义之路才好。
要是你不断地设想死之后,时常想象自己死后的光和影、人和物,便是一个还活着的人发现的自己的死后——你死了以后。这死,就不仅有死,还有死之后。
因为确实有一种死,像莉迪亚·戴维斯说的那样:“我的姑姑死了。或者说比死更糟,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剩下来可以被称为死者。”——这是什么意思?
一张照片,下面写着:这是在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离开办公室时桌上的摆设,当晚他便逝世了。——一个确凿有力的死之后。这不一定需要如雷贯耳的名字,却坚决要求曾经被燃烧过的生命。一个人生前倾力的凝聚和死后的被凝视创造令人羡慕的死之后。这是暗示我们死之后与死之前息息相关,他们可以构成一个完整。
电影《布拉格之恋》片尾,有一个场景触到了我:已经早已远在美国的萨宾娜接到一封来自布拉格郊区关于托马斯死讯的信……——不禁设想起,有一天我死了,该将自己的死讯告诉谁?事先是不是应该有所准备。因为有许多来路不同的朋友之间是没有交集的,有的人一旦不能联系到自己,就可能无法从任何途径知道自己的死讯。
死了,告诉别人,让别人忧伤?为什么?我想那该是一份最后的情谊,就是告诉朋友对方是自己生活里重要的人,是使自己生命里的最后一个动作也成为别人生活里的一个事件、一段情景——要是朋友因此而重温了往日的某一段时光或某一种心绪,就是给朋友的生活添上了一抹斑斓。
——这又是死后之一。是死的作为。
——因为没有想过死后就没有死之后?或者将有一个凌乱的、不可预料的死后?或者“没有什么东西剩下来可以被称为死者”?
现在发现了死的另一面——死之后。死的存在当然关乎死之前和死之后。确切地说,在死之前是没有死的,因为那时只有活;死了之后,便有了死,便有了死之后。他们因死而存在,因关于死的思绪而存在。事实上,只有在死之后我们才能看到死之前。
但我们活者只是看见了死之后的一半,在世间的一半。至于死者,究竟去哪儿了呢?死者,必定才是看到了另一半。而现在,你终于死了。你看见了什么?知道了什么?你该终于可以明白地告诉那两个孩子,死究竟是什么,什么是树之死。
我想要去那座古园,去看看那些老柏树,还有新一拨长大的孩子,他们会不会像当年你书里写的那两个孩子似的提一样的问题。因为一切都要重演。
那个地方,应该就是地坛。
在地坛
老柏树们阒然无声
是风在动,偶尔,柔弱的枝桠也跟着风
人睁大眼睛,屏住呼吸盯着他
他还是看你或不看你,随你怎么想
树叶和枝桠有时飘扬得像是他的舞姿
他不倨傲,只守自己的岿然
有时撕裂牺牲得像它的苦难
他也不诉说
无论你离他多远还是多近他都一样坦然
坦然得
就像我无论怎样去想你
你找不到生出绿叶的那一刻,一瞬也找不到
有限里行进的无限
无限缓慢
那种姿态与其说是模仿不如说是
实践永恒
你在他的缓慢和沉默面前
跪下
或眩晕
是触及灵魂的经历
是温暖的风或者凛冽的风让他和蔼或者坚韧
还是由于他自己
他从来不说
你去看他
你看他
粗犷得挺拔得
你搂不住他只能依偎
你够不着他只能依偎
或坐下来仰视
就看见了他上面的天
他亮着或者暗着
明亮里有辽阔的美
幽暗里有巍峨的美
风留下刀刃的痕迹
甚至斩断
风也抚慰
几千年的磨砺
痛苦已经风化
被风做成了美
不禁停下来要与他为伍
让自己站成树的样子
但我从不与他合影
凡人的样子自惭形秽
他姿势如风
风声低语长啸
枝干如铁如土
沉着如雨
对脚下蓬勃的草的崇拜
对天空高然飘走的云朵
对我对你
每一次长久的凝视
你都默然
以无限般的面容
即使见证每一次失恋
每一款隆重的婚纱
和步履蹒跚
和摇篮里的希望
你都一贯
模仿永恒的样子
也不帮你
也不想你
只是存在
在一个地方,叫做永远的地方
不离开你
我终于知道他的职责是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居然渴望一种
不能实现的爱
是高贵的爱么
你去问他
问树
你是有死的
与我们人类一样
但我们看不到
我看不到你的死
你从我出生站到我死去
从我初恋站到我儿长大成人
树
是我们有死者的靠山和朋友
跟墙
还不如跟树
至少他是我们同类
有死的生命
也有轮回
轮回,在死之后该是新生。但只要我还活着,地坛里就没有你。只有我,还有树。以及你的死之后。因为我不想跟任何人说话,所以我谁也没有遇见。我没有在古园里遇见孩子,没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也没有提问和回答。那年在树下向你提问的男孩和女孩,不知是否已经懂得了死。
我们都是有死者。一个有死的生命,只有懂得了死才完整。在亲自经历死之前,我们只能经历他人的死之后。
一
人死了之后,便可能有墓。
1890年7月29日下午一点半,梵高死了。
从他住过的小阁楼上下来——
我看那阁楼上的房间,小得差不多只能放下一张床,不能想象画架该放在哪里;在奥威尔,事实上他已经差不多不能作画了,虽然他还在不停地作画;他还是画了杜比尼太太的房子,画了天主教堂,画了瓦兹河畔,画了林间的白房子,画了黄昏天空下的两棵黑梨树……
——从他住过的小阁楼上下来(虽然他只在那里住了 69 天!),出了园子大门,在村庄里顺着小路向右上坡。小路两旁斑驳的矮墙上伸出来的绿叶尤其明亮(因为梵高而明亮吗),青灰色的石头墙壁被雨水冲刷得刚劲清晰。梵高自画像的影子挥之不去。他的脸,仿佛是因为这墙壁而磨砺,而沧桑,而坚硬。或者却是因为自画像的影子挥之不去,那墙壁才进入我们的眼睛。
拿起相机,到处都可以拍照,墙,树,天,以及痛苦却又热切的情绪,使你觉得每一幅构图都值得留下。一直上坡走,就能路过那个教堂,他画笔下的暗绿色教堂,夜空下的天主堂。一百多年来,那个教堂还在,我们看出来,右下角的咖色屋顶,被梵高画成了鲜亮的橙色。我们看到的风景的颜色,和画面有很大不同,也许是因为梵高是站在暗夜里,因而比我们看到的鲜艳、厚实。
我们也和教堂,和梵高的那幅画,合影。不过合影真的不协调,那每一处风景里都不要有人,不要有旅人,不要有外来人,不要有突兀走进来的人。教堂跟梵高还活着的时候该是一模一样,不论是教堂持守着梵高,还是梵高的名字使教堂不朽,幸运的总是我们这群今天走上坡来的人。
从教堂的右边再往上走,经过左边是树林右边是石墙的一段坑洼路,就会来到高坡上,一片麦地之后,是一个墓园。一个常见的社区公共墓园。规模还不小。在墓园深处的矮墙边,我们找到了梵高和提奥的墓:并排两块一模一样的矮石碑,上面只有生卒。那个位置,是伽赛大夫选的,是梵高和伽赛大夫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站立的地方,从这儿可以俯瞰瓦兹河那可爱的绿色山谷——而今在这里我们已经看不到瓦兹河和山谷。但推开墓园矮墙边的小门走出去,就能看到麦田和树:一望无际的麦地,和在大树掩映中的咖啡色房子。我们遥望,企图看到他曾经看到的。我站在麦地里拍照,等到麦子熟透的时候,那金黄的时刻,就会仿佛站在他的画中。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看到紧挨着的墓,和紧挨着的死去的日子,不禁在心里轻轻呼唤:提奥,亲爱的提奥!他们几乎死在同一时刻!时间只相隔六个月!
正如提奥的妻子迁墓时所期望的:
他们死时也不分离。(《旧约·撒母耳记》)
亲爱的提奥!这声音经久不息,几乎响遍梵高的一生。亲爱的提奥!——就是梵高和提奥。
找来尘封的《渴望生活》和《亲爱的提奥》,有一种热切的想重读的愿望。
朋友从巴黎传来西蒙娜·薇依旧居的照片,一面墙,以及上面的一行文字:西蒙娜·薇依—哲学家—1929-1940。在此居住。不禁生出愿望,也想去看看,看什么,其实只有一行字。但是想去身临其境,走她曾走过的街道,臆想着能够感觉她的气息,凝视她曾凝视的,在同一个角度,看见她看见的夕阳。心里有一种感激,感激她留下了痕迹,好让我们有一个与她相关的地方可以去,似乎与她有了物质的联系——就好比是肉体,不仅是通过她的言辞。对一个你崇敬的人,一个可能的知己,一个对你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建立一种言辞之外的关系,物质的-肉体的关系,是一向会有的愿望。
因为看见和走近以致抚摸梵高和提奥的墓碑,以及在墓前留影,我似乎与他们有了某种真实的联系。遥远的故事和遥远的死,仿佛变得属己、切身。
因为无法理解一个意志的消失,我们需要相信神的存在和灵魂的永生。而我们用活着的手在尘世间做的,便常常是墓,以为它象征着永恒。华丽的,雄伟的,简陋的,卑微的,复杂的,高贵的,乃至壮丽的群墓……——是活者的意志或死者的意志。
比起来,我想再没有比夏多布里昂的墓地的姿势更孤独、更傲慢或者更霸气的了。
退潮的时候,我和朋友们踩着湿润却坚硬的沙地,再走过一段长长的、崎岖的石板小道,爬上一个高坡,就站在了一座孤悬的小岛的最高处。这个小岛位于法国南部圣马洛城港外,叫格朗贝岛。高坡的另一面下方,朝着大海,大西洋,就能看见夏多布里昂的墓了。整个岛上几乎荒芜,只有他一个,他一个人的墓。石砌的围栏里,一块方石头,上面立着一个粗硕的十字架,没有墓志铭,没有名字和生卒,没有一个字。将来,过多少年,如果有了凹凸的痕迹,也只是浪的作为,风的作为。墓地紧邻大海,站在岛上看,那座墓的背景是一望无际的蓝色,真是孤独又壮丽。那天,风大的出奇,或许海边的风都是这样,我拢不住围巾,缕不齐头发,拍出来的照片真是动感十足,飘扬宽阔。海上却一丝浪也没有,海面静得就像地中海,像一块细腻的蓝色地毯。站在坡上朝下看,你的整个眼帘就只有这块墓地和大海,远处,圣马洛城就像一艘停泊在远处的大船……
这块墓地,是夏多布里昂 1828 年自己为自己选的:“这样,我会在我如此喜爱的大海边长眠。”——他多奢侈,竟能够为自己选墓地,竟能得到这样一块几乎独一无二的墓地。
当圣马洛城的居民们终于同意给予他这块墓地时说:啊!但愿这个墓地长期空置着!但另一种说法是,啊,但愿我夏多布里昂及时死去,好真正得到这样一块墓地!
夏多布里昂的命运是,在恳求得到这几尺墓地之后二十年,他如愿独自长眠在大海边。他说,他只要听海和风的声音。
等到涨潮的时候,海的声音才来。海开始了巨大的演奏行动。一拨一拨的浪轰轰隆隆地,朝那墓地的涌来又散去,越来越急,越来越密,像是赶来聚会,又匆匆离去。带着节拍,带着速度,混合着风,和风的声音。要是没有那几尺墓地的围栏,没有那个十字架,没有夏多布里昂的倾听,那声音就会没有方向。在无边无际的孤独中,这样的声音不是慰藉,是存在。
等到涨潮的时候,那小岛就成了真正的孤岛,被大西洋的水包围着,墓碑的围栏几近淹没,那个粗硕的十字架的底色就是蓝色,仿佛筑在大海上。这涨潮和退潮,就是死后的夏多布里昂的时钟和季节,复返与年轮,是死后沉默的永恒回声。
夏多布里昂在活着的时候就完成了《幕后回忆录》,然后他说:现在是离开这个舍我而去,而且我不留恋的世界的时候了。
为死做了如此奢侈、充分准备的人,是事先就拥有了死?是活者的意志延续到了死之后?是为了安静尊严地长眠还是为了不朽?
为了弥赛亚的来临,耶路撒冷的橄榄山上那执着的期盼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那一大片石棺白花花的占了整整一面山脊。没有一棵树、一叶绿植。裸露着,毫无衬照,毫无依托。就像死被公然着、宣告着,静止地等候在那里,固执地等,等了两千年。没有任何其他生命在这里生长。石头,依然还是石头,是坚硬的,是永恒的。石头,是那种青寒肃穆的白,刻雕的白,直接的白,或者与其说是沉痛的白不如说是日常的白,不朽的白。据说那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是犹太人最神圣的墓地。还有少许空地,还会有新来者加入,当然不是随便的信者,而是要竟至于成了圣的,并且还有昂贵的费用——这事实,让这块墓地回到了人间。
这凛然的群墓,它们是集合起来的期盼弥赛亚的意志,已经与每一个石棺的主人无关。
布拉格的旧犹太人墓园里,阳光通透,本来拥挤杂乱的墓碑因为明媚的光线而错落有致,显出细部的迥异,光影里的斑驳和倾斜则是沧桑和苦难的剪影,让你驻足许久,那么耐看,那么意味深长。因为时间和空间的久远,人们几乎不再去读墓碑上的文字,只看那立了久远的姿势,有些依然挺拔,有的已经坍塌、残缺,荒草有时高过了墓碑,这些墓碑早与具体的痛苦无关,与每一桩遗憾无关,感慨的都是大人生,表达的是虚无的形式。必须有太阳,墓地一定要配以充足的阳光,在生命的光线里,死,才能与生有关(相对于热烈的生,死才更凸显?)。
耶鲁大学“后院”的墓园里则春风瑟瑟,似乎已经没有高空的太阳,黄昏已近(因为我们到达的时候已是黄昏?),墓园静谧冷清,与青灰色的天空浑然一体,俨然肃穆的风景。墓碑下面的教授和孩子,都一样的惋惜和坦然。院子不算大,只有我们几个人,和那些大大小小简朴或刻意的清冷石碑在一起,显得我们身上也少了热血。院子有一个门房,像某个景点,是耶鲁历史的一部分。一两百年何其短暂——也就只有那么一小块园子。那园子再不会扩展,已经不是谁都可以躺在那里了,挤不进去更多的人,所以它不会只属于在里面的人。它属于耶鲁。它是风景,它是象征。
墓和墓园,是为了让我们看到永恒还是看到不朽的虚妄?
墓碑,因为石头永久不易毁朽的物质特性而显得墓的主人不朽?可无论怎样坚固的石头都有朽坏的那一天,对不朽来说,墓碑是太脆弱了。
基尔克果说,如果要在他的墓碑上刻墓志铭,他将刻上“这个个人”——这个坚决拒普遍性而远去的孤独个人。但这几个字,因为机缘不巧,并没有真的被刻上墓碑。但这预先的言辞,这比石头更长久的言辞,因为如此符合他的意志和行为,其实已经永恒地象征着他,是岁月和风雨毁不掉的墓志铭。因为对有死的人类来说,只有“一种东西将活着,那就是他们最独特的本质的标志,即一部著作、一个行为、一个稀有的光照、一个创造:它将活着……它是对一切时代的伟大事物的共属性的连续性的信仰,是对时代变迁和倏忽性的一种抗议”(尼采《历史对于生活的利于弊》)。——这才是“永活”的根由和可能。
比如爱。比如梵高给予绘画的炽热的激情,爱,无论怎样的贫困,怎样的屈辱,怎样的孤独,都不能毁掉,这不停地、热烈燃烧的爱,这无比诚实、倾其所有的爱,这饱含艰难困苦的爱,这爱所创造的,所延续的,才是梵高的不死和永活,是梵高这个名字真正的不朽之义。
比如苏格拉底。他既没有墓碑,也没有文字。他以一种最高的生活方式,即以沉思什么是最好的生活作为生活方式度过了一生,这种彻底的对哲学生活的践行(——“一个行为”),是最高的爱欲。正如在《会饮》里,苏格拉底转述第俄提玛关于爱欲的教诲时说的,那是第三种最高的不朽:“注视永恒之物,或许与永恒之物成为一,是哲学家达到永恒的方式之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是不朽的。
可以说,没有什么比注视永恒之物,与永恒之物合一而更加不朽。对永恒之物的爱欲,无论是以绘画还是以诗,是雕塑还是言辞,是最给人快乐的生活方式,是思想的快乐,这坦然的快乐,“比身体的快乐更加不固定,更加持久、更加自足”(布鲁姆《爱的阶梯》)。这既是我们偶尔相遇的经验,也是我们在无数不朽的先人身上看到的。而我们凡人,差不多都停留在第俄提玛教诲里所说的第一第二个阶段上:我们或者生育,生育肉体的世世代代,把自己身份的延续当做不朽的象征;或者做诗人、发明家、政治家、立法者和创始者,企图在荣誉与功业的恒久流传中追求不朽。但从第二个阶段到第三个阶段,并不断裂。确凿的是:诗、创制、法、城邦、教诲以及随之的荣耀是比个体生命长久的东西,是趋向不朽可能的东西,而那最高的不朽,虽不能达到,却并不与我们无关,那不仅是我们的方向,也是衡量不朽的标尺。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一个人的不朽,不是在死后,而是在生命中间,对“注视永恒之物,或许与永恒之物成为一”的践行越是纯粹,便越接近永恒——因为永恒事实上是达不到的。那么,不朽竟也可以成了动词。走出一个又一个洞穴,虽然究竟哪一个是最后,哪一次是真正走出了洞穴——那便是永恒之物,没有人知道。但推而演之,是不是那些追求永恒之物,以追求永恒之物为目的的文字和功业是人所能做的最可能接近不朽的事情?其中哪一样更易朽坏,只看其与永恒之物的关联程度。究竟有多长的死之后,只看曾经注视永恒之物的专注有多深。
那么死之后,墓究竟意味什么?何以拥有,何以舍弃?
其实,企图不朽是人的妄念,上帝如此设计的人之欲,是为了给我们不息的生命动力吗?那永恒之念,从人类的头脑中生出的那一天起,就引领我们。但它是为了引领,不是为了实现,因为只有神才是不死的,不朽的,只有神。
关于不朽,如果更强大的是言辞,那么最卑微的就是墓,这是凡人用来安慰自己的。人们需要墓和墓碑,就像需要一本可以怀抱的纸质书,不仅可以阅读,还可以摸着,可以辨识,可以亲吻……。一个没有亲人和爱人的人的死,该属
于莉迪亚·戴维斯说的那种——“……没有什么东西剩下来可以被称为死者”。
一桩悄无声息的死,没有痕迹和动静的死,就像没有过生。
真正发生过的,是爱。只有爱,最强烈的对死者的爱,是这个死的最大最远的涟漪的源泉。死的悲痛则是爱的“报应”。如果那爱,或者那悲痛无可依赖,就想依赖一个象征,形式就是最真实的象征。但是这样的形式的东西不是不好,是好起来太难。因为象征承受的东西太多了,近乎于完美。对这样的形式的追求之难,简直难到不如不做。
——确实,不做一定比任何一个做出来的都要完美。
事实上,你找不到一处完美的地方作为墓地,你做不出一座完美的墓碑!因为只有到一百年之后,那形式才能完美,那时完美才可能降临。或者更不如说,只有经过一百年的震颤和摧毁、淘汰与坚持,那形式才可能趋于完成。
所以完美的情形是,你爱墓的主人,这个人至少在一百年前已经死去,并且他有一座墓。此时,墓以及周围都已“趋于完成”。于是我们可以据此启动一次朝拜的旅行。这个人,因为我们在启程之前就已经爱了,因为他的墓已经成长了一百年,所以我们不会失望。我们只会因为亲眼观看过他的墓而觉得仿佛跟他终于见了面,有了更深的交情。他的墓总在那里,随时可以再去,去,就是以我们的身体行为,一再地重建和加深与他的关系,每一次去,都会有感觉,感觉到他的存在,他的一切又在回响,不仅成为其思想和品格的背景,也成为我们和他共同参与的存在。在同一个空间里,同一刻时间中,甚至同一片夕阳下——如果你恰巧是在黄昏的光线里与墓碑合影。每一次前往,也是塑造,是给墓碑补气添刚。
但我们终究要的,不是墓,是死的高贵,是一个意志的不朽。一个人死后有没有墓,与所有的事一样,全看机缘。一种意志何以延续?当活者集聚起死者的意志所承载的所有高贵品质,效仿他们,检省自己的时候,就会真切生动地感到延续在发生,在生长。这时候,是意志注入了肉身,是死的复活。——这样的经验,不是传说。
人死了之后,几乎无一不拥有的是死之后。
亲历的死,各种各样。死之后与死之前,彼此映照,息息相关。那最后的谢幕,至关高贵。
有一种死,是事先知道的。我的一个朋友,在听到医生宣判他可能只有三个月的寿命之后,第一个反应是感恩命运,他说他怕在没有准备的时候突然死去,措手不及,现在命运给他时间,让他把自己特别想要做还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情去赶紧做完,为此他很庆幸、感激。我听了之后暗暗钦佩。他是如此懂得人该怎样看待命运之手,他又是何等明白死之后无论如何也难以插手人间的事了,对这个如此明显的事实,其实没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因此该怎么做。
至于在死之前做什么,也各有各的道。
比如苏格拉底,苏格拉底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也是事先知道的,并且确切地知道,在哪一天哪一刻,在饮鸠之后,在傍晚,在天黑之前,在双脚沉重之时……——他说的是千古名言:“我去死,你们去生。我们所去的哪个更好,谁也不知道,除非是神。” 苏格拉底之死被追溯了两千多年,因为他在死之前和死之后都努力地作为着。有死之前(苏格拉底不仅仅是遇见了死,更是选择了死)的无尽专注,更有不息的死之后。他对死的钻研直到今天还在被我们延续着。这是在对死的思中活下来的死的不朽。
一个朋友跟我说:“如果明天你会死,你仍旧相信今天做的,是你想做的、应该做的,那么你就是一个活成功的人。”就是说,重要的是,即使到了最后,也要走到正道上去。这正道,正是不朽之路。
在死之后的种种景致里,这些鲜明的死之前闪耀在跨越界限的全景里,就像“一个稀有的光照”,追随着不朽。
死之前,你可以像夏多布里昂一样选一款不可多得的墓地,你也可以写这样的诗:
节日已经来临
请费心把我抬稳
……
请费心把这囚笼烧尽
……
我已跳出喧嚣
谣言、谜语和幻影
……
从那儿出发又从那儿回来
黎明、夜色都是我的魂灵
……
在那儿生长又在那儿凋零
萌芽、落叶都是我的痴情
……
我的生命
从那儿来又回那儿去
天上、地下都是我的飞翔(集史铁生诗句)
这诗,是事先写好的,待死亡降临,便出生;死之后,也像生命之手仍在挥舞,如魂灵在空中笑傲。死之后,竟也可以是自己亲眼目睹的。
于是想到,一个令人艳羡的死之后如此之难也如此之易,只需要一首诗。
二
死者的烟缸一直都在,为了别让它空着,就让它盛着七八根烟头,那样烟缸才像个烟缸。不断有新燃尽的烟头进来,烟缸才葆有热度。
出门旅行,不自禁地还是买烟缸,用铁轨上的旧枕木做的,显得日久沧桑,再敲上几颗铜锭,文艺腔就十足;而希腊圣托里尼岛上的蓝色烟缸,就是价格昂贵,也要买,地中海的蓝色是无法模仿的;烟缸,让抽烟的活动总是正当。
旧烟缸很大,一个长方形木头盒子里卧着银灰色的金属槽,木头上的咖啡色漆已经斑驳殆尽,但一点也不影响使用。半夜睡不着的时候坐在床上抽烟,总是用它,它重,它大,它稳,放在被子上没有危险。有时候觉得,不仅是烟,更是那烟缸,把焦躁压了下去。那烟缸不是玻璃或水晶,摔不碎的,也用不坏。在我们家,抽烟是正当,不是因为有烟缸,而是正当在先。白墙和白门,已经被熏黄,所以便不再担心。凡抽烟人来,总是惊喜,总是惬意。
人们想念死者,有时沉默得说不出话,甚至也无法抽烟——因为身体就像被凝固。等到能够起身,便去抽烟。死者的生息在烟雾里缭绕,烟头新鲜饱满,烟缸依然不懈怠。死者与生者,就像梦境与现实,因为弥漫而混淆,因为沉醉而穿越;却又借助抽烟的姿势而不失重,不空洞,不掉进虚空。沉默的抽烟人,也不仅是阴郁和冷峻,不仅是缓慢和专注,不仅是悲痛或沉思,还是深邃和慈祥,是宽容与生动,是高贵和优雅……
你抽烟,总是抽半截就要掐灭,有时用手,有时用小剪刀,减掉一点炭黑,再点燃,似乎当做第二根烟。你说你其实就想抽一口,可烟这么长,渐渐就找到了这样的办法。似乎也是一根烟做两根烟了。为什么只想抽一口?是不是其实抽的是形式,喜欢的就是找到烟,点上火,然后就有了抽烟的姿势?是喜欢点火的感觉吧?还是喜欢掐灭的感觉?或者就是要在手里把玩?抽到那烟味儿了吗?喜欢那烟味儿吗?我怎么从来没有想到过问你。
人一动脑子就想找烟抽;痛苦的时候也是抽烟,抽一整夜;要是好不容易地有周身通畅的感觉的时候,想到的标配,也是抽烟;透析之后,也总是想抽一口烟儿,那是歇息,是回家了。
男人说话的时候手里有一根烟,就可以随时停顿,随时沉默,很让人羡慕。要是自己手里也有一根烟,就也可以不说话。抽烟者沉默,理由充足。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场合,没有什么不适宜的场合,也没有什么感情不可以用它来表达。抽烟者是镇静的,抽烟既是拒绝也是接纳。因为它的形式没有任何既定的意味,所以意味无穷。
我喜欢的男人,都抽烟。我喜欢看男人抽烟的样子。在等待男人摸烟、找火、点烟的时间里,你领略到有条不紊的执着;在他吐出的烟雾里,你看见平安;在不声不响的沉默里,女人开始谦卑;在不易察觉的习惯中,你不再走开。《香烟》这本书里说:“那是一种特殊的气质和系统,或是一种暗示,一种能够被人深入理解和交流的信息。”“冻结时间的流逝,并在难以抵抗的迷人冷漠与消极之中,启动另一种穿透性的特殊时间。”“香烟所带给吸烟者生活的那种高贵、阴沉而美丽的愉悦。”这种浪漫的描述,很符合我心目中吸烟男人的形象。
羡慕男人可以自由沉默,我偶尔也小试一根。尤其喜欢那最后把烟头掐灭在烟缸里的一捻,那种力感多么节制多么优雅。我们一起独坐抽烟的时候很少,总是你先给我点。其实自己点烟,也很足够拍一帧定格的风度呢。现在我愈演愈烈了,竟然终于开始破戒自己买烟。我觉得女人要是活得长,就不仅要会抽烟,还得抽得像个样子。要是看见那个变成了老太婆的我,你一定忍俊不禁;哦,还抽着烟,你会说:真酷!
想象一下,你很老很老了,起不了床了,如果还甚至需要喂饭,你就差不多什么也做不了了。但是,只要胳膊抬得起,就还可以抽一支烟,假如抽一支烟的力气还有。
你满脸都是褶皱,褶皱已经改变了皮肤的颜色,手上的青筋像贫瘠的土地上爬满了青蛇;消瘦而暴突的眼睛很难再表达善意;要是有一副漂亮的假牙会比较好,没有的话,就表明再不能喊叫了——那种向世界表达力量的喊叫;也早已经没有力气举起手来向世界挥舞,或者朝卑鄙者扇耳光;剩下的只有接受,接受这个世界的一切,往里、往后,退下去……
然而,要是你会抽烟,你能够抽一支烟的话,就太好了。你抽烟,意味着你仍旧在享受生活;不仅人家看起来你还在享受生活,你就是真的正在享受生活。女人抽烟的形象总是叫人浮想联翩。往昔你不羁的剪影叠现闪回,你谈笑风生,像男人一样嘴里衔着烟,雷厉风行或沉着坚定,你优雅的烟姿和你的睿智不曾分离,在烟雾中杳然而上……你无所顾忌地抽烟,哪怕在病房,哪怕挨着死神,也不管谁坐在对面,更毫不理会苛刻的医嘱……
那颗烟,短却细长,轻却以雄性的烟叶密集,有起点,有方向,可以镇静地燃烧,也可以缥缈玩味,那最后烟缸里掐灭的一捻,像一个结论,一般应该停止说话,专注地去做。但是老了就不必,老了的重点在于上升。你老了,你尽可以轻世傲物,老成如此还飘举着烟。让烟雾袅袅,便有了一种气势,像一个宣告,一个朝向世界的力量,那不羁镇静、坦然,那自由又高傲又顽皮,高高在上。为了这个时刻,女人得学会抽烟。我真的希望,那个样子,会成为我死之前的样子。为此我得好好练习,那样姿势才会自然、熟练、轻盈、高贵。
不要说话,用最后的力气,慢慢抽一口烟,用最大的力气,把它捻灭在那个旧烟缸里。不,其实需要的不是最大的力气,而是最平衡的控制力,才能使那一截烟屁垂直地熄灭,宛如能主宰自己的死,宛如坚定优雅的死。
死之后,这将成为一个定格。
三
如果在死和活之间有一个分界,死者与活者,则是在死的两边,分别看到了死之后。
那些神秘的灵媒人告诉我,死者仍旧存在,偶尔会临在,有时死者似乎也是万能的,会插手人间,成就我们。如果死者发言,会怎样被听到?
——死者可能存在,却不会发言。但是既有所谓沉默之声,该听见的就必会听见,该呼应的也必会应和。
活者和死者,在死之后,其实都在作为。
譬如你,也譬如我。
你死了你就无法掌控局面——无论是对作品过分的赞美还是无意的歪曲,无论是对过往的敬意还是肆意,还有你承受不起的好意,你都一律以沉默回应。
假如你今日肉身在场,也依然对这一切都保持沉默,该是如何情形和意味?要做到坦然、顺从得无以伦比,只有死,却不是仅仅死就够了的。相反,高贵的沉默需要死的在场。因为不存在的东西,无法沉默。对活者,沉默的反面是声音;对死者,沉默的反面是不在。
你不会再有作品问世,这等于沉默。对世界,终于可以不再说什么,因为事实上早已无话可说。所有的话,都被古人说过了,现在也被你说过了,还将被所有死后沉默的人说过。
你不会再有作品问世,这等于沉默吗?给你编全集——没有死,就没有全集——这沉默的声大到不绝于耳,像生长的呐喊。
新的复杂和尖锐层出不穷,你却沉默了,你不再发言。我知道你从来反对以“立场”发言,反对不动脑筋的懒惰,于是我学习,我思考,于是就分明听到你的呢喃,你的分析,看到你又在开辟自己面前的荆棘之路,这路上,必有“披荆斩棘”的声响。
世界的响动从来没有停下来过,我却始终隐约听见你的沉默,以此为视角,为尺度。也一如你始终的疑惑和兴致,对人的理性无法解释和理解的世界隐匿的另一面,对超自然的力量,对死——它们的缄默和秘密的启示——保持注意。奥秘或许会在沉默的呼应中慢慢显露?
写到这里忽然感觉,如果改“你”为“他”,上面这一段就会是这样子:
当然他无法掌控局面——无论是对作品过分的赞美还是无意的歪曲,无论是对过往的敬意还是肆意,还有他承受不起的好意。假如他今日肉身在场,也依然对这一切都保持沉默,该是如何情形和意味?要做到坦然、顺从得无以伦比,只有死,却不是仅仅死就够了的。相反,高贵的沉默需要死的在场。因为不存在的东西,无法沉默。对活者,沉默的反面是声音;对死者,沉默的反面是不在。
他不会再有作品问世,这等于沉默吗?对世界,终于可以不再说什么,因为事实上早已无话可说。所有的话,都被古人说过了,现在也被他说过了,还将被所有死后沉默的人说过。
他不会再有作品问世,这等于沉默。给他编全集——没有死,就没有全集——这沉默的声大到不绝于耳。我在后记里说:“他已经去世五年,五年没有再往前走。今后还会有更长的时间止步不前……”——这是最大声的沉默,是要生长的呐喊。
新的复杂和尖锐层出不穷,他却沉默了,他不再发言。我知道他从来反对以“立场”发言,反对不动脑筋的懒惰,于是我学习,我思考,于是我就分明听到他的呢喃,他的分析,看到他又在开辟自己面前的荆棘之路,这路上,必有“披荆斩棘”的声响。
世界的响动从来没有停下来过,我却始终隐约听见他的沉默,以此为视角,为尺度。也一如他始终的疑惑和兴致,对人的理性无法解释和理解的世界隐匿的另一面,对超自然的力量,对死——它们的缄默和秘密的启示——保持注意。奥秘或许会在沉默的呼应中慢慢显露?
读起来毫无障碍,就是说,我已经有能力把“你”变成“他”?——你什么时候变成了他,你就死了。于是我想,也许对每一个亲爱的你,死之后的功课之一是转变关系,是让死者变成旁观者。
你的沉默在眼前,他的沉默却在一边。你的沉默是巨大的不可忽略的存在,他的沉默却可以扭过头去,装作朝前看的样子。不可忽略的,必有它的使命;听见沉默的,是沉默者的同盟。
那个你,现在是什么?
我?怎么说呢?真说不清。可能有两个层面。对你们来说是什么,以及对我来说是什么。关键的问题可能是,什么是“我”?我说不好我现在还是不是—— “我”。“我”这个东西,在人间才有吧?不是有了“你”才有“我”吗?“我”只有对“你”说话的时候,那些回忆和记忆才聚集起来;只有当你专注想“我”的时候,我才重新又组成对你来说的“我”。别的时候,我不知道我是什么,那个“我”已经“解散”了,漂散游荡在诺大的宇宙里,丝丝缕缕,无处不在,又不在任何一处。我没法针对哪一个,因为我没有坐标,我不是任何谁的“你”。
那些“巫婆”们传来的你的讯息,是真的吗?
绝不要忘记这是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还没有必然的通道,我们还只能靠机运、靠偶然惊鸿一瞥。不要企图“越界”。那些“巫婆”传来的话,因为是她们传的,必带着她们语言的习惯指向,带着她们的世界观,带着他们的诠释。真相要靠“你”自己“捕捉”,靠放松、靠等待,越执着,就可能越不确凿。有了感觉就要相信,越相信就越确凿。
还说过,不是要克制吗?
所谓天机不可泄露。无法究竟的事,执着就是愚蠢。
这边与那边,最大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立场。连时间都没有,没有方向,没有坐标,哪儿来的立场?站在哪儿呢?怎么知道站在哪儿呢?没有左右,没有上下,也没有前后。这儿只有力量,没有敌我,没有慰籍和不朽,也没有光荣和耻辱,说得再严重点,就是没有善恶。这里只有平衡——力量只用来平衡。
倾听,便会在死的沉默里听见;意愿,便能在活的专注中成就。
柏拉图说“……死亡不是别的,正是灵魂从肉体分离出去……我们若想得到某种纯粹的认知,必须脱离肉身,和灵魂一起审视事物……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渴望和喜爱的理性,也就是说在死后,活着的时候办不到”(柏拉图《斐多》).
我愿意相信柏拉图猜得不错。有使命的死者的工作之一就是偶尔回去朝那里看一眼——某种程度上重新化为肉身,“以便在这个世界上、在有死的人生里传播超自然之光的映射”(薇依《柏拉图对话中的神》)。我愿意相信我亲爱的死者是有使命的死者,那么,死之后,他一定忙得不行,得让他忙。
2014-2017,
2017.6.2 改
1.《关于恒久义齿通怎么注册,你需要知道这些陈希米:死之后|天涯·史铁生去世七周年纪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恒久义齿通怎么注册,你需要知道这些陈希米:死之后|天涯·史铁生去世七周年纪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157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