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刮痧疗法。
面瘫是以嘴巴和眼睛倾斜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任何年龄都能发病,但可以看到很多青壮年。
本病发病急速,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所有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闭眼、皱额、蹙眉,眼闭合不全,眼有露白,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嘴歪向健侧。耳后可有自发性疼痛及压痛,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外耳道疼痛或感觉迟钝及疱疹等。
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
面瘫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蹙额、皱眉、露齿等;口角歪斜,漱口漏水,进餐时食物常常停滞于病侧齿颊之间;病侧额纹、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部分患者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翳风、地仓、颊车、合谷、太冲、风池。
(2)定位 翳风: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地仓:位于人体的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太冲: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刮头部两侧翳风至风池,再刮颊车至地仓,然后刮手背合谷穴,最后重刮太冲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部翳风穴至风池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再刮拭下颌部,经颊车穴至地仓穴,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手背合谷穴,重刮,可用刮板角部刮拭。最后重刮足部太冲穴,可不出痧。
二、注意事项
(1)刮痧疗法须暴露皮肤,且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从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影响刮痧疗效,而且易引发新的疾病,故刮痧前要选择一个好的治疗场所,空气宜流通清新,并注意保暖,注意避风,夏季不可在有过堂风的地方刮痧。尽量少暴露皮肤。
(2)刮拭手法要用力均匀,以能忍受为度,出痧为止。
(3)婴幼儿及老年人,刮拭手法用力宜轻。
(4)不可一味追求出痧而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虚证、寒证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服用激素类药物不易出痧;肥胖者与肌肉丰满的人不易出痧;阴经较阳经不易出痧;室温低时不易出痧。
(5)刮拭过程中,要经常询问病人感受。遇到晕刮,如精神疲惫、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凉或血压下降、神志昏迷时应立即停止刮痧。告诉患者勿紧张,帮助其平卧,注意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如仍不缓解,可用刮板角部点按人中穴,力量宜轻,避免重力点按后局部水肿。对百会穴和涌泉穴施以泻刮法。患者病情好转.
牙痛的刮痧疗法
牙痛是口腔疾患中最常见的症状,牙齿及周围组织的疾病,牙邻近组织的牵涉痛及全身疾病均可引起牙痛。由于牙病引起的牙痛有以下几种:龋齿(蛀牙或虫牙)二般无自发性疼痛,多在遇冷、热、酸、甜刺激时才感到疼痛;急性牙髓炎(牙神经痛)的疼痛呈自发性,遇到冷热刺激时加重;急性牙周膜炎呈持续性的跳痛,牙齿不能咀嚼,病牙好像比其他牙长出一些,有浮起的感觉;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疼痛皇持续性,牙龈红肿,有时伴有喉痛或张口困难;牙釉重度磨损或牙颈部楔状缺损(常由刷牙不当引起)时,牙本质暴露,多在遇有冷热或机械性刺激时感到酸痛。本病分为实火与虚火2型。
一、实火牙痛
(一)症状
表现为牙痛甚剧,牙龈红肿,兼口臭口渴,便秘。
(二)治法
(1)选穴 颊车、下关、合谷、内庭、二间
(2)定位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下关: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间缝纹端。
二间:微握拳,食指桡侧缘,第二掌指关节前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点揉下关、颊车,再刮前臂合谷、二问,最后刮足背部内庭。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点揉下关、颊车穴,用力宜重。再刮手部合谷和二问穴,重刮,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内庭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二、虚火牙痛
(一)症状
表现为牙痛隐隐,时作时止,常在夜晚加重,呈慢性轻微疼痛,齿龈松动,咀嚼无力。
(二)治法
(1)选穴 太溪、合谷、颊车、下关、行间。
(2)定位 太溪: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下关: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行间:第一、第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3)刮拭顺序 先点揉头面部下关、颊车,再刮手部合谷,然后刮太溪、行间。
(4)刮拭方法 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点揉下关、颊车穴,用力宜重。再刮手部合谷穴,重刮,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太溪、行间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三、病例
某 男,40岁。突发牙痛,牙龈红肿,大便干燥,口渴喜饮,舌红、脉弦。颊车、下关、合谷、内庭、二间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每日1次。第一次治疗后,牙痛缓解,继续治疗l周后,牙痛症状消失。
斑秃的刮痧疗法
斑秃是一种以头部毛发突然发生局限性斑状秃落,局部皮肤正常的皮肤病。
本病以头皮突然出现圆形、椭圆形脱发为特征,边界清楚,脱发区为一个或多个,病区皮肤光滑而柔软。脱发区边缘的毛发比较牢固,不易拔出,说明病情已基本稳定,周围发根松动,用手抓一抓掉下几根,说明病情还会有所发展,秃块可逐渐增大,数目也逐渐增多。多数患者在发生斑秃前是没有预兆的,但也有部分患者在脱发前头皮局部有异常的感觉,如灼热、刺痛、压迫感、麻木感、蚁走感、瘙痒感。本病临床分为风盛血燥、气滞血瘀、气血亏虚3型。
一、风盛血燥
(一)症状
临床特点为局部脱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等,边界明显,局部皮肤平滑、柔软,伴头晕口干。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大杼、肺俞、膈俞、脾俞、肝俞、胆俞、肾俞、外关、血海、合谷。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俞: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大椎及背部大杼,然后刮背部从肺俞至肾俞,再刮前臂外关、合谷,最后刮下肢血海。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及背部大杼,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然后刮背部肺俞至肾俞穴,由上至下,一次到位,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上肢外侧外关穴、手部合谷和和下肢内侧血海,用刮板角部,重刮,各30次,出痧。
二、气滞血瘀
(一)症状
特点为毛发干枯少泽,情志抑郁或易怒,两胁胀痛,暖气则舒,舌紫黯有瘀点。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大杼、肺俞、脾俞、肝俞、胆俞、肾俞、行间、太冲、阳陵泉、三阴交。(见前图)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俞: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行间:第一、第二趾问,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太冲: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阳陵泉: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三阴交:在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大椎、背部大杼,再刮背部从肺俞至肾俞,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刮下肢外侧阳陵泉,最后刮太冲至行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及背部大杼,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然后刮背部肺俞至肾俞穴,由上至下,一次到位,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然后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外侧阳陵泉穴,用刮板角部重刮,各30次,出痧。最后刮足部太冲至行间穴,重刮,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三、气血亏虚
(一)症状
特点为毛发干枯,面色白光白,体倦乏力,舌质淡。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大杼、肺俞、脾俞、肝俞、肾俞、足三里、气海、关元。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大椎、背部大杼,然后刮背部俞穴,再刮腹部关元至气海,最后刮下肢足三里。
(4)刮拭方法 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及背部大杼,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然后刮背部肺俞至肾俞穴,由上至下,一次到位,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再刮拭腹部正中线关元至气海穴,由上至下,应一次到位,中问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可不出痧。
四、病案
某女,28岁。患者1年前左侧头部脱落一块头发,大如铜钱,半个月后,周围又脱落2块,大小如前。曾口服胱氨酸、维生素B、中药补肾养血祛风药未见疗效。视病灶表面光滑无发根痕迹,边界清楚,局部皮肤平滑、柔软,伴头晕,寐差,精神倦怠,烦躁易怒,口干、口渴,舌淡红,脉滑数。辨为风盛血燥之证,治宜祛风凉血。行刮痧治疗。治疗方法:(1)刮背部:持刮痧板与皮肤呈45°角斜向下,涂抹活血剂。①督脉:重点刮大椎、灵台、命门;②膀胱经:重点刮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肾俞。从上止下拉长刮20~30次。(2)辨征循经刮:风盛血燥证取大肠经、脾经、督脉,重点刮风池、合谷、血海、;气滞血瘀证取肝经、脾经、督脉、重点刮行间、太冲、血海、三阴交、隔俞:气血亏虚证取胃经、督脉、任脉,重点刮足三里、膈俞、肝俞、气海、关元,用平补平泻刮法。(3)局部刮:①全头刮:以头顶百会穴为界,将头顶部分为前后两部分,先刮前头部,从左至右刮拭,再从头顶部从左至右向后下方刮拭;将以上部位用刮板角重复刮拭,以加强效果,头维、风池、风府、百会、太阳穴须重点刮。②病灶部位刮:局部用力刮至头皮有热感,当刮拭部位出现疼痛时,说明此处经络瘀阻,须加强手法,促其经络通畅,则痛感消失。隔日1次,10次为l疗程。1个疗程后脱发区长出细小头发,3个疗程结束,头发如常。
痄腮的刮痧疗法
痄腮又称“蛤蟆瘟”,是由风温疫毒所引起,以发热、耳下腮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散发为主,亦可流行。发病年龄以5~9岁小儿为多。
痄腮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
本病以耳垂为中心出现弥漫性肿胀疼痛,甚则肿处拒按,咀嚼困难,伴寒热头痛。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曲池、翳风、颊车、角孙、列缺、合谷、外关。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翳风: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角孙:头颞部,将耳部前折时,耳尖正上方入发际处。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3)刮拭顺序 先点揉翳风、颊车,再刮角孙,然后刮颈部大椎穴,最后刮上肢曲池,外关、列缺、合谷。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用拇指点揉翳风、颊车,用力宜重。再刮头部角孙,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然后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最后刮上肢曲池、外关、列缺、合谷穴,由上至下,依次刮拭,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二、病例
某 男,15岁。患者前日突然浑身发热、畏寒、头痛、咽痛、恶心、呕吐,之后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伴有吞咽困难。取大椎、曲池、翳风、颊车、角孙、列缺、合谷、外关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每日1次。1周后痊愈。
扁桃体炎的刮痧疗法
扁桃体炎为咽喉部两侧的喉核红肿、疼痛,表面有白色或黄色的脓性分泌物的病症。
本病的主要症状有:①有反复发作的咽痛、易感冒或扁桃体周围脓肿的病史。平时症状多不明显,但常有急性发作病史。②常自诉咽干,发痒,异物感,刺激性咳嗽,口臭等轻微症状。如扁桃体过度肥大,可能出现呼吸、吞咽或言语共鸣障碍。③常有消化不良,头痛,乏力,低热等症状。④检查:扁桃体和舌腭弓呈弥漫性充血,隐窝口可见黄、白色于酪样点状物;这些点状物有时需用压舌板挤压舌腭弓才能自窝内排出。⑤扁桃体大小不定。儿童、青年多属增生者,扁桃体肥大;成人扁桃体多已缩小,但表面可见瘢痕,凹凸不平,与周围组织常有粘连。患者下颌角淋巴结常肿大。
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
本病初起为风热外袭所致,其临床表现特点为:咽部疼痛,逐渐加重,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加剧,伴发热重,恶塞轻,头痛口渴,咽喉疼痛剧烈,可放射至耳部或颈部,吞咽困难,有堵塞感,声音嘶哑,扁桃体肿胀明显,或有黄白色脓点,大便秘结,口干喜饮。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曲池、合谷、天突、翳风、太溪。
放痧:内庭、少商、鱼际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少商:在手拇指节距指甲角0.1寸(指寸)处。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翳风: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间缝纹端。
太溪: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重刮颈部大椎,耳后翳风,刮颈前天突,然后刮前臂曲池,刮手部合谷,放痧少商、鱼际,最后刮太溪,放痧内庭。
(4)刮拭方法 补泻兼施。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然后刮颈后翳风穴,用力宜轻容,出痧为度。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然后刮上肢外侧曲池穴和手部合谷穴,重刮,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少商、鱼际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人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最后重刮足部太溪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在内庭穴以同法操作放痧。
二、病例
某 女,26岁。发热、咽痛4天,吞咽困难、呼吸急促2天。取大椎、曲池、合谷、天突、翳风、太溪,并放痧内庭、少商、鱼际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每日1次。2天后患者痊愈。
咽喉肿痛的刮痧疗法
咽喉肿痛是口咽部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本病包括咽部黏膜炎症和淋巴组织炎症,如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
一、风热外袭
(一)症状
表现为咽喉红肿疼痛,有干燥灼热感,吞咽不利,伴恶寒发热。
(二)治法
(1)选穴 尺泽、合谷、廉泉、天突。
放痧:少商、商阳。
(2)定位 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处。
商阳:食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尺择: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廉泉: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天突:胸骨上窝中央。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天突、廉泉,再刮前臂尺泽,然后刮手部合谷,最后放痧少商、商阳。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然后刮拭廉泉穴,30次,不宜过重,稍出痧即可。重刮前臂尺泽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手部合谷穴,30次,可不出痧。少商、商阳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二、肺胃实热
(一)症状
表现为咽喉赤肿疼痛,痛连耳根和颌下,颌有硬结,压痛明显,伴高热、头痛、腹胀、便秘。
(二)治法
(1)选穴 内庭、天突、丰隆、支沟、天枢。
放痧:少商。
(2)定位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问缝纹端。
天突:胸骨上窝中央。
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二横指处。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天枢:脐中旁开2寸。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天突,然后刮腹部天枢,再刮前臂支沟,放痧少商,刮下肢丰隆,最后刮足部内庭。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龟点刮30次。然后刮腹部天枢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刮拭上肢外侧部支沟穴,由上向下刮,用力轻柔,刮30次,出痧为受。少商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岳.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然后刮下肢外侧丰隆穴,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内庭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三、病例
某女,30岁:因患急性咽喉痛,咽下疼痛难忍,甚则饮水也感疼痛,伴有发热恶寒.四肢酸痛,烦躁无汗,表情痛苦。取尺泽、合谷、廉泉、天突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每周2次。并予以少商、商阳放痧。1周后,发热恶寒、四肢酸痛、烦躁无汗、表情痛苦症状消除,但仍有吞咽困难。继续治疗1周,症状消除,患者痊愈。
1.《经络健康之面瘫、牙痛、咽喉肿痛、痄腮、斑秃刮痧疗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经络健康之面瘫、牙痛、咽喉肿痛、痄腮、斑秃刮痧疗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183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