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吸引着我们,感受着苦乐,就像昼夜循环一样,不知道尽头。(莎士比亚)。

禅修指引着我们,寻找生命的真谛,犹如指南针,于迷雾中指明方向。

成熟,是向内而求,求索生命的真正意义。越向内,方向越明确,活着越有底气。

禅修,便是向内求索,寻找自己的本来面目。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打坐,收摄散乱的心于一处,使大脑静定,心境祥和清净,气脉畅通。

于学佛修行之人,参禅打坐是最基本的修炼方式,最基本的动作便是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断除妄想,平静内心,觉察平时不能发现和思考的事物。

打坐前的准备

若心可以自然安定,安住于纯净的觉醒中,便无需任何形式,求得心之安定。

但很多人却无法在当下便进入那种境界,反倒心随境转,迷失混乱,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善巧方便,唤醒沉睡的心。

“禅定不是苦求,而是自然融入。”当你持续练习某一种方法之后,禅定就慢慢生起。禅定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当我们练习到完美无缺时自发产生的。

不过,为了让禅定发生,还是要创造宁静而祥和的环境。在我们的心能够得自在之前,首先要把心的环境安静下来。

平常,心就像蜡烛的火焰般,受到思想和情绪的强风所动,摇曳闪烁,经常改变。

只有当我们把蜡烛四周的空气安定下来之后,火焰才能烧得稳定;同理,只有当我们把思想和情绪的纷乱状态安定下来之后,我们才能瞥见心性和安住于心性。

另一方面,一旦我们在禅坐之中获得稳定,任何喧闹和骚扰将大为减少它的影响力。

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是假有,身外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认事物为真,抓牢不放,实为愚痴之事。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开悟。假如在座上想这样、想那样,妄念纷飞地乱想,那就完了。所以,一定要一切放下。

基本动作要领

结跏趺坐,所有的坐的姿势里面,只有结跏就是盘腿,双盘,最安稳、最不疲倦,你要坐如山,像山那么稳固、坚定与雄伟。不管狂风如何吹袭,不管乌云如何翻滚,山还是泰然自若。

像山一般地坐下来,让你的心升起、飞跃、翱翔。每尊佛打坐,化佛,也是这样结跏趺坐。化佛就是权佛,打坐就是真实功德,这个权巧,权实同归,如如不动。

这个姿势要特别注意的是保持背部挺直,挺如箭,稳若山。如此,气才可以轻易流过身上的脉,心也才能找到它真正的休息处所。什么都不要勉强。

脊椎的下半部有一个自然的曲线,必须保持轻松,但不要歪曲。头必须舒服地平衡在颈上。两肩和上半身带出姿势的力量和美感,它们维持着姿态的平衡,但不要用力。

双腿交叉表示生与死、善与恶、方便与智慧、阳与阴、轮回与涅槃的统一;这是不二的心境。你也可以选择坐在椅子上,两腿放松,但背脊一定要维持挺直。

结跏趺坐在《慧琳音义》里边讲到有两种:吉祥坐和降魔坐。凡以右腿压在左腿,再以左腿压右腿,这样叫做降魔坐。相反,就叫做吉祥坐。

在禅坐传统中,两眼必须睁开,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开始学打坐时,如果你容易受外来的干扰,可以把眼睛闭一会儿,静静地往内看,将帮助你专心。

一旦你觉得心安静了,就要逐渐打开眼睛,你会发现你的视线变得比较安详宁静。

现在请往下看,沿着鼻端以四十五度看着前面。这里有一个要领:每当你心乱时,最好降低视线;每当你昏昏欲睡时,就要把视线拉高。

一旦心静下来,内观也开始清明了,你就可以随意把视线拉高,眼睛仰望你前面的虚空。

不要特别凝视哪一样东西;相反的,轻轻往内看自己,让你的视线扩张,变得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扩散。你将发现视线变得比较广阔了,也变得比较安详、慈悲、平静和轻安。

睁开眼睛的理由

第一、比较不会昏沉。

第二、禅坐不是逃避世间的方法,也不是要脱离世间,遁入一种恍惚的意识状态;相反的,禅坐直接帮助我们真正了解自己,并且与生命和外在世界产生关系。

因此,禅坐时,你要把眼睛睁开,不要闭上。你不是把生命排拒在外,而是维持开放的心态,随意而安。你让你的一切感官(听、看、感觉)自然开放,不做掩饰,不追逐它们的知觉。

如何处理杂念

人们开始打坐时,常常说他们的思想很狂乱,变得比从前乱。其实这是一个好征象,绝不表示你的思想比从前乱,反而是因为你比从前安静,终于察觉了你的思想一向是多么杂乱,所以千万不要灰心或放弃。

不管有什么念头出现,你所要做的只是保持清醒,即使是在一片混乱中,也要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

古代的禅坐教授法中记载:开始禅坐时,念头总是一个接一个出现,从未停止过,好象是峻峭的高山瀑布。

渐渐地,禅坐功夫进步了,思想就像溪流穿过深而狭的峡谷,然后像一条大河缓缓地蜿蜒流向大海,最后,心变得像平静安详的海洋,只是偶然有涟漪或波浪出现。

有时候,人们会认为禅坐时,绝不可以有任何思想和情绪;当思想和情绪出现时,他们变得懊恼不已,认为自己失败了。

事实绝非如此,藏族有句谚语:“只要肉不要骨,只要茶不要茶叶,这是过分的要求。”只要你还有心,必然会有思想和情绪。

就好象大海有波浪,或太阳有光线一样,心的光芒就是它的思想和情绪。大海有波浪,却不被波浪所干扰。

波浪是大海的本性。波浪将生起,但它们会往哪里去?回到大海。波浪来自何方?大海。同理,思想和情绪是心性的光芒和表现,它们从心中生起,但消溶到哪里去?

回到心。不论心中涌现的是什么,千万不要把它看成特别的问题。如果你不强烈反应,如果你能够安忍,它还是会再回归它的本性。

如果你有这种了解,那么心中生起的思想只会加强你的修行。

如果你不了解它们的本质是心性的光芒,那么你的思想就会变成混乱的种子。因此请以旷达和慈悲的态度来对待你的思想和情绪,因为你的思想是你的家人,是你的心的家人。

在它们的面前,诚如敦珠仁波切经常说的:“要像一个年老的智者,看着小孩子玩耍。”

我们常常怀疑,对于负面的心态或某些扰人的情绪应该怎么处理才好。在禅定的旷达境界中,你可以完全没有偏见地看待你的思想和情绪。

当你的态度改变时,心的整个气氛就会改变,甚至连思想和情绪的性质都会改变。当你变得越可亲时,它们也会变得越可爱;如果你不觉得它们有什么问题,它们也不会找你麻烦。

因此,无论生起怎样的思想和情绪,就让它们生起和消退,像大海的波浪一般。不管你发现你在想些什么,就让那个思想生起和消退,不要加以限制。

不要紧抓它,喂养它,或纵容它;不要执著,不要让它具体化。不要随着思想跑,也不要迎请它们;要像大海看着自己的波浪,或像天空俯视飘过的云彩一般。

很快的,你会发现,思想就像风,来了又去。秘诀是不要去“想”思想,而是要让它们流过心,不在心中留下任何痕迹。

在凡夫心中,我们看到思想之流连续不断;但事实却非如此。你自己将会发现,每两个思想之间都有间隙。

当过去的思想过去了,而未来的思想尚未生起时,你将发现当中有间隙,本觉或“心性”就在其中显露出来。因此,禅修就是要让思想缓慢下来,让间隙越来越明显。

如何应对不适

禅修初学者腿疼是很正常的,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打坐的过程,就是调整、调柔身心的过程。腿疼,反映出的问题是身体没有调柔顺。

克服腿疼需要循序渐进。初学者坐禅宜柔缓而密集不辍,每次坐禅不要一下就达到半个小时,但最少要有十分钟。

第一周每次坚持十分钟,等树立了信心,找到了感觉,到了第二周的时候,再加五分钟,坐十五分钟。按此节奏逐步增加坐禅强度,日积月累,必会有所成就。

此外,提升盘腿功夫还需要在平时多加练习。这样的机会有很多,比如在家学习、看书、打电脑、看电视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练习盘腿。

常常有人参加禅修,总是希望获得异常的结果,比如:看到某种景象、发光或神通。当这些神异现象没有发生时,他们就觉得失望。

但禅修的真正奇迹是比这些现象还要平常而有用的,那是一种细微的转化,这种转化不只发生在你的心灵和情绪之中,还实际发生在你的身体上。

一切都可以用来成就禅修,一个微笑,地下道的一张脸,从水泥步道裂缝中开出的一朵小花,一块悬挂在商店橱窗的美丽布料,阳光映照窗台花盆的样子。

随时发现美或优雅的足迹。随时保持清醒,对“默然所发出的消息”献上每一个喜悦。

慢慢的,你将能够掌握你自己的喜悦,调酌你自己的欢乐,拥有各种方法,可以提升、鼓舞、照耀和启发你的每个呼吸和动作。

如何才是个伟大的修行人?一位活在当下,随时面对自己真我的人,一位发现并持续流露灵感泉源的人。

诚如当代英国作家路易士·汤姆逊所说的:“基督,最伟大的诗人,如此热切地生活在真理之中,他的每个姿势,当下就是清净的动作和圆满的符号,体现着超越的真理。”

我们在这里,就是要体现超越的真理。

图 | 网络 文 | 佛光山《佛教教规礼仪》

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1.《最靠谱的打坐方法,看了你就赚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最靠谱的打坐方法,看了你就赚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188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