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是夏天,正是酷暑熏蒸的时候。
在烈日灼的工地上,头上戴着安全帽、穿着旧工作服的中年壮汉带领几个兄弟来到老板面前点头说。“看,那个队想要300。我们只要200万。你给我们200。这件事有多脏,我们都能做!”" "
老板看到有人想在这种鬼天气下降工资做这种又脏又累的工作,自己真的赚了。所以毫不犹豫,同意把工作交给这个队的农民工。(莎士比亚)。
但如果这名老板知道这个小工头是何身份,有何过往经历的话,恐怕就不会昧着良心去压榨他的工钱了。
因为这个小工头的身份,正是河南省项城市官会镇昌福学校的校长。这炎炎夏日,谁又能把一个农民工和校长联想到一起呢。
在大家的印象中,学校再小再偏僻,校长要么是待在办公室,要么就是活跃在孩子之间的,又怎会跑到外头,顶着炎炎烈日去工地里给别人搬砖打工呢?
然而,马刚就是这么一个让大家出乎意料的人,但他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个“最美农民工”校长这么简单。
一、红极一时的少林武僧
马刚出生在1973年河南的一个农村家庭里,他自幼家境贫寒,为了减轻父母肩上的重担,马刚很早就离开了学校,在12岁时决定离乡闯荡。
后来恰逢《少林寺》大火,深受李连杰影响的马刚便不顾家人的反对跑去了少林寺,要当个武僧。
没想到,身上没有几两肉的马刚竟然还很有习武的天赋。
在少林寺待了十几年后,马刚学有所成,年仅二十出头就在全国少林武术节上接连拿到了棍术、剑术和拳术的项目冠军。
有了武打冠军的奖杯傍身之后,马刚就常被邀请去香港兼任武打教练和武打演员,因为出众的演技和刚劲有力的打戏,马刚很快就在香港电影界闯出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香港红极一时的他,时薪最高便有十万。
那时马刚还很年轻,按照他在香港电影界的名声和地位,只要他继续干下去,怎么也不会落到要化身农民工,去工地里抢活干的境遇。
那么,马刚后来为何离开了影视圈呢?原来,在他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家中突然传来一个坏消息。
他的母亲生了重病。
听到这个消息,马刚意识到自己离家已经太久了,也该回去照顾母亲一段时间,于是马刚暂停了手中的业务,马不停蹄地奔赴家中。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情况也日渐好转,然而就在他计划着过几日就要前往香港继续打拼时,忽然心生的一个念头让他下定决心要长久地留在这个贫瘠的小乡村。
他站在自家门前,放眼望去,入目皆是村庄的残破景象和稀疏的人烟。
身形佝偻的老人杵着拐杖坐在门口失神地望向道路的尽头,自己儿时的伙伴早已不见了踪影,唯有几个不认识的孩童聚在一起在玩闹,给这个村庄添了一丝生气。
经过了解,马刚了解到,这些孩子全是留守儿童。长大些的已经外出打工了,还小的就留在村里由爷爷奶奶照顾,等养大些,便会和之前那批哥哥姐姐们一样,离乡打工。
为什么他们不去上学?这个村子实在是太穷了,没有小学,也没有几个留守儿童的家庭交得起学费,就算勉强交得起,那些常年不回家一趟的父母也并不是很重视孩子的教育。
然而在这个时代,如果不读书,就很难在外头闯出一片天地,毕竟不是每个贫苦出身的孩子都能有自己这样的运气。
村中衰败的景象深深刺痛了马刚,而眼前这些没去上学,在土里玩闹的孩子又让他想起了自己的贫苦童年。
于是,在考虑到凭借自己这几年在香港挣到的积蓄是可以开办一个学校时,马刚决定留在乡里,让这些留守儿童都有书读。
二、创办官会镇昌福学校
2005年,马刚告别了影视圈,在河南省项城市官会镇成立了昌福学校。
成为校长的马刚最初并没有想到,维持一所小学会是一件那么艰难的事。
一开始,在马刚的劝说下,村民都愿意将孩子送进他的学校读书,但是接下来的几年却陆陆续续有家长把孩子从学校领走了,原因是家境贫寒,许多家庭开始无力支付下一年的学费,甚至有些家长还认为,孩子读了书,识字了就行了,没必要再浪费钱继续读。
面对这样的情况,马刚质问起自己,自己创办学校不就是为了让贫苦孩子在应该读书的年龄有书读吗?
于是他发出豪言壮语,说凡是贫困家庭,一律不收学费。
就这样,那些离开的孩子又渐渐回来了。然而刚解决了这个问题,下一个问题很快就来到马刚的跟前。
三、成为“农民工校长”
随着学校名气越来越大,附近的村庄都愿意把孩子送来他们这个学校,而这些孩子都是贫困家庭出身,马刚又不忍心收他们的学费,甚至还要自己出钱来维持食堂的支出,给学生买文具和课本之类,可以说成百上千个孩子的吃住问题都由他负责。
很快,马刚的积蓄见底,学校也要面临倒闭的风险了。
这时,马刚想到了出去打工。他没有去香港继续干起老本行,至于为什么不回赚钱多的影视行业,马刚回忆说自己当时性子执拗,既然已经金盆洗手了,那便一辈子不回去。
那时他觉得自己身强体健,又是武僧的底子,干点来钱快的力气活是没问题的,于是便趁着放假跑去工地里干活,为了多挣点钱,他还找了几个人和他一起干,自己充当工头去和被人抢活干。
白天有空的时候,他就带队去工地干活,晚上就换下脏兮兮的衣服回学校处理事务,就这么一干就是十几年。
工地上的艰苦没有击垮这位硬汉校长,但这十几年内,一件事情的发生却差点让马刚放弃了继续管理学校。
有一次,马刚在半夜被手机震动惊醒,拿起手机一看,竟然是母亲打来的,而且还接连打了十几次,马刚预感不祥,当从家人的电话中得知母亲去世时,他浑身冒了一阵冷汗,鞋子都顾不及穿上就跑回家中。
但是,他的母亲最后还是没能见他一面,看着躺在床上已经过世的生母,马刚这个受苦受累多年都没流过眼泪的男子汉最终还是哭成了个孩子。
对于母亲去世一事,马刚深感自责,心想如果不是自己去工地里打工,以至于太累睡得太沉,也不会接不到母亲的电话,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办了学校,也不会很少陪伴在母亲身边,让她抱憾而去。
在那段低沉的日子里,马刚的脑海中闪过了许多念头,其中最强烈的一个念头就是把学校交给别人,然后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抱着这样的念头,马刚来到了学校,可是当他看到学校的一草一木,和那些活泼的身影时,他又犹豫了,他想起自己创办学校的初衷,想着自己坚持了这么多年,还把这些孩子都视如己出了,现在又怎能放心把学校交给别人,不再去管这些孩子呢?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后,马刚终于重振精神,继续一边管理学校,一边去打工。
然而,尽管他极力隐瞒自己外出打工的真相,事情还是被他的学生发现了。
在此之前,马刚在从工地下班回校时都会提早换上干净的衣服,把脏衣服和工具都丢在车里藏着。
直到有一天,他把车停在学校里,几个调皮的孩子趁他不在去推开他的车门,于是那些脏衣服和工具全都在学生面前暴露无遗了。
这几个孩子当中,有一个叫吴丽的女孩看出了这些工具都是给建筑工地的工人用的,因为吴丽的父亲就是一名建筑工地的工人,所以她对这些工具都比较熟悉。
在发现了他的秘密后,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是五味杂陈,而那名叫吴丽的女孩更是因为这件事,而产生了辍学的念头。
吴丽的父亲在她还年幼时便外出打工了,很久都不回一次家,之后吴丽的母亲也离乡打工,但是却是一去不回。
马刚和所有的孩子都相处得很好,不仅他将孩子视如己出,孩子们也将他看作父亲。吴丽想要找到失踪多年的妈妈,在当时的吴丽看来,能帮她找妈妈的只有马刚一人,于是有一天,吴丽在马刚的面前跪下,求他帮着她的妈妈。
马刚知道吴丽自小就被母亲抛弃,多少年来一直都很渴望见到妈妈一面,于是她心想着,等有空了就带着孩子去找一找她的妈妈吧。
四、帮学生找回妈妈
那时想要找回父母的不止吴丽一个,马刚就把这些孩子都带上,一起去外地找回父母。
他首先选择了当地人离乡打工最常去的地方,他在那里找到了一些老乡,但是一连问了好几个人都没有人知道吴丽的妈妈去了哪,后来他决定去人流量大的广场,一边用打拳来吸引人,一边让孩子去发寻人启事。
十一月的河南,寒冷刺骨。
一个中年壮汉在顶风冒雪地打拳,而他身边的几个孩子则在瑟瑟发抖地发着传单。
很快,他们的事迹被传开了。
有一天,实在是冷得不行了,马刚便让孩子待在车里,自己出去继续发传单,而当他回来时,他却看到孩子手里抓着热包子,还有一些面额不一的纸币。
马刚问哪来的,孩子们说是别人扔进来的。
原来在马刚离开的时候,过往的人很可怜他们,便往车里投喂了热包子和钱。
马刚当时深受感动,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帮助孩子找到父母的决心。
最终,在他的努力和陌生人的帮助下,马刚带出去的孩子里,有四人找到了父母,可是最初那个跪下来求他帮忙的吴丽却没有找到妈妈。
吴丽虽然很伤心自己没能找到妈妈,但因为这一路见到了马刚的艰辛和不易,心疼马刚的小女孩便再也没有提找妈妈的事了。
回到学校后,吴丽很乖很听话,但是直到后来她才知道马刚去工地打工挣钱来供他们上学的事,于是吴丽对马刚就更加心怀愧疚了,她觉得是自己拖累了马刚,便因此产生了辍学的念头。
吴丽为能尽快出去挣钱,决定去上中专。
可她没想到,明明说好的免学费,后面却受到了校方的催促,要她赶紧交学杂费。
吴丽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可是学费太贵,她又不想拖累马刚,于是就瞒着马刚辍学离开,在外头靠着一份洗碗的工作维持生活,后来被马刚发现并带回,最终送去了幼师学校。
后来,马刚荣登“中国好人榜”,他的事迹也被终于更多人知晓。
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后,马刚没有忘记自己当初向吴丽立下的誓言。在2020年,吴丽就向记者表示,马校长已经为她联系上了寻人栏目,继续帮她寻找妈妈。
1.《【硬汉学校】“硬汉”校长马刚,放学后跑工地搬砖,边赚钱养学校边帮学生寻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硬汉学校】“硬汉”校长马刚,放学后跑工地搬砖,边赚钱养学校边帮学生寻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18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