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麻将的起源
麻将是我国古代一带的发明,据说是从当代“叶标”演变而来的。
叶子牌,是一种长条形的纸牌,因牌面只有树叶大小而得名。叶子牌有四种花色:文钱、百子、万贯和十万贯,明清时期称之为“马吊牌”,并逐渐演变成筒、索(条)、万三种花色,“筒”即圆形方孔铜钱;将百枚铜钱用绳索串在一起,叫“索”(又叫“条”);百索为“万”。牌的张数也由四十多张发展成一百多张。
麻将由马吊牌转变而来,后又加入将牌,故称马将(麻将),又叫麻雀牌。由于纸牌拿在手中不方便,且难以理顺,因此逐渐被硬质材料取代。清朝咸丰、同治时期改用竹片、骨料制作麻将,并制定详细的规则,麻将牌包括筒、索(条)、万、东南西北、中发白,共136张,成为与现代规格最为接近的麻将牌。至光绪、宣统年间,麻将由沿海向内陆地区推广,开始在全国普及。
02 成都麻将的兴起
成都人爱好打麻将的名声虽然很大,但成都并不是麻将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麻将最早传入成都,大约是在清朝末期,由来自江南和沿海地区的商人带入,后来逐渐被成都人熟悉和接受,并形成了打麻将的习俗。民国时期,成都麻将进入发展阶段,不仅政府公务人员、军官和贵夫人、太太热衷此道,民间普通士绅家族和其他社会阶层也普遍接受了这种娱乐形式。随后,麻将又进入军阀、官僚、帮会头领开设的各种赌场,赌博之风盛行。
麻将在成都的迅速普及与独特的生活氛围有关,据史料记载,成都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闲适、散漫的社会风气,成都市民给人的印象是慵懒、安于现状、不问国事,即便在国家陷于危难之时,依然贪图享乐。正是在国家动荡的背景下,麻将在底层社会中迅速漫延,平民阶层的市民、教师、商贩、士兵等各色人都开始打麻将,形成一种民俗意义上的社会活动。
这一时期的麻将以竹骨牌为主,制作麻将的作坊集中在染房街一带,据老工匠回忆,制作麻将的工艺非常繁,先将楠竹与牛骨切成麻将大小,然后在竹片与骨片上打一个木楔子,骨片凸出,竹片凹进,使二者紧密嵌合,再用黏合剂黏合。接下来经过打磨、雕刻、上色等多个步骤,一副麻将才算制作完成。
那时的打法与全国各地的打法是基本一致的,被成都人称为“老坎麻将”或“老麻将”,共有144张牌,包括条子36张、万子36张、筒子36张、三箭(中发白)共12张、风牌(东南西北)共16张、听用(春夏秋冬梅兰竹菊)共8张。行牌规则是可碰、可吃、可杠,计番类型有“断幺”、“将牌”、“清一色”、“混一色”、“青龙”、“混龙”、“大三元”、“小三元”、“四风会”、“门前清”、“一般高”、“姊妹花”等等,花样繁多。
03 近40年来的规则演变
建国以后,麻将在中华大地基本绝迹,文革结束后才“死灰复燃”。改革开放初期的麻将参与者,主要是文革前就会打麻将的中老年人,打牌的规则延续了传统“老坎麻将”的打法。据一些老前辈回忆,那会儿打麻将和唱歌跳舞一样,还属于“灰色”领域,只能以隐蔽状态存在。大白天是没人打麻将的,只有晚上偷偷在屋里打,而且把窗子关的严严实实,尽量不发出响动,以免被邻居发现后“举报”。
尽管生活在政治的高压之下,麻将还是逐渐普及,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牌具逐渐由竹骨麻将转变为塑料麻将,以及玻璃钢材质的“国花麻将”(又叫台湾麻将),经济又实用的密胺麻将。到九十年代末,“机器麻将”传入成都并逐渐普及,也就是现在流行的自动麻将机,俗称“机麻”。麻将的尺寸也越来越大,从只有指节大小的竹骨牌,逐渐升级为52mm的主流麻将。
现在成都流行的“血战到底”打法,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首先对麻将牌的花色进行简化,摒弃了风牌和听用,只留下条万筒、中发白,共120张。计番规则也随之变化,有人总结了一个口诀:“将平无字双断缺”。“将”就是二五八作将;“平”就是全为顺子,不能有碰或杠;“无字”就是没有中发白;“双断”又叫断幺,就是没有幺和九;“缺”是指筒条万三门牌里,要缺一门。这是计番的基本规则,每符合一项,就加一番,全部加完是六番,四番可以胡牌。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有个不太合理的规矩:一家点炮,另两家也要给钱,这种“连坐”式的惩罚在如今的麻友看来,多少有些不公平,它为出千创造了条件——两家可以联手相互点炮,从而让另两家输,这一缺陷导致不熟悉的人不敢一起打麻将。因此到了八十年代初,麻将规则逐渐变成:点炮的人给双份,另两家给单份,与现在的“大小雨”有点类似。
九十年代中期,成都麻将规则开始第二波改革。先是对麻将进一步“瘦身”,去掉中发白,只留下条万筒,共108张。第二是将“一人点炮,三家给钱”改为“谁点炮谁给钱,与其他两家无关”,即所谓“承包制”。第三是不能吃牌。计番规则称为“平、断、缺、将、卡心五”,“平”指胡牌时没有碰和杠,“断”即“断幺”,胡牌时不带有1和9,“缺”指缺一门,“将”指二五八做将,“卡心五”指胡卡五。满足五个条件中的一个即为一番,最高为五番。这种计番规则作为一种典型的成都麻将打法,流行了相当一段时间。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麻将规则进一步修正,规定必须“缺门”才能胡牌,否则视为“花猪”(当时的打法叫“不定张”,行牌过程中不需要确定缺哪门,只要胡牌时缺门就行,与现在的“定缺”打法不同);取消了“二五八”作将才能算番的规矩,降低了胡牌的难度,增加了娱乐性;增设“带幺”等番。至此,成都麻将的基本打法已经形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进入21世纪,成都麻将规则进一步完善,其中最重要的是“血战到底”的发明。传统“推倒胡”的一大弊端是,当你做大牌时,如果有一家点炮,牌局就要结束,自己苦心经营的成果也付诸东流,难免会觉得惋惜。“血战到底”的产生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一家人胡牌后,另三家接着打,这样一来,最先胡牌的往往不是最大的赢家,点炮的一方仍然有翻盘的机会。这项极具创造性的规则,最大限度地挖掘出麻将的魅力,使人们充分体验到“做牌”、“算牌”的乐趣。第二项改变是,由“不定张”改为“定张”,也叫“定缺”,即牌局开始时就要确定缺哪一门,摸到这门牌必须打,哪怕知道打出去要点炮,有人形象地称为“永向前”,这项规则的诞生使得麻将的技术性大大弱化,娱乐性加强,满足了广大市民的需要。“七分运气,三分技术”是人们对成都麻将的经验总结。第三是增加了“刮风下雨”,并逐渐流行“大小雨”的算法,即“一人点杠,三家给钱”,点杠的人给双份,另两家给单份。计番的规则也相应变化,只要缺门就能胡,胡牌的门槛大大降低。“血战到底”与“定缺”,是成都麻将的两大鲜明特色,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相信成都人对麻将的热情,会一直持续下去。
1.《关于麻将是怎么转的,你需要知道这些麻将人一定要了解的麻将起源与成都麻将演变史,长见识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麻将是怎么转的,你需要知道这些麻将人一定要了解的麻将起源与成都麻将演变史,长见识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221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