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京东金融明星产品“白条”又以大招与银行合作的联合电子账户“白条闪付”正式上线。
通过银行的电子账户实现了银联云闪付技术支持,用户只需要将“白条闪付”账户绑定在Apple Pay、华为Pay、小米Pay等支持NFC(非接触式通讯)技术的手机支付客户端上,就可以在全国1900万台银联闪付POS机上打“白条”了,这意味着全国将有800多万家商户可以使用“白条”买单。一开始,京东金融的“白条”是线上消费金融业务,根据用户在京东电商平台中的行为特征,通过大数据模型算法得出与之匹配的信用评估,以此作为“白条”额度授信的依据,为有线上消费需求的用户解决资金问题。在2014年2月推出后,逐渐吸引了一大批年轻消费者。这两年多里,白条逐渐稳妥有秩序地拓展业务,将业务范围扩展到京东商城体系之外,如租房、旅游、教育培训、装修等,但受制于商户资金结算的非标准化,“白条”依托于自身的账户体系提供着有限的线下消费金融服务。
如今,“白条闪付”的出现,等于让白条的线下场景拓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几乎是颠覆性的弯道超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个人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去年央行推出了账户分类管理制度,将个人银行账户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账户,监管政策的初衷是,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账户支持,这有利于银行对结算账户更细化的管理。因此,“白条”抓住了机遇,与银行合作。此次白条闪付的合作对象正是主要用于闪付的II类账户,用户可以在I类实名账户通过核验的基础上,在网上开设此II类账户。
对于用户而言,II类账户除了不可存取款外,其他功能几乎都可以实现,但用该账户进行支付的话,每日限额是1万元。如果没有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和渠道的依托,对银行而言,II类账户很难吸引用户,因此,与“白条”的合作正在化解获客瓶颈。“白条”目前已培养出一批忠诚用户,建立起了品牌知名度,“白条闪付”通过与银行账户合作,为白条用户提供了线下消费金融服务,同时,也给银行输送了自身的用户运营能力。不仅是“白条”本身在业务上的一次战略拓展,更是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的一次重大突破。
“白条闪付”开通并不复杂,优质的白条用户在京东金融app上进入白条频道,都能找到白条闪付的入口,7秒钟就能搞定申请。另外,用户每用一次“白条闪付”,都会产生一笔“白条”账单,可以选择最长24期分期,或者在30天免息期后通过“白条”还款渠道进行还款。
按照“白条”的业务思路,做消费金融服务重要的是对消费者和消费场景的理解,围绕消费者需求展开服务是立身之本,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何时需要。在大数据风控技术的支持下,“白条”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风险评估并对外提供服务,相比而言,传统金融机构这方面能力就相对较弱。银行发信用卡有自己的一套传统方式,更多时候以身份和职业作为主要考量标准,这使得很多需求得不到满足,一些信用记录良好但不具备银行规定条件的用户,享受不到消费金融带来的便利。
京东金融的“白条”对用户的信用评估方式与银行不同,更多的是依据其消费行为迹象作为参数,依靠机器学习能力进行用户识别,如此一来,风控成本低廉,业务流程耗时较短。有些在传统金融机构那里条件不足的用户,在京东金融这里可以获得授信,能使用到消费金融产品“白条”,使用体验与信用卡接近,但却省去了办一张卡的流程,还款和分期程序也与信用卡相似。这等于是在一个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环境中,为用户开辟了新的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可满足其更多需求。
“白条闪付”的推出只是第一步,这一步不管怎样,终归开启了传统金融与金融科技合作、融合的大幕。“白条”已做出开放姿态,表示愿意把自己的“白条”产品能力和用户开放给金融机构,帮助他们完善线上金融服务业务,并助其将线上与线下进行有效打通。而银行愿意和“白条”账户进行连接,本身也表明了传统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的支持态度。双方未来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花样翻新,其目的就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多好的服务和体验。
在金融科技时代,合作共赢才是主流取向。京东金融这样的金融科技公司,深知消费场景对于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并围绕这一认识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发;传统金融机构在做金融业务上更专业,拥有大多数金融用户,但在消费场景拓展还进退两难的请看下,两者将优势结合起来之后,就会产生1+1〉2的效果,这股力量将推动金融行业向前迈进,并打开新的金融服务格局。
1.《京东闪付后怎么还款?我来告诉你答案京东金融和银行一起玩耍推“白条闪付”究竟打的什么算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京东闪付后怎么还款?我来告诉你答案京东金融和银行一起玩耍推“白条闪付”究竟打的什么算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28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