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7日讯(记者 徐自立 马先震)“用父母的账号登录,反复充值数十次,退款审核取证难”……“熊孩子”大量“氪金”、家长退款维权不易的消费乱象今年以来层出不穷。据百家号“华华看湖北”报道,近日,大冶金山店镇的罗先生报警求助,在短短的几个月内,10岁的儿子竟然花费了一万多元充值游戏用来买游戏皮肤和游戏装备,游戏平台方拒绝退款,而这些钱都是罗先生父母的养老钱。
罗先生说,今年7月份的时候,他发现,母亲社保卡里的钱“不翼而飞”。“老人平常记不住卡的密码和卡号,就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没想到被儿子发现了之后,在游戏平台绑定了卡号。”罗先生通过查询账单发现,从7月开始,儿子偷偷用爷爷的手机下载了一个名叫“香肠派对”的游戏,并通过微信平台陆续为游戏充值了一万多元,用来买游戏皮肤和装备。后来,罗先生紧急联系游戏平台,通过出示相关的证明资料,平台退回了钱款。
令罗先生没想到的是,仅仅过去4个月,熊孩子又“作案”了。前几天,罗先生从外地回来看望孩子和老人,结果发现,母亲卡里的钱又都被儿子玩游戏充值耗光了。“这几个月,他(指儿子)表面上说是用手机学习、听网课,背地里拿着奶奶的手机玩游戏。”这次,罗先生再向游戏平台申请退款,但遭到对方拒绝,“游戏平台给出的说法是:针对同一个家庭,只能退款一次。”罗先生仍在与游戏平台进行沟通。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香肠派对”为厦门真有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游戏,真有趣是一家手机游戏研发服务商,目前已有多款成功的手机游戏上市,游戏类型包括射击类、策略类、养成类等各种类型的多款游戏,满足绝对大多数用户的游戏需求。
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法发〔2020〕17号)。其第一项关于合同案件的审理中的第9条显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按照上述规定,八周岁以上的孩子为游戏充值的,需要经家长的同意,追认,充值行为才有效的,所以孩子为游戏充值后,如果家长不追认的,游戏公司就需要退还充值的款项。如果是8周岁以下孩子为游戏充值的,需要由家长实施,孩子自己充值是无效的,游戏公司也要退款。
1.《需要密码怎么下载香肠派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需要密码怎么下载香肠派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34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