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视频介绍了一种生产伪病毒颗粒的方法,伪病毒颗粒是在与高致病性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尖峰蛋白融合的BSL-2环境中产生的。这些假病毒颗粒含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可用于定量确定病毒进入靶宿主细胞。
摘要:
根据该方法,将可广泛获得的HEK-293T细胞系用于转染程序,以产生具有鼠白血病病毒(MLV)核心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冠状病毒(CoV)尖峰融合蛋白假病毒颗粒。一旦这些假病毒颗粒形成并从生产细胞中释放出来,就会添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因为它们的表面只含有异源冠状病毒的尖峰蛋白,所以这些病毒颗粒类似于病毒进入其天然冠状病毒的对应物。因此,它们是用于研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天然病毒体的极好替代品。在成功进入并感染靶细胞后,荧光素酶报告分子被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并被表达。转导的细胞可以通过简单的荧光素酶分析容易地定量。这种方法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可以在生物安全二级(BSL-2)设施中实施,而不是像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和严重急性冠状病毒那样的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所需的BSL-3设施。另一个优点是它的多功能性,因为它可以应用于属于所有三种病毒融合蛋白的包膜蛋白,如流感血凝素(HA)和埃博拉病毒糖蛋白(GP)、塞姆利基森林病毒E1蛋白或水泡性口炎病毒G糖蛋白。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只能概括所研究的包膜蛋白介导的病毒入侵。为了研究其他病毒生命周期步骤,需要其他方法。
1.《假病毒 视频丨生产假病毒颗粒以研究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假病毒 视频丨生产假病毒颗粒以研究高致病性冠状病毒》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09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