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更适合形容我们生活的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个人都有一个“麦克风”,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虚假信息一直在包裹着我们。
最近,中国乳业遇到了一些风暴,引起了许多读者的注意。很多人都有疑问:
中国乳业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中国乳企还能否值得信赖?他们到底是如何生产牛奶的?……大家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带着这些疑问,我主动报名了伊利品酒游。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我近距离观察了伊利牛奶的整个生产过程。在这次内蒙古之行中,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了,对中国乳业的认识被颠覆了。
一个
我们对标准的误解和偏见
在中国乳业的所有争议中,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总数的标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先放一张图在这里,后面一张一张地说。
▲这张照片是我自己拍的
在国标中,原料奶的蛋白质标准是2.8g/100g,而欧盟标准接近3g。但事实上,除了欧盟以外的其他国家都不要求蛋白质,而我们的国家标准中对蛋白质的含量有明确的规定。
而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为了追求更好的品质,往往对原料奶有自己一套更高的要求。
这个现象是我在观察伊利的生产线时发现的。
数据显示,2010年伊犁生鲜食品平均乳蛋白为3.07g/100g。但从2010年开始,通过推广“七个100%”的措施,伊利的原料乳蛋白连续十年增长,2020年1-6月的平均值为3.28g/100g。
具体以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为例,伊利纯牛奶为3.2g,金典纯牛奶为3.6g,金典有机纯牛奶和金典涓山纯牛奶为3.8g..
▲这张照片是我自己拍的
为了对比,我查了几个在中国市场常见的国外品牌的纯牛奶,蛋白质含量最高不超过3.8g,大部分产品在3.3g到3.5g之间..
显然伊利的标准远高于欧盟。
除了蛋白质,另一个指标是菌落数。
就菌落数而言,中国的标准不到200万cfu/ml,而欧盟的标准不到10万,所以很多人觉得很气愤:为什么中国的标准和欧盟的差距这么大?然后指责是不负责任的低标准。
但其实对于这个标准有一个共同的误解。
其实日本国标不到400万,比中国多200万。欧盟10万的标准也是平均值,不会因为牛奶不达标而被拒绝。中国的200万标准是一个底线,是强制性的,也就是说只要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会被拒绝。
而且我在实地观察中发现,在实际执行标准上,中国乳制品企业的标准甚至高于欧盟。以伊利为例,实际执行的菌落数标准不到17,700 cfu,远高于欧洲标准。
而且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伊利还设立了食品安全“三线”,即在国家标准线的基础上,伊利将标准提高了50%,制定了企业标志线;在企业打分的基础上,标准提高了20%,建立了内控线。企业标识线比国家标识线更严,内控线比企业标识线更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自身食品安全的风险管控能力。
另外我提一下,很多读者问的是巴氏杀菌奶和常温奶的区别。其实从营养指标来说,常温奶和巴氏奶几乎没有区别。只要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满足储存要求,根据个人饮酒习惯选择是安全的。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们对自己的乳制品行业既不自信,也不了解,甚至有很多偏见和误解。
2
奶牛比人活得更舒服
你见过牛戴“智能手表”吗?
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画面,而是伊犁养牛基地的真实场景。这个“智能手表”是用来检测奶牛的步数的。如果步数突然增加,可能是发情;如果突然减少,可能会生病。
▲这张照片是我自己拍的
这是一个相当智能的系统。这里的牛不仅吃好喝好,还有社交时间!
参观乳品基地时,伊利牧场的一位负责人说:
“伊利牧场的奶牛们一天伙食费超过70元,为了避免奶牛挑食现象,还采用TMR全混日粮饲料搅拌车,将粗饲料、精饲料和多汁饲料搅拌均匀。除此之外,还为奶牛们配备了干燥、清洁、松软的卧床,确保奶牛每天静卧的舒适性,每头奶牛每天的产奶量高达35公斤。”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说奶牛每年还有两个月的带薪假期!不工作,不产奶,休息玩耍就好。
这头牛比我舒服。真可惜。
我还了解到,伊利牧场的管理方法被称为“七个100%”和“三个全面升级”:
七个100%是:100%大型牧场奶源基地;100%应用TMR全混合营养饮食技术;100%全株青贮和苜蓿使用;100%安装和使用精密进料系统;100%奶牛卧床休息,开展舒适项目;100%机械化挤奶;100%提供嵌入式服务。
在原料奶运输过程中,伊利采用GPS跟踪和灌溉视频监控,可以随时了解运奶车的位置和是否异常停车,从而保证原料奶运输的安全。
三个全面提升是指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全面提升牛的品质、饲草品质和育种技术。
这实现了奶源建设的升级,保证了原料奶的质量。
更有意思的是,在现场我还看到了两种自动挤奶方式,一种是直排,一种是圈排,都是全自动。奶牛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回去。
转盘挤奶车间,价值400多万的挤奶转盘上整齐的立着60多头奶牛。自动引导系统将奶牛引导到转盘上。当操作人员安装吸奶器时,奶牛开始享受快乐的挤奶时间(奶牛在挤奶期间不挤奶是非常痛苦的)。一整圈后,奶牛自动退出。
为了让奶牛感觉良好,会有音乐按摩等服务。
由于饲养条件的改善和营养的跟踪,一头奶牛的日产奶量达到32-40公斤,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挤奶,并对原料奶的理化指标进行动态监测。
说实话,在参观这个乳品基地之前,我一直以为牛奶是用手榨的。没想到已经全自动化了,整个过程基本没什么人,最大程度减少了人为污染。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乳业最大的努力不是生产技术和检测技术的进步,而是牛奶供应链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看到,伊利自己的牧场已经完全自动化和智能化了。
▲这张照片是我自己拍的
而且据牧场负责人介绍,伊利所有合作的原料奶供应商都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从奶牛的饲养、饲喂、挤奶到生产全过程,许多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真的感受到了科技给牛奶生产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
500万奶农脱贫致富
近年来,许多网民说牛奶越来越少牛奶味,他们认为这是乳制品企业偷工减料。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的误解。在之前的牛奶制作过程中,牛奶中的脂肪并没有完全分散,所以所谓的“奶味”其实就是这些脂肪的味道。如今,随着均质技术的提高,牛奶中的脂肪已经完全分散,牛奶中的脂肪也已经被分解成更小的部分。
所以,所谓“奶味淡”其实是技术进步,而不是质量问题。
而且在参观伊利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截止2019年,伊利在检测设备上共投入了7.4亿元。这笔钱用于升级质量管理体系,努力实现“世界最佳质量”和“零食品安全事件”。
更让我惊讶的是,伊利的R&D和销售网络已经遍布全球,覆盖亚洲、大洋洲、欧美、全球生产和全球销售。
▲伊利集团位于新西兰大洋洲乳品基地
说实话,我很自豪地看到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在喝中国制造的牛奶。
同时,伊利还通过嵌入式服务、SOP管理、智能管控等方式加强奶源建设。,帮助500万水产养殖从业人员脱贫致富优质水产养殖。截至2020年6月30日,伊利已向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6768家提供资金支持,累计融资金额560.38亿元。2014年至今,发放奶量超过1277亿元,合作牧场奶牛日产奶量增加近7公斤。
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上下游共同发展”,数百万奶农从中受益。单单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垄断”的谣言是不会自行打破的。不负责任的恶意诋毁最终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利益,这才是还原真相的意义。
如果一个行业能让大部分从业者产生价值,获得利润,那也不会差。
四
尾声
通过这几天对伊利的参观,我对牛奶生产的全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看到了很多场景,查阅了很多资料,并和一些有见识的朋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个常见的感觉是:
中国乳业进步很大,现在各方面都不比国外差,有些方面比国外高。
尤其是产业链上游,实现了巨大的质量升级,保证了奶源质量和中国牛奶质量。
智能产奶基地,优质的生产标准,领先的物流链,优质的奶牛和牧场,关爱奶牛文化,与百万奶农共同致富……每一个细节,都能感受到伊利和中国乳业的实力和努力。
归根结底,在市场化的时代,质量就是一切,消费者只会选择更好的牛奶品牌。
这不仅是对国产牛奶的鞭策,也是对我们的警醒。虽然国内乳制品行业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整个乳制品行业10多年来不断进步,质量不断提高,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每个行业都有可能遇到误解和偏见。这时候各种阴谋论就有机会了。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空前,吸引眼球、煽动情绪的文章太多,而愿意了解事实、寻求真相的人太少。
只要我们睁大眼睛,团结一致,谣言就不会自行破灭。只有行业发展好,环境好,才能喝更好的牛奶。
祝福中国乳业,加油!
1.《伊利牛奶问题 带着大家的疑问,我去了趟伊利做实地调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伊利牛奶问题 带着大家的疑问,我去了趟伊利做实地调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128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