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常明已经死了十年了。早在高中的时候,我就去过离家不远的兴教寺,见过老和尚。1987年在陕西省宗教事务局工作后,与老僧的接触逐渐增多。从此,一直到老和尚去世,虽然平时接触不多,但时间长了,也算是比较了解了。老和尚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功德,如建庙、护僧、爱国教书、传法惠生,而是老和尚的四大美德:节俭、迟钝、懒惰、和谐。如果涅槃四德的四个字在哲学上是深奥的,这让大多数人感到费解,人们可能会认为这四个字,反映了和尚的四德,是普通的,但仔细考虑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深刻含义,尤其是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社会生活千变万化的今天。
说它节俭,是人所共知的。一件衬衫可以补也可以补,到城里做生意可以挤三轮跳,每天的饮食也是少得可怜的一顿饭。1988年的一天,我和老和尚、于慧师傅一起去了北京,一路上直接见证了老和尚的节俭。虽然这种节俭也有生活贫困、出身贫寒的背景,但我不认为这只是物质匮乏导致的生活习惯。我更愿意理解为用佛教智慧对待贪婪之后的人性重塑,从物欲所失的人性中回归单纯、纯粹、朴素的本性,这是东方智慧的重要体现。老和尚作为陕西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德高望重,无人能及。就像京辉前辈说的,有钱的人应该感到羞耻。至于那些被京辉长老批评的人,不仅有钱,而且霸气,俗气,老和尚应该深深忏悔。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和未来方向来看,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资本和市场彻底颠覆了人类原有的生活体系。人类物质欲望极度膨胀,人性变得贪婪。从金钱的角度追求衣食住行等一切的享受,逐渐主导了人们的生活轨迹。获取生存手段变成了对自然的疯狂掠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复存在,环境被污染。严重的生态危机正在把地球推向灾难。如果我们不从底层重建人性,那么,我坚信,东方文明虽然自近代以来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贡献不大,但在未来人类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支撑的整体进步中,一定会发挥积极作用。昌明老僧的这种节俭,是佛教智慧的体现,将成为人类在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背景下,治愈贪婪之痛和生态危险的希望。
如果说节俭在老一辈法师中并不少见的话,常明老僧的迟钝是很有个性的,对我的影响更大。任何接触过老和尚的人,大概都知道老和尚走路说话慢,甚至他做的每一个手势都慢。第一次见到老和尚,你可能会觉得他很慢,或者说他很骄傲。那些脾气暴躁的人面对这样的缓慢可能会感到不舒服。如果你觉得他爱你,那就更不对了。其实老和尚的慢,既不是迟钝,也不是傲慢,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纯粹,由外而内缓慢的状态。它是一种在缓慢中呈现的稳定、闲适、庄重、大气。只有用智慧去对待物欲,达到超脱与自由,心平气和,生活简单,六点平安,一切都是自足的,何必着急呢?所谓心安,神必平安;上帝照顾它,自己行走。老和尚第二职业的安全,必须来自于职业的安全。只有心清净,人性节俭,人才能慢下来,言行才能慢下来,才能在慢的状态中观察生活的真相,体味生活的滋味,收获时间的美好。印象中只去过一次首都机场,因为老和尚没有身份证是上不了飞机的,为了及时过关,老和尚很少表现出一丝的敏捷。在这件事上,我也一直感到自责,因为对于一向慢热的老和尚来说,真的很难。我很欣赏老和尚的慢,总觉得对不起自己。我在红尘中无奈,整日忙碌,沉入繁华的世界。放眼世界,一切都在飞速运转,成为人类存在的第一个标志。享乐成了每个人的追求。学习需要快,致富需要秘诀,晋升需要捷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级领导都很忙,街上的人都很着急。为了速度快,他们甚至不惜在弯道超车作案。就连纪念老僧十周年的追悼会也临时砍掉了原来的议程,二十分钟内宣布功德圆满。可见,人类养成的这种“快”的坏习惯已经蔓延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总之,进入现代文明的人类,很难找到自古以来的悠闲休闲。我以为老子骑着青牛一路悠闲的西天美景已经看不到了。在这个千变万化、瞬息万变的社会,如何把我们从时代车轮的肆意碾压中解放出来,从快节奏的疲劳中缓过来,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老和尚的迟钝,不仅给这个忙碌的社会敲响了警钟,也给那些愿意观察和思考的人上了一课。这种方法,说到底就是佛教的智慧。人有贪婪和无知,我有禁欲和智慧,我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心,我的生活才会悠闲。当然,外在的缓慢不是绝对的,内在的缓慢是人性的回归。当人类的生活在一种放松和休闲的状态下运行时,休闲就成为了一种生活的尊严,休闲一定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快乐。
说到老和尚的书呆子,也是一种特殊的天气。1987年的一天,我在大兴寺参加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会,讨论法门寺佛教仪式的相关事宜。老和尚在会上保持沉默。最后省宗教局局长张军点名询问老僧意见,然后缓缓转过头说:“大家都讲得不错,我同意。”。凡是接触过老和尚的人都知道,老和尚平时不善言辞,总是沉默寡言,沉默寡言,不动声色。如果有人提问,不一定能得到老僧的口头回应。即使他求教佛法,也不会滔滔不绝。沉默片刻后,他总是缓慢而平静地讲几句。有时他甚至无言以对,沉默不语,或者用眼神或动作回应,他的意思远非言语所能表达。当人们开始写作时,他们像珍惜金子一样珍惜墨水。他只是说话,像金子一样珍惜话语。禅宗讲的是非立言,他却把非立言发展成了非立言,沉默成了老僧的突出人格。有些门外汉,看到老和尚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以为是没文化,却不知道对于修行人来说,功夫不是理论和说教,更不是字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夸夸其谈,有很多概念,有很多漂亮的文字,可能会让天空一飞冲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总是喋喋不休,似乎了解这个世界,真相只掌握在他手中。尤其是当代的中国,或许是自古以来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时代,已经向所有人爆发了。重要的演讲层出不穷,理论和理论不断更新,概念层出不穷,说法不断变化。我迫不及待地要喊进大家的耳朵里,让那些美好的、英雄的理论进入人们的头脑,语言变成游戏,理论变成笑话,甚至成为张教授所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腐败。空字、假话、套话、官话满天飞,各有各的套路。对个人来说,话多了就是烦,话多了就是亏。另外,话多也会消耗精力。在佛教实践中,“戒言”常被用来控制人心的紊乱,改造人性的纯洁。修行者往往在止言状态下有着震撼的人生经历。所以我理解老和尚的幼稚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精神境界,更是佛教对众生的启示。当然,我也想把它理解为对当代中国盛行的空谬误的回应。今天佛教界在缅怀老僧的时候,如果也匆匆用普通话抛出一堆空洞的话,估计老僧在天上有灵的时候也会笑话的。
除此之外,老僧的“和”主要是指老僧的亲和、随和、温柔的气质。老僧待人接物,从来不畏高低,永远珍惜缘分,友善不计较。只要人的需求和想法不触及基本原则,他总是违背他们的意愿,乐于看到他们实现。老和尚用他的慈悲和智慧为自己迎来了和平,顺应一切,超越一切。无论在任何领域与什么样的人相处,老和尚都能和睦相处。这种和谐,即使在佛教界也是非常难得的福气。想想这个世界,从古至今,矛盾无处不在,冲突随时存在。厉害观察,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欺骗;适度的观察,又有不同的想法,互相较劲,一直是人类的崇高向往。当今人类社会,虽然没有两次世界大战那样激烈的暴力冲突,但在全球化时代,国家、民族、党派、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矛盾和竞争。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对内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呼吁构建和谐世界,都意识到了冲突的普遍存在和严重危害。老和尚给我们树立了“和”的典范。在这个模式中,既有顺应一切的动力,也有坚持原则的底线。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使佛教的“和”显示出慈悲智慧之光,这样的“和”才能真正落实到生活中,在心中得到证明。它不仅成为了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也成为了一种安身立命的资本,一种应对纷扰的力量。总之,老僧的“和”是一种值得我们效仿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充满了佛教的智慧和慈悲,是处理各种矛盾冲突、重组生活秩序、提高生活质量的良药,值得珍惜和推广。
老和尚虽然走了十年,却勤俭持家,慢行慢行,留在人间,可谓“和尚四德,法身常清”。今天,我们纪念他的老人,我们可以举行一个仪式来跨越法律,我们应该建造一座塔来崇拜他。但在我看来,最好的记忆方式就是回忆老人的功德,总结他的教诲,提炼他的性格,尤其是那些既不与他共享,也不利于社会的,从而为佛教的智慧拯救这个时代的问题提供借鉴。如果是这样的话,老和尚的智慧生命就永远在天地之间。
声音和光
我们尊重版权,转载文章会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果您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或包含非法内容,请立即联系边肖,我们将立即删除它。也欢迎读者投稿或推荐稿件。联系电子邮件:451368679@qq.com。
1.《有明老和尚 和尚四德 智炬常明——纪念常明老和尚圆寂十周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有明老和尚 和尚四德 智炬常明——纪念常明老和尚圆寂十周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207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