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俊说:期末,你是不是很担心文科的知识,尤其是高一没有分到文科的学生?今天石俊总结了高一上学期历史现代史主观题的知识,记得~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和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群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现代中国社会两对重大矛盾交织在一起,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重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的结合下逐渐形成的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是封建的。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中国逐渐变成半封建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仅逐渐操纵了中国的金融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渐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封建势力日益衰落,与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虽然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已经被摧毁,但作为封建剥削制度基础的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仍然在广大地区存在,这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出现,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缓慢,力量薄弱,大部分或多或少与外资——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有关。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竞争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导致大量破产,过着饥寒交迫、没有政权的生活。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点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和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深入而逐步形成的。
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针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没有改变,不仅封建压迫继续存在,而且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他们为目标。
(一)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对外资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
(二)反对封建主义,彻底改革土地制度,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
3.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开始以全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
第二,我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历史已经结束,广大长期受压迫受欺凌的中国人民第一次在政治上翻身,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第三,军阀混战、战乱频仍、土匪横行的历史已经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势趋于稳定。各族人民开始安居乐业。人们可以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时候到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它可以利用国家权力团结和动员民族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造福于各族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中国历史由此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4.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是不同的,又是密切相关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经济和技术的进步,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繁荣创造先决条件,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标和必然要求。
5.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型社会?
答: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五个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半社会主义合作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占很大比例。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势和主导地位,以及当时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国际条件,社会主义因素将继续增长,并取得最终胜利。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及时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③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逐渐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过渡社会。
6.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以及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探索西方救国救民真理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的努力,洋务运动的努力,改良派的努力,革命派的努力,一个个都失败了。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辩论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成长和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现实需要。
(4)外部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民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十月革命在俄罗斯的推广:十月革命为处于彷徨苦闷状态的中国人展示了一个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即走俄罗斯道路,建设社会主义。
7.如何理解洋务运动的性质及其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在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进行的自救式改革运动,具有进步性和保守性。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是封建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试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和道德的情况下,通过吸收西方现代生产技术来维持和巩固中国的封建统治,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依赖外国。西方列强根据各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加紧对中国侵略的控制。他们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则处处倚重外国,试图达到自己争取财富的目的。
第三,洋务企业管理腐朽。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是封建的,内部充满了营私舞弊、贪污腐败、铺张浪费等腐败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责任。
8.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7年。
民主革命全国胜利后,中国有两个基本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国内矛盾;在国外,是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中国已经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头三年,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开展了恢复国民经济和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工作。同时,他们也适时地开始了一些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工作。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创造性地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农业、优势产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
1955年夏天以后,社会主义改造要求的紧迫性太大,工作量太大,变化太快,形式太简单统一,长期以来留下了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里,成功地实现了如此复杂、艰难、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业、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的主要矛盾一直是人民对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与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现状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现代化所依赖的很大一部分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国民经济和文化建设中的大多数骨干力量及其工作经验也是在这一时期培养和积累的。”这是党和国家这一时期工作的主要方面。然而,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在指导原则上犯了重大错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大跃进”和1958年后轻率发动的人民公社运动,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后果。中国共产党纠正了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中的“左”倾错误,但并不彻底,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仍有发展,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3)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文化大革命”是领导人错误发动、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它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左”倾错误作斗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国民经济虽然遭受巨大损失,但还是取得了进步。粮食生产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在国家动乱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仍然勇敢地捍卫了祖国的安全。涉外工作也开创了新局面。当然,这一切绝不是“文化大革命”的结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4)自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把党和革命从危机中拯救出来,把国家带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拨乱反正的开始,改革开放的酝酿开始。但是,由于当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政策(即“坚决拥护毛主席的一切决定,坚定不移地执行毛主席的一切指示”),党和国家的工作就这样徘徊着。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行改革开放,制定并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五)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成功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我们积累了新的治国理政、治军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自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9.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路的?
(一)开展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斗争
一九二七年八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除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抵抗国民党的方针。
八七会议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就这样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中心,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依靠党和人民的集体斗争,体现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毛泽东是杰出的代表之一。
(3)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指明了革命向农村进攻的方向,而且在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该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道:“中国的红色政权能为社会存在吗?”《井冈山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中国革命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和军事发展的暴动是一个特点;科学地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无疑是推动国民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神圣化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的错误倾向进行坚决斗争的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标志着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5)随着革命心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的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已经成为积累和训练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结束-
声明:高中历史(gzls11)是从网络上综合整理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转载请联系我们!
1.《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干货丨期末备考中国近代史纲要主观题集锦(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干货丨期末备考中国近代史纲要主观题集锦(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23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