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注:硫酸氢铵作为传统肥料,至今仍深受农民喜爱。
碳酸氢铵作为一种传统肥料,仍然受到农民的喜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碳酸氢铵的作用,碳酸氢铵有什么作用,如何使用碳酸氢铵以及注意事项。
一、碳酸氢铵的作用
1.快速高效
与尿素相比,尿素施入土壤后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只有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进行一系列转化后才能被作物吸收,施肥效果较晚。碳酸氢铵施入土壤后立即被土壤胶体吸收,可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当天即可生效。
2.双肥效碳酸氢铵施入土壤后形成氨和二氧化碳,氨被作物根系利用;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肥料被农作物直接吸收。
3、驱虫、杀菌、应用碳酸氢铵,可快速杀灭或驱除土壤中的害虫,并可毒杀有害细菌。
4.与其他肥效相同的氮肥相比,高性价比的碳酸氢铵更经济实用,被作物吸收后无残留,不会对土壤造成任何危害。
二、碳酸氢铵的使用
1.用作氮肥,适用于各种土壤,能同时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铵态氮和二氧化碳,但含氮量低,易结块;
2.用作分析试剂,也用于合成铵盐和脱脂织物;
3.用作化肥;
4.它能促进作物生长和光合作用,促进幼苗和长叶,可用作追肥,也可作为基肥直接施用,可用作食品发酵剂和膨胀剂;
5.作为化学膨松剂,我国规定可用于各种需要添加膨松剂的食品,并根据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6.可作为高档食品的开胃菜。与碳酸氢钠结合,可用作面包、饼干、煎饼等膨松剂的原料,也可用作粉状果汁发泡的原料。还用于青菜、竹笋的热烫,以及药品、试剂;
7.碱;膨松剂;缓冲;充气剂。可用作面包、饼干、煎饼等膨松剂的原料。发酵粉也是以本品为主要成分,配以酸性物质。也用作发泡粉汁的原料,青菜、竹笋焯水时用0.1% ~ 0.3%;
8.用作农产品的追肥。
9.碳酸氢铵具有速效、价廉、经济、不板结土壤的优点,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既可作基肥又可作追肥,深受农民欢迎。年消耗量约占氮肥总产量的1/4,是我国除尿素外使用最广泛的氮肥产品之一。
三、碳酸氢铵的使用注意事项
1.避免在作物叶片上喷洒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具有腐蚀性,容易灼伤叶片,影响光合作用,因此不能作为肥料喷洒在作物叶片上。
2.避免土壤干燥。即使土壤覆盖很深,肥料也不能及时溶解吸收,供作物吸收利用。只有当土壤有一定的湿度时,才能通过施用碳酸氢铵使肥料及时溶解,减少挥发损失。
3.避免高温下碳酸氢铵的挥发与空气温度密切相关。气温越高,挥发性越大。因此,碳酸氢铵不应在高温的烈日下使用。
4.避免将碳酸氢铵与碱性肥料混合。如果与草木灰和强碱性石灰混合,或者同时施用,会导致更多的挥发和肥效损失,所以只需施用碳酸氢铵即可。
5.避免将碳酸氢铵与菌肥混合,会散发出一定浓度的氨气。如果接触到菌肥,会导致菌肥中的活菌死亡,失去菌肥的增产效果。
6.避免与过磷酸钙混合,然后用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过夜。虽然效果比单次涂抹要好,但混合后不宜长时间放置,更不要过夜。由于过磷酸钙吸湿性高,会使混合肥料成浆或结块,不能使用。
7.避免了混有尿素的作物根部不能直接吸收尿素,只能在土壤中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被作物吸收利用;碳酸氢铵施入土壤后,土壤溶液在短时间内会呈酸性,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因此碳酸氢铵不能与尿素混合。
8.避免将碳酸氢铵与杀虫剂混合。碳酸氢铵和农药都是化学物质,极易因水分而发生水解反应。很多农药都是碱性的,混在一起容易产生化学反应,降低肥效和药效。
9.避免使用带有种肥的碳酸氢铵,有很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分解产生的氨气与种子接触后,会使种子冒烟,甚至灼伤胚胎,影响发芽和出苗。根据试验,每亩用12.5公斤碳酸氢盐作小麦种肥,出苗率不到40%;比如在水稻苗床上铺碳酸氢铵,然后播种,烂芽率可以达到5O%以上。
10.避免使用表土。根据测定,当气温为29~2时,施入表土的碳酸氢铵在12小时内损失8.9%的氮,而施入深度为10厘米的碳酸氢铵在12小时内损失不到1%的氮。在稻田中,表面施碳酸氢铵每公斤氮可增加水稻产量10.6公斤,深层施碳酸氢铵可增加水稻产量17.5公斤。所以用碳酸氢铵作基肥,需在旱地开沟或筑巢7~10 cm,边洒水边覆土;水田要边耕边犁,耕完立即耙平,肥料才能入泥,提高利用率。
【声明】从其他平台或媒体转载的文章,本平台会注明出处和作者,但本平台对所载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平台将根据版权所有者的意见更正来源和作者或删除文章,不承担任何其他责任
1.《农用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作用是什么?关于它你应该注意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农用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作用是什么?关于它你应该注意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255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