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王朗是怎样一个人?王朗有什么故事?
前段时间,《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骂死王朗这段挺火的,特别诸葛亮那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一时之间成为了网络流行语。那么历史上的王朗是否如演义这般如此不堪呢?
其实,作为曹魏三朝重臣,王朗的形象虽称不上高大全,也是十分光彩照人的。
相比演义中被骂得无言以对,历史上的王朗口才极佳。他本名王严,字景兴。一次,曹操请他赴宴,在席上嘲讽他说:“不能效君昔在会稽折粳米饭也。”原来,王朗曾任会稽太守,孙策攻会稽,王朗战败,被迫投降了孙策。王朗仰头叹息道:“宜适难值!”曹操问:“云何?”王朗回答:“如朗昔者,未可折而折;如明公今日,可折而不折也。”
王朗为人也相当仗义,《三国志》记载,王朗年少时与沛国名士刘阳交友。刘阳曾担任莒令,三十岁就去世了,所以后世知道他的人很少。当初,刘阳知道汉室渐衰、曹操有雄才,害怕曹操对汉室不利,于是打算除掉曹操但并没有成功。曹操执掌大权后,就下令搜捕刘阳的儿子(刘阳已死)。其子惶恐而窘迫,无处可逃。刘阳的亲旧虽多,但没有人敢收留他。唯有王朗毅然收留他数年,之后王朗又数次开解曹操。过了很久曹操才赦免刘阳的儿子,刘阳子嗣因此得以保全。
但《世说新语》却记载王朗的一个故事: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不肯。王朗说:“幸尚宽,何为不可?”后来强盗追来,王朗就想舍弃那个人。华歆说:“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于是“携拯如初”。当世之人以此来判定华歆、王朗之优劣。此事不一定是真的,权且一看。
曹丕即位后,封王朗为三公之一的司空。曹丕曾评价王朗:“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曹丕下诏让公卿举荐独行君子。王朗推荐荐光禄大夫杨彪,并且称病,要让位给杨彪。曹丕于是为杨彪设置吏卒,位次三公,不许王朗逊位。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进封王朗为兰陵侯,升任司徒(王朗确实担任过曹魏司徒一职)。
王朗“高才博雅”,“性严整慷慨”,有威仪,恭俭节约,“自婚姻中表礼贽无所受”。他常讥世俗有好施之名,而不恤穷贱,所以他“用财以周急为先”。
王朗和其子王肃都是经学大家,他的《周易传》被设为官学。后世称其思想为“王学”。
公元228年(魏太和二年)王朗去世,谥成侯。他的孙女王元姬(王肃之女),是晋文帝司马昭之妻、晋武帝司马炎之母。
陈寿在《三国志》里称赞道:“王朗文博富赡,诚皆一时之俊伟也。”《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如此污蔑王朗似乎太不厚道了。
1.《三国志:王朗是怎样一个人王朗有什么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国志:王朗是怎样一个人王朗有什么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28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