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如何关爱烈士子女
朱德与毛泽东
性格刚烈的彭,与下属私交甚少,但与陈烈士之子陈、烈士之女黄、左权之女左台北等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是彭家的客人,彭和他们有什么交情?
关心陈
陈,湖南湘阴人,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后上井冈山,先后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连长、营长。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曾任长沙会战敌司令。他率领一支300人的敢死队渡过浏阳河,带着先头部队进入长沙,与时任红三军团团长的彭并肩作战。8月7日,他在报道军团转移的时候,英勇牺牲,年仅25岁。他的儿子在他牺牲后的第二年3月出生。陈的遗孀封他为陈,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一九三九年秋,给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写了一封挂号信,请求到延安工作。彭回信欢迎他,并给他寄去了200元的路费大洋。1940年春,和他的小儿子陈匆匆忙忙地去了延安。然而,在去火车站的路上,母子俩都被间谍逮捕了。出狱后,母子俩在长沙顽强坚持,直到民族解放。抗战时期,武汉各界同情八路军,送给八路军总部,800元大洋。彭没有带钱,就把钱一分为二,分别给了陈和黄。
一九四九年八月,长沙和平解放,写信给彭,不久就收到彭的兰州来信,说:“你和都收到了八月二十六日的信,你们母子辛苦生活了十几年,一直向往革命。这种精神令人钦佩。关于你目前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问题,我已经发电报给湖南省委黄克诚同志,请你照顾他们,如果你有困难,可以亲自和他们谈。”
1951年,彭带着他们母子来到北京。在北京市电信局工作,陈的学费由彭负担。1955年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陈留在当老师。
1956年,为整理陈的革命事迹,致信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元帅。4月30日,彭收到信后,对警卫人员荆希真说:“我现在要去同志家。”还没等荆希真通知保卫处,就举起了手,大步走了出去。
当天晚上,彭来到家和握手。彭看到陈的遗像挂在墙上,在它面前站了几分钟。接着,他向讲述了陈牺牲。当李志强听说她丈夫被枪杀时,她放声大哭。彭没有再进一步。他说,他8岁那年,父母双亡,两个弟弟被国民党杀害。他只是没有哭,而是想要报复,这让所有人都笑了。临行前,彭多次对说:只要你不哭,同志他可以讲十遍,一百遍。
1958年,彭在阅读递交的陈烈士的54封亲笔信时,深切感受到陈在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进步思想和献身精神,于是指示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的黄克诚将这54封信印成册,命名为《陈烈士书信集》,并愉快地题词:“为人民而生,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死,光荣而死,义安同志永垂不朽”。
多年来,彭一直关心的家庭生活。在节日期间,他要求警卫送一些珍贵的礼物,而在他百忙之中,他见到了和陈的母亲和儿子。
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赠送给彭·一台三用电视机,可用作电视机、电唱机和收音机。唱机的唱针是红宝石,结实耐用。当时央视刚刚建成开播,北京没几个人有电视机。彭把这台电视机送给了,因为他已经有一台电视机了。他说:“无数战友流血牺牲在战场上,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靠老婆照顾养,不容易!”1984年11月,陈将这台三用电视机捐赠给彭纪念馆。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迁到北京西郊,到成都参加三线建设,担任副司令员,直至1965年底。在此期间,他很少接待客人,但、陈和他们的儿子总是他家的客人。
彭于1974年11月29日逝世。和陈带着家人在他去世很久的301医院门前的路上徘徊,最终找到了离他遗体停放地最近的一个地方。想到彭伯伯对父亲同志们的深厚感情,对家庭的无微不至的关怀,陈的心就膨胀起来了。他久久不能平静。
“半个女儿”黄
抗日战争时期,的遗孀接过彭寄来的钱,对女儿说:“新年好!彭伯伯的钱来之不易。你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彭伯伯对你的厚望!”1940年,黄没有让关心他的彭伯伯失望。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庐山初中;1942年,黄从赤石一中毕业,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湘乡一中。
1949年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正在北京开会的彭担心退守衡阳和的白崇禧部将会杀害我们党干部的家属。他决心找到刘玉英和黄穗的新母女,好好保护她们。会上,彭找到了我在中央警卫队工作的侄子彭启超,请他随四野战军南下,到湖南去找、黄。彭老板对他说:“这不仅是为了我个人和的关系,也反映了党的关心。十多年前,毛泽东派人去寻找他们的母亲和女儿。”他奉命一找到他们母女就护送她们去北京。
湖南省委书记金明找到黄公略的妻子和女儿后,派黄公略的侄子黄祖禹护送刘玉英母女回京。
黄入京后,彭代表国家承担起抚养烈士遗孤的责任。
彭在和她的女儿刚到北京时,抽空见了她们。他对黄说:“小同志,你到了北京,就是在你自己家里。告诉你叔叔你需要什么。”从此,“小同志”成了彭对黄的别称。
黄刚到北京的时候,他的衬衫不够,很难换。她毫不隐瞒地把困难告诉了彭。彭立即叫卫兵找出他穿过的两件白衬衫,对黄说:“拿去换了再穿!”后来,黄给彭换了件旧衬衫,穿在身上,感觉格外温暖。
1950年,即将赴朝指挥作战的彭·在北京饭店与母女重逢。刘玉英得知彭总的情况后,提出:“让隋欣做你的女儿。”彭微笑着说:“你只有一个女儿。哪里能舍得带走人的爱?让她做我的半个女儿!”然后,和蔼地看着黄说:“你是革命的后代。现在党和人民送你上学,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
黄于1952年考入平原农学院,但她不想离开首都北京,所以她去找彭总,请他帮忙联系北京的学校。就在那天,朱德司令也在。两位长辈一起为她做思想工作。朱德说:“革命的后代必须服从组织的分配,但不能闹事!”彭接着说:“如果你想去北京,假期来玩吧。我是你在这里的家。”彭总也拿出40块钱和一块手表给了她,说:“国家现在还有困难。不要打扰组织。我给你钱,你别找中央组织部要钱。”黄穗的新思想产生了,他愉快地服从了组织和分配。1955年,由于部门调整,黄回到北京,在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农业机械系学习。
1956年1月,刘玉英死于脑病。黄以为自己从小就没见过父亲,现在又失去了母亲,所以一见到彭就大哭起来。彭命令他的侄女到中南海小住一段时间。彭对说:“你父亲早死了,现在你母亲也走了。我就像你在这里的家。以后随时都可以来。有困难来找我。”黄扑在彭叔叔的怀里,哽咽着说:“我知道你是我在这里的家,你和阿姨是我的父母……”
1957年春,黄到东北牡丹江垦局实习。因为体质虚弱,彭不能放心,于是她向农垦部长打招呼说:“的女儿是黄。现在她去了北大荒。那个站点是你管的,你要管!”
大学毕业后,黄被分配到郑州农业机械化学院任教。她想起彭对的教诲,就热情地去工作了。走之前,她又和彭伯伯告别了。他的老人很高兴,鼓励她努力工作,创造新的生活。他还给了她一个手提箱和一本列宁的画册。
庐山会议后,黄听说彭伯伯有问题,她从来不相信他叔叔会反对毛主席。国庆假期,她从郑州回到北京,想去看望和父亲一样亲的彭伯伯。但是警卫不让她进去。她急于跳进河里。彭伯伯去哪里了?问谁什么都不知道。带着诸多疑惑,黄恍惚回到了郑州。
1960年,黄调任北京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社任编辑。她一回到北京,就找到了溥安秀,他们痛哭起来。溥安秀带她去了吴花园。
彭见到黄时非常高兴,虽然他内心的痛苦无法形容。彭领着她参观了他种的菜地和果树,并向她询问了她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当黄离开吴园时,彭对他说:“下次把你儿子带来!我想看看孩子张忠。”
在黄暂时经济困难的三年里,经常去看望彭伯伯,回来的时候,他拎了一袋水果和蔬菜,是伯伯送给她的。1963年初,黄生下第二个孩子,女儿叫。彭闻讯,令侍卫荆希真送黄到园坐月子。他每天早上给孩子们热牛奶,并帮助黄把孩子们带大。看到叔叔抱着萧在屋里踱来踱去,不禁失声痛哭。
一九六五年初冬,彭打电话给黄,告诉他要去四川工作。黄兴高采烈,她和丈夫领着儿子,抱着女儿在花园玩了一天。临走时,彭把一家送到村东的小石桥上。走了很远以后,黄回头一看,只见彭还独自站在月夜下的石桥上。此后,黄再也没有见过彭。
1978年12月24日,彭的亲戚黄到北京参加彭的追悼会。黄站在彭伯伯的画像前,放声大哭。透过一阵凄鸣的音乐,仿佛彭伯伯的教诲在她耳边一遍又一遍的被听到。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激励她诚实自律,勇往直前。
另一个女儿,左台北
左太北,著名抗日军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的女儿。1940年5月27日,她出生在陕西省武乡县转壁村八路军总部,就在彭·和他的父亲左权策划和组织百团大战之前。因为左权去外地打工,最先得知消息去左台北的不是他父亲左权,而是彭、溥。左台北是左权和刘志兰的独生女,出生在太行山区的武乡。彭封刘伯承之子,并建议将左权之女命名为左太白。
三个月后,左台北被派往延安。1943年彭回到延安,再次见到左台北时,左权已于1942年5月去世。左太北的母亲刘志兰在陕北公学工作。因为住得近,左台北经常被安置在,因为除了彭和左权的特殊关系外,和溥也是老朋友,是北师大附中的同学。
左太北小时候特别固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时候,如果不允许她做,她会哭着在地上打滚,但她说服不了她。彭和他的妻子忍不住了,于是他们出去听了以后房间里的寂静。他们进屋一看,左台北倒在地上睡着了,彭又把她抱起来。这可能出乎人们的意料。意志坚强的彭将军对孩子很有耐心。
左太北与彭重逢已有十年。1953年春节前,在华北军区荣镇小学读书的左台北和他的母亲被汽车带进中南海,在那里遇到了刚从朝鲜战场归来的彭。
当日,彭在湖南会馆读书时,在永福会馆宴请了他的老师,而是左权的堂弟。饭桌上,彭介绍了左台北,说这是你叔叔,因为左台北和他妈妈都没回过湖南老家,对他们爸爸的亲戚也不太了解。
由于这种特殊的关系,1957年,当左台北的母亲选择到内蒙古包头钢铁公司工作时,左台北被带到彭的家里。
1957年夏天,是左台北上高一年级的时候了。她上的中学是北师大附中,现在是北京实验中学。位于北京西城二龙路,中南海附近,骑车10分钟。就这样,和溥同意,离开时,左台北不在学校住,而在彭家住。
那年夏天,17岁的高中女生左太北住在中南海永福堂彭的家里,和彭的侄女。直到1959年10月,彭去挂皇冠,隐居在甲屯。左太北在贾鹏住了两年多。
在左台北的印象中,彭是一个重感情、爱家庭、尊重妻子、喜欢孩子、非常善良的老人。他和他生活在一起没有任何隔阂和距离,就像生活在亲生父母身边一样。
1958年,左台北在学校餐厅吃饭。当左台北吃完饭回到家时,彭和他的妻子有时刚开始吃饭,有时还没吃饭。就这样,左台北经常在他们吃饭的时候和他们聊天,大家聊今天的故事,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给左台北印象最深的是彭夫妇吃了两个素菜和一个荤菜。中间总有一碗汤,一人一小碗饭。饭菜很简单。老两口吃完,彭对说:“太北了。吃剩下的。他会拿一个碗,把剩菜端到面前。”。其实左台北在学校刚吃完饭。那时候,她才十八岁九岁。那是长大的时候,她一点减肥的感觉都没有。她每天回来打呼噜“扫”剩下的食物。彭最喜欢看左台北吃饭,看她吃饭她也很开心。有时候,他批评她不吃早餐,挑食。
1960年夏天,左太北考上哈尔滨军事工业大学,兴冲冲地来到吴佳花园,告诉彭伯伯。彭祝贺她考上大学。左台北拿出日记,向彭伯伯题词。彭想了想,用笔工整地写道:“送给台北吧,希望你永远年轻。”1962年1月,哈尔滨陆军寒假期间,左台北赴京,住在西郊花园,陪伴彭。随着节日的临近,彭给了她多年积蓄的烈士子女抚养费。左台北心情沉重地回到哈尔滨大学。彭当时被严密监视着,她在吴家花园的一举一动都被记录在哨兵的站岗日志里。左太北回到哈尔滨大学后,学校政委代表党委找她谈话,叫她和彭断绝关系,划清界限。那天晚上,左太北叹了口气,翻来覆去,想着彭伯伯身边那些快乐的时光。她心里说:叔叔,你能理解你女儿的心情吗?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好,你是我的第二个爸爸,我永远爱你!
1.《黄岁新 彭德怀关爱烈士子女:不是父亲,胜似父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黄岁新 彭德怀关爱烈士子女:不是父亲,胜似父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355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