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个名字永远藏在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母亲节前夕,我们采访了三位非常特别的母亲,她们强大的力量令人惊叹。这种力量从何而来?我们试图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新华日报全媒体社会新闻部
“妈妈,母亲节快乐!”母亲节的早晨,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在微信上看到了儿子张从美国带来的祝福。
去年从南京外国语学校毕业后,张去了耶鲁大学读本科。隔着太平洋,母子交流主要是通过微信,短信,或者视频聊一会儿。
杨璐说,当他想念儿子时,他经常拿出儿子的日记来读。看到路口的记者有点惊讶,吕洋笑道:虽然是日记,但她儿子毫无保留地给她看了。她不仅看了,还评论了。原来,母子俩经常在日记里“说话”。
封面上的图案好像不够。日记的主人张添加了一些幼稚的中英文和小图案。吕洋打开日记本,给路口的记者看扉页。哈,张还写过三句话:“封面滑稽!内容不好玩吗?评论很感人!”
这个年轻人原本把日记当成珍宝锁了起来。一天晚上睡觉后,他把它放在桌子上。吕洋忍不住捡起来看了看,然后写了几个类似“得寸进尺”的评论。第二天,儿子没提日记,晚上就留在桌子上了。杨璐继续“偷看”和评论。就这样,母子俩心照不宣地开始在日记里“聊”起来。
儿子什么都说了,比如青春期的烦恼,学习的压力,我妈及时指出并解决了。2011年9月12日,初中生张在日记中总结道,这本书已经从日记升级为他与母亲交流的书。“是写作能力的锻炼,更多的是记忆。”。
他还写道:“妈妈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我前进的方向;母亲就像一个手电筒,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我的母亲就像一台排雷机器,为我扫清前进的道路。请多多指教。”我妈先是幽默地回应,“看了你的日记,我的压力突然加大了。”然后她继续对日记中提到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十字路口告诉记者,她和儿子的交流就像朋友一样友好,但她和丈夫张却花了很多心思培养儿子成为规划师。夫妻俩最深的体会是,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他们注重培养不同的能力:在婴儿期,他们注重智力发展,培养艺术和体育方面的爱好;小学注重培养记忆力和管理时间的能力;初中重点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领导力;高中注重培养学习科目的积极性和精神。
钢琴、古琴、吉他、张都得到了一定的水准。他是围棋业余五段,也学过乒乓球和篮球。他在数学和物理竞赛中获得国际奖项。
在收到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张给父母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对母亲说:“没有母亲的陪伴和奉献,绝对没有我今天的成就。”
因为父亲长期上夜班,大多数晚上,张都是由母亲陪着。晚饭后,他喜欢玩乐器,和妈妈一起唱歌,然后学习。他和他妈妈都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歌,听着听着都喜欢。杨璐在会场给记者看手机上的歌单:“成都和十点半的地铁都是我儿子推荐的。我呆在手机里,经常听。”
远离父母,留学,刚成年的孩子如何思念亲人和家乡?张双一在路口告诉记者:“听中文歌的时候,我想起妈妈听我弹吉他和古琴。”不久前,他告诉父母,他想买一把古琴,父母立即同意了。
吕洋说,以前母子俩都没有刻意过什么节日,但都是在他身边。儿子出国后,她在今年3月8日妇女节给她发了微信红包。母亲节早上,儿子的祝福映入我的眼帘,真的很温暖。是的,母亲节,一个感恩的游子怎么能忘记母亲呢?
规划:宋金平
正文:刘薛
1.《耶鲁男 母亲节③|母子在日记本上“对话”,耶鲁男孩感恩妈妈的陪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耶鲁男 母亲节③|母子在日记本上“对话”,耶鲁男孩感恩妈妈的陪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375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