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上午,笔者来到濮集镇冯家沟村的一个窗帘生产加工点,参观“微厂”在疫情防控压力下的生产情况。加工点门口整齐地摆放着“一图四账”。疫情防控战斗图、员工信息登记账号、杀人账号等。都有。提交人在接受体温测试和信息检查后被允许进入“车间”。
农家院改造的小“作坊”宽敞明亮,八个缝纫工人忙碌着,成品整齐地堆放在缝纫机旁边。“别看我们小点,我们也为国家出口赚取外汇。这些是澳大利亚订单。这种风格的窗帘更符合外国人的审美。”忙的刘姐姐对作者说:“月收入四千多,地里干活不耽误。回家给老人做饭是刻不容缓的。”
“我们在这个加工点共有11名工人,他们都来自自己的村庄。他们按件计酬,工作时间灵活。”加工点负责人李告诉我们:“给我下订单的服装厂会定期给我们送原材料,同时会把成品带走。我们有微信和电话交流。我们不需要出村,但是可以赚钱。”
据了解,除齐家沟村外,还有新屯村、普上寺村、西黄古安村等20多个村。位于普济镇松原村的宋庆服装厂,实际上感受到了“微型工厂”的独特作用。受疫情影响,年前下的订单无法按时发货,公司及时联系各个村的“微厂”,问题迎刃而解。本来“微厂”的员工都是村里的,工作人员的情况比较熟悉,防控疫情压力不大。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前提下,人员很快就会到位。
“虽然是‘微厂’,但疫情防控标准的执行和大公司一样,甚至是严格的。”普吉镇主管安全生产的副镇长李坤向笔者介绍,“镇上几家劳动密集型企业都采用了这种分散生产的方式,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避免了大规模的员工聚集。也为村里的人找工作提供了方便。”
作者随后来到镇上住宅中的棒球帽“微型工厂”,那里的生产车间宽敞明亮。生产线上,近20名工人工作认真,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负责人朱丽丽告诉我们,“虽然我们这边是一个小加工点,但保护措施和大公司一样,标准更严格。镇党委也给我们配备了电网工人,每天时不时的监督检查我们。当然不能马虎。”每天早上,朱丽丽都会按时给生产车间消毒,提醒大家戴口罩。相关防护措施到位后,方可进入,工作间隔不小于一米。正在打包帽子的胡姐告诉我们:“2月10日,处理点恢复工作,已经忙了20多天了。在这里工作很自由,所以你可以和你的老板谈论任何事情。工资每月4500元左右。有了这个处理点,我可以随时回家,早点回去做饭。它既能赚钱,又不会耽误老人和孩子的照顾。”
文字/图片:齐
主编:姜惠贞
1.《微工厂 【聚焦】“微工厂”里生产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微工厂 【聚焦】“微工厂”里生产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38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