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石团队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类脑计算芯片“天空运动”,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实现了中国自然科学论文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的零突破。
石团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深度学习加速器(支持人工神经网络)和类脑芯片(支持脉冲神经网络)已经成为目前人工智能芯片代表工作的两个主流方向。然而,由于算法和模型的巨大差异,目前的人工智能芯片只支持人工神经网络或脉冲神经网络,难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神经科学的交叉优势。而世界上第一个异构融合脑芯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既能支持脉冲神经网络又能支持人工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芯片“天星运动”,可以被资源重用,同时高效运行大多数面向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神经网络模型只需要3%的额外面积开销,支持异构网络混合建模,形成无缝空域和时间/[/k0。
早在2015年,石教授的团队就设计了第一代“天空运动”,经过技术的不断完善,第二代“天空运动”于2017年问世。与目前世界先进的IBM TrueNorth芯片相比,2017年成功发布的第二代“天空运动”的密度、速度和带宽分别提高了20%、至少10倍和至少100倍,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史教授认为,天空运动的到来,多年来都离不开清华大学的战略布局。2012年,清华大学瞄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前沿,通过人才引进,布局了类脑计算;2014年依托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成立了脑像计算研究中心,合并7个系,他担任中心主任。类脑计算中心在自主开发的天体芯片基础上,还开发了第一代类脑计算软件工具链,可以支持从机器学习编程平台到“天体运动”的自动映射和编译,开发了第一代类脑计算系统,并利用类脑自驾车自行车建立了异构可扩展人工智能通用开发演示平台。利用天体芯片,演示了自行车的自平衡、动态感知、目标检测、跟踪、自动避障、越障、语音理解和独立决策。
目前,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已利用知识产权孵化北京凌西科技有限公司,凌西现已成为中关村类脑计算芯片和系统的高科技企业。中心的愿景是引领类脑计算的发展,培养类脑计算的一流人才,努力让中国在类脑计算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从而推动国家人工通用智能的发展,促进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
1.《施路平 清华大学发布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施路平团队研究成果登Nature封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施路平 清华大学发布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施路平团队研究成果登Nature封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42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