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吴金娜
年关将至,无论是“北漂”还是“南漂”,大部分都会踏上归途。与家人团聚是应该预料到的,但如今,“害怕回家”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普遍心理。他们害怕逼婚,害怕压岁钱,害怕同学亲戚之间的攀比,害怕被问到问题...俗话说,不幸的人有自己的不幸。他们采访了四个“怕回去的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讲述着自己的理由和故事。
“我害怕家乡的安慰会让我失去坚持的信念。”
角色:李悟,北京互联网公司程序员
一年前的一次春节联欢,对部队来说是一次严重的心理打击。一个,以前每天上课打瞌睡,下课泡网吧,连高考线都没有,但凭着父亲的关系,进了父亲所在的国企,现在过得还不错,清闲工作,享受着高福利。
席间,大家的话题无非是哪位同学升职发财了,让他那一年好好学习,一步步考上了北京的重点大学。
强行发现的一个现象,只要选择留在家乡的学生,即使当时并不突出,甚至师生眼中的少年问题,现在都过着相对安逸富足的生活。他们公开炫耀自己喜欢的各种“潜规则”,甚至想当然。
就武力而言,他认为生活对他来说太遥远了,比他玩的网游还要虚幻。在互联网公司聚集的北京西北角上地,强制毕业后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五年。对他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地方,但如果习惯了家乡的安逸,他就会失去继续下去的信念。
去年11月,李悟的母亲来北京看他,但他们有一个星期没有时间一起吃饭。一个星期后,我妈回去了,没时间跟他说什么。
“我几乎每天都加班。我早上十点上班,晚上十点下班。有时候我加到半夜,回家睡觉,早上起来洗澡出门。”虽然他还不到30岁,但他已经感受到了健康的压力。去年年底,他在赶工作日程的时候,一个比他小的同事突然一头栽到地上,在他眼前晕倒。后来虽然发现只是低血糖,但对力量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他说:“每次看到加班的新闻,我都不敢看。”
为什么要坚持?回到自己的小城市不好吗?面对这些问题,他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员工离开腾讯去了一家创业公司两年,选择回到腾讯。“作者之所以回到腾讯,是为了习惯成熟公司的效率和制度。这个例子可能不太合适,但对我来说,目前的工作相当于腾讯。回家就像去创业公司,会有各种不习惯。”
“象牙塔外的世界让我害怕。”
人物:小琪,沈阳应届毕业生
2017年之前,小琪从不害怕回家过年。
“考完试,坐火车回家,吃喝玩乐,每天自然睡觉,偶尔听听父母的尴尬,过完年再坐车回学校。“但是今年的春节对她来说有点不一样。因为作为应届毕业生,这将是她最后一个寒假。春节过后,学校停课,找工作成了她唯一的任务。
小琪说,她还没有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压力,但她已经害怕马上面对象牙塔外的世界。前几天看新闻说2017年应届毕业生总数接近800万,让她很担心自己的未来。在她眼里,学校一般,专业一般,成绩一般。她没有在知名公司实习的经历,没有丰富的校内外活动经验,甚至获得班干部称号。无论如何,她比不上那些名校毕业的学生。
在她看来,大学毕业生的出路只有几条,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考研,考央企,国企或者民企。她也在国家公务员和研究生考试中效仿。国考成绩出来了。不出所料,她没有进入面试名单。考研前一天,和身边很多同学一样,她选择了放弃考试。第一,她不怎么学习。第二,她不是真的想继续读书。况且她毕业后还得找工作,也没解决她的烦恼。
前几天,在决定一心一意找工作后,她试着写了一份简历,给亲戚的表弟看。表哥毫不客气地说:“你的简历连我们公司打杂的资格都没有。”就像我表姐说的,她最近投了很多简历,就是和大多数毕业生一样的“海投”,真的像是往海里扔石头,没有任何回应。唯一给她回电话的单位大概是电话卖保险的,听起来很不靠谱。
“今年注定不太平。”她后悔假期后回家一周,觉得在家睡懒觉是罪恶的,每次端上妈妈做的饭都觉得尴尬。以前这一切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现在她却担心,如果五个月后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样过下去真的会“老去”吗?
“老家还是那个老家,可是又找不到家人了。”
人物:赵,成都市公务员
我有一份很多人羡慕的公务员工作,在城里给自己安了个家。虽然不大,但是住进去就够了。35岁的赵终于满足了父母的期望。然而,令她遗憾的是,她的父母从未见过她这样。
“父母都走了,还回去做什么?我的家乡还是我的家乡,但那里没有家人,没有我的家。”她难过地说,这就是她不敢回家的原因。老家还在,房子也还在,但是最爱的父母都不在了。尤其是春节的摊子,家庭的意义不一般。所以她宁愿春节的时候继续值班,让外地的同事早点回家。
她身边的同龄人,一般都是老幼,总是向她抱怨压力大,担心父母生病,担心孩子的教育。然而,这种担心让她很羡慕。“当我发现我没有父母可以担心的时候,我发现了我的孤独。”
与她的同龄人相比,她的父母去世得很早。因此,她总是建议她的朋友们尽可能多地和父母呆在一起,因为时间过得太快了,他们可能有一天会离开自己。
之所以让她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她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18岁离家,从山东某地级市去济南读大学,毕业后在济南待了3年。然后去重庆考研,离家三年。这10年间,一个出了车祸,一个生病,父母相继去世。后来她考上了公务员,又一次离家很远。不同的是这次没有父母关心她。
她说,可能我一年只见父母一两次吧,所以每次见面都能感觉到他们突然老了。这种感觉不同于每天和他们在一起,看着他们慢慢变老,对我的内心影响更大。
“前段时间朋友圈有一篇文章,叫《远嫁的女儿,被父母弄丢的孩子》,突然觉得远行的女儿还不错。”最让她遗憾的是,在离家的这几年里,她似乎从来没有想过父母有多想念远方的她。她总觉得以后还有时间陪父母,她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喜欢一个人孤独的时刻,但我害怕孤独。”
人物:李志,上海公司白领
“喜欢一个人孤独的时刻,但不能喜欢太多。在地铁站或美术馆里,孤独像睡眠一样滋养着我……”30岁的李志说,台湾歌手陈绮贞的“太多”是她现在的心态。
她近十年前大学毕业,从广州到北京,再到上海。她不断换城市,换工作,交了几个男朋友,各种原因分手。现在她还是一个人。
和很多人一样,前几天李志的朋友圈也被《春节自救指南》放映,这是第一部名为《触及城市白领内心》的现象级神曲。说到催婚,李志无奈:“其实我爸妈都没事。他们心里担心我,但没有表现出太明显。他们只是偶尔唠叨。但谁要是没有几个不知道其中乐趣又爱看别人笑话的亲戚,总爱过年给你添堵,说几句凉话让回家过年成负担。”
事实上,生活在上海的李志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大龄少妇,因为身边有很多类似的人。但是,在我的家乡江西,以前的女同学已经生了孩子。在长辈眼里,将近30岁还一个人,简直就是异类。
每天按时上班下班,习惯大部分时间一个人。可以看电影,可以去健身房,可以逛街,可以看剧,可以看展览,甚至可以去看医生,可以安装家具。只有周末偶尔和朋友聚聚,喜欢在长假期间一起旅游。这就是李志习惯的生活。
“可能是我一个人的时间长了,有时候也很享受一个人的感觉。久而久之,我怕两个人互相迁就,互相妥协,我不愿意为了别人放弃自己的自由和习惯。”在李志看来,他喜欢孤独,但又害怕孤独,两者并不冲突。“当你看到朋友示爱,当你加班又累又饿,当你原本约了朋友却被临时放出来...你实际上会感到孤独。”
他唯一一次和父母讨论个人事件是在去年春节期间。谈话中,他发现父母矛盾。一方面,他希望她快点结婚,有自己的家庭。另一方面,他担心她会急于找一个没有深厚感情基础的人结婚。像家里一个亲戚,最后因为感情不好离婚了。
“亲戚来了,赶紧带茶带水。亲戚带孩子来,赶紧给红包。尽量缩小自己的存在感,不要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然后拿着空的差距跑路。这是我的春节自助指南。”李志笑了。
1.《恐归族 春节“恐归族”:恐从何处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恐归族 春节“恐归族”:恐从何处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437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