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斯特拉特福德,于1616年4月23日逝世。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也是英国文坛的巨星。他和歌德、但丁一起被公认为欧洲三大诗人,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和不可估量的影响。
他的戏剧生动地描绘了17世纪欧洲的社会生活、意识形态、政治和民族风俗,受到世界各国和各个时代的人们的喜爱。它们是世界上出版和演出最多的戏剧。同时,莎士比亚也是全世界专家学者研究最多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研究”是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研究”。
莎士比亚的传世作品包括37部戏剧、2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人们通常用“四大悲剧四大喜剧”来概括他的代表作。
“让我们点燃蜡烛,背诵名句,感受无尽的莎士比亚。”
4月22日,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一楼公告栏贴出邀请函,邀请你参加莎士比亚450岁生日烛光晚会。
有句诗说:有舞台的地方就有莎士比亚。在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之际,这样的场景传遍了全世界——
在重庆,5月1日,重庆大剧院将上演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英国TNT公司原创英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在上海,4月26日和27日,拥有1600个座位的上海大剧院将推出英文原版戏剧《麦克白传》,作为对莎士比亚的致敬。
在法国,4月21日至27日,法国莎士比亚协会将举办一系列名为“莎士比亚:法国之爱”的演出和展览。
在韩国,在莎士比亚诞生450周年之际,许多改编自莎士比亚作品的歌剧、电影和音乐剧也相继上演。
英国是莎士比亚的故乡,纪念活动最为隆重和丰富。3月17日至23日,莎士比亚诞生地基金会在英国所有小学发起了莎士比亚周,让全英国的年轻人一起纪念莎士比亚。4月26日,莎士比亚的诞生地斯特拉特福德将举行大型庆典。莎士比亚的杰作《哈姆雷特》也将开始为期两年的全球巡演。
莎士比亚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几百年来从未淡出全世界的记忆。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莎士比亚的作品让他“赞美并服务于善良的人们”,这一点和圣经一样重要。台湾剧作家李曼桂说:“世界各地的剧院都以演出莎士比亚的作品为荣。
1“名字有什么关系?玫瑰不叫玫瑰,还是香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
重庆北碚,1939年。
夜雨敲打着外面一个小院子的屋檐,昏暗的灯光映出一张书桌的影子在窗玻璃上写字。他时而翻阅资料,时而低头沉思,时而花费大量时间,浑然不觉时光流逝,夜已深。
这个人就是梁实秋,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抗战时期,梁实秋住在重庆北碚雅舍,坚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1967年,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经过30多年的不懈写作,在台湾出版。
时光倒流,莎士比亚在中国的痕迹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1894年,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在《论自然进化》中提到:“诗人是在斯皮尔伯格的狭小地方勾勒出来的,今天的广场上的人,不仅仅是声音和笑容一样,还有各不相同的感情。”
1922年,著名剧作家田汉翻译了《哈姆雷特》和第二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上海中华书局出版这两部剧的时候,分别叫《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1924年,梁启超在《小说零简》中称莎士比亚为“苏富比”,并称其为“被遗忘的朋友”...
从这些不同的译名中,不难看出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中国化。不管是什么版本,不管是谁翻译的,莎士比亚的价值就如同玫瑰的芬芳。
2“一个人一生扮演几个角色。”
——“大家都开心”
“为了看英国TNT公司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英文原版,我准备了所有的衣服。”说起这部将于5月1日在重庆大剧院上演的名作,大学老师优雅的笑声有一种无法掩饰的激动。“我想向他们学习,准备今年夏天去美国玩莎士比亚。”
乍一看,重庆本地人高小耀子并没有国际一流英语戏剧公司TNT的实力可与之媲美,但他们也曾在本国之外演出过莎士比亚的戏剧。在过去的六年里,高晓瑶子和她的独立戏剧公司“光荣的夏天”已经五次登上美国德克萨斯州莎士比亚艺术节的舞台。今年夏天,她的“野心”就更大了——让她的学生去德州演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
“我们心中都有一位麦克白夫人。你得让她说话。”4月17日,高小耀力劝学生张乃馨在重庆工商大学第九教育学院会议室表演《麦克白》。19岁的张乃馨脸红了,鼓起勇气开始朗读。
“我一直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老人、一个孩子和一个年轻人...正如莎士比亚在《每个人都幸福》中提到的,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着几个角色。”雅笑说戏剧有很大的力量让人释放自我。通过改编《罗密欧与朱丽叶》,她加入了戏剧《电休克》,并与大学同学张舒智一起创办了《光荣的夏天》。“我一直相信莎士比亚是没有国界的。重庆人,中国人,英国人都可以各司其职。”
莎士比亚没有国界——这可能是每一个演过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员的共同愿望。1902年,上海圣约翰学院的学生用英语表演了《威尼斯商人》。1911年,上海刘春学会演出《奥赛罗》;1921年,北京燕京大学女校青协演出《第十二夜》……今年,国家大剧院从4月22日开始了莎士比亚表演季,皇家莎士比亚公司、洛杉矶演员班公司、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戏剧艺术中心等国内外顶级剧院将轮流演出。
通过无尽的演绎,莎士比亚的作品可以永葆青春。
3“我们的生命可以终结,但我们的名誉将永存。”
-亨利四世
“别害怕,岛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让人开心又不会伤人..."
2012年,伦敦奥运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开幕式的第一章《绿色宜人之地》中,一位莎士比亚戏剧演员扮演英国工程师伊桑巴德·金·布鲁内尔(isambard kingdom brunel),正在深情朗读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The Tempest)中的优美台词。
在西方,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深深融入了人们的心理结构、表达方式和阅读习惯,并与《圣经》一起被称为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哈罗德·布鲁姆甚至称赞莎士比亚决定了上帝之后的一切。
在中国,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仅活跃在戏剧舞台上,而且在教材中也有精选的段落。
“慈悲不是被迫的,它像雨一样从天上落到地上;不仅是为了那些乐于奉献的人,也是为了那些乐于奉献的人。”西南大学19岁的学生刘新光已经把《威尼斯商人》中的这句台词背熟了。
刘新光记得在初三语文课本上第一次看到这段话。“老师组织我们演课间剧。我扮演夏洛克,但当我觉得自己没有上瘾时,我主动要求一个聪明勇敢的鲍西娅。”结果,演出很受欢迎,刘新光爱上了莎士比亚的戏剧,最终选择了外语文学作为他的专业。
西南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莎士比亚研究会会长罗一民表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莎士比亚始终受到大众的喜爱,因为他的作品所呈现的世界并不遥远。今天,莎士比亚的表演、教学和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张冲认为,把莎士比亚作品中的段落选编进教科书和校园,是继承和发扬莎士比亚精神的最佳途径之一。
“莎士比亚的生命可以终结,但莎士比亚的荣耀将永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认为,莎士比亚已成为当今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读莎士比亚,演莎士比亚剧,既是我们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启蒙,也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
这个版本的图片都是这张报纸的图片
1.《向莎翁致敬 每一个舞台都以演出莎士比亚的作品为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向莎翁致敬 每一个舞台都以演出莎士比亚的作品为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47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