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姿势分子
我们通常会时不时地思考一些问题。当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潜意识里会有声音。
比如,当你为午饭发愁的时候,脑海里会出现一个声音:“中午该吃什么?”或者有一个聚会让你更加纠结,脑海里会出现一个声音:“该不该去?”
你有没有想过这声音是谁发出的?既然声音不是从你嘴里发出来的,那是灵魂在说话吗?
别担心,没那么神奇。
科学家们早就注意到了这种声音,并将其命名为“内心声音”。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许多不同的区域负责不同的分工。令人惊讶的是,有一个区域叫做布罗卡区,负责每个人与自己的对话。
当我们在思考或需要内心独白时,布罗卡的区域被激活。当布罗卡的区域被激活时,我们就可以在心里“自言自语”了。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无论人们做什么,大脑都会发出两组信号。一组信号被传输到身体的远端以进行实质性的运动;而另一组,作为前者的拷贝或备份,被传递到小号或顶叶。
这个副本的作用,首先是让你的大脑更好的监控和调整你的运动。当我们的肌肉按照大脑的指令运动时,我们会给这个副本反馈,然后比较两者是否一致。如果不符合要求,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副本的第二个作用是让你专注于做身体以外的事情,不受身体本身的影响。所以你的心跳、眨眼或者眼球运动都是被它们过滤掉的,不会影响你自己的运动。
之前有人发表过一系列所谓“缜密思考,极度恐惧”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先天性听力丧失的人在内部思考时使用的语言。
其实,聋人在发出内心声音的时候,并不像我们一样发出口头语言的声音,而是发出自己熟悉的手语。也就是说,我们会在潜意识里听到声音,而他们会在潜意识里看到手语场景。
尽管如此,两者的原理是完全相同的。因为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当聋人出现“内心手语”时,大脑的活动区域和我们发出内心声音的区域是一样的。
这项研究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因为世界上许多人已经失去了语言功能或其他功能,使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思想。
然而,由于“原始文件”丢失或损坏,我们的大脑已经准备好了备份。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手段来调用这些备份,那些失语的人也许可以正常的和别人交流。
或许,失语症回归正常生活不再是一个难题,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文末彩蛋:研究表明,一个人在用母语以外的语言思考时,相对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下次在某事上犹豫不决的时候,尽量让自己的“内心声音”说英语或者其他语言~
1.《我头脑中你的声音 思考时脑中的声音是谁发出的?你的脑子里还住着另一个“人”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我头脑中你的声音 思考时脑中的声音是谁发出的?你的脑子里还住着另一个“人”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57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