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我一直向东看,想着一条古道上从东到西走来的大批行人。
是3300年前由盘庚国王率领的商朝都城的大迁徙。
他们的起源地是今天的山东曲阜,当时叫选举。他们的目的地是殷,现在的河南安阳。
这次大迁徙带来了商朝的黄金时代,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早期的生命力。我们在甲骨文、伏壕墓和青铜器上看到的巨大魅力,就是这种大迁徙的结果。
但当时商朝很多贵族不赞成迁都,唆使民众起来反对。年轻的潘庚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今天,我们可以在困难的《尚书》中读到他关于这件事的讲话。这些发言不知道后人有没有奏效,但我觉得,总的来说,也应该是真正的“国家领导人”的声音。
听起来潘庚在讲话中的表情是凝重而情绪化的。
我就简单摘抄翻译一下他在《尚书·潘庚》中记载的几句话。
现在我要带领你移民定居这个国家。当你不理解我的痛苦,想动摇我的时候,你是在自找麻烦。就像坐在船上却不愿意过河,只做坏事一起沉下去。这么不愿意合作,只为了幸福,不为了灾难,怎么会有未来?怎么能活下去?
现在,我命令你团结一致,停止用谣言来虐待自己,不要让别人玷污你的身心。我祈祷上帝保佑你,不要伤害你。我只会帮你。
潘庚在这篇演讲结束时说的话,《尚书》中记载的原文比较简单——
继续活下去!今天,我们将试着和你一起搬家,永远建造你的家。
翻译成白话大概是:
走,走,好好活着!现在我要带领你迁移,在那里永远安家。
于是,迁都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有许多单轴两轮的牛车。装货,也载人。
商朝建立之前,商族很早就驯服了牛。被王国维先生考证为商朝“开拓者”之一的王海,曾驾牛车到彝族部落进行贸易,或直接用牛做贸易商品。这是中国对“商业”最早的印象。所以商人控制了牛,在迁徙到盘庚的时候就已经熟悉了。
至于骑马,是在“相土”时期比王海早几代人学会的。但不是很常见,大部分都是贵族专属。
在迁徙队伍中,负重载货的奴隶更多,他们被牛车马包围,步履蹒跚。
西边,西边。摆脱IX没落的噩梦,远离贵族私门的巢穴,去太阳下山的地方。
西风越来越紧,衣服飘飘。远处,有了新的起点。
半路上,他们渡过了黄河。
我们不知道他们当时是怎么过黄河的。是木筏还是木头做的船?花了多少时间?过河有多少人伤亡?但是,作为母亲河的黄河深知,正是这种史诗般的集体穿越,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片土地的质量,造福了全世界。
渡过黄河再向西北走,在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和河流中,有一个地名在当时还很安静,但最终会压制整个中国历史:殷。
走净的商朝自然发展起来。
02
200多年后,商朝衰落,被周朝取代。
商朝皇室有一个叫魏子的人,应该顺应了这个历史变迁,没有随商朝灭亡。他是孔子的远祖。结果孔子反复说自己是“阴人”。
大概在孔子的前五代,孔子一家又避祸来到山东曲阜。
孔子出生的时候,从潘庚迁到殷,大概有七八百年了。这个来回很久了,够经典了。
西迁王朝及其后继者创造了灿烂的商周文明,孔子所在的鲁也获得了深厚的营养。严格来说,当时的鲁已经成为礼乐氛围最浓的文化中心,这也是孔子在这里成为孔子的原因。
文化意义上,曲阜这个起点,变成了终点。这个往返够长够经典。
孔子知道自己成了周朝礼乐制度的主要捍卫者,但周朝的历史枢纽一直在家乡的西部,从小就对西部有着深深的审视。三十四岁时,他终于出发去西方,并前往洛邑,在那里周名义上是世界的主人。
他已经过了自己定义的“站起来”的一年,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理念和行为方向,在社会上获得了很大的声誉,所以他的西游有点风格。鲁国的君主给了他车马的仆人,还有其他人陪伴着他。然后,沿着汹涌的黄河,一路向西。
从山东曲阜到河南洛阳,在今天的交通条件下并不算太近,但在孔子时代,确实是一条很长的路。
孔子一路上想得最多的,是洛阳的资深学者老子。
千里之行,往往只为一人。这次来参观的人对李周非常了解和熟悉,是周朝的图书管理员。当然也可以说是档案馆馆长或者管理员。史书记载的身份是“周寿藏书室史”。这里的“历史”是指“官员”。
老子太玄乎了,连司马迁写他的时候都让人摸不着头脑。由此,孔子究竟是大是小,孔子是否向他求礼,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我的判断很明确。我比孔子大,孔子很有可能向他求礼。做出这个判断的学术过程非常复杂,不方便在一篇短文中详细推导。
记得去年在休斯顿中央银行礼堂讲中国文化史,一位中国历史学家递给我一张纸条,说他看到了一些证明老子比孔子晚一百多年的资料,让我帮他解释一下。我说,你一定是在一些史书上看到老子和太史是一个人。老子有一次出了西方的汉沽关,太史公也是出了西方的汉沽关去找秦献公的,他出关的时间是孔子死后100多年,所以事情就搞混了。此外,根据《老子》中的一些语言习惯,有学者认为此书是孔子之后修订的。在我看来,更可信的数据证明,把老子和太史公混为一谈是在汉初。按照老子的出世思想,他怎么可能通关去秦献公?至于古籍的语言习惯,则与后世弟子的不断发挥和补充有关,先秦时期的许多古籍中都有。
我相信孔子很有可能向老子要礼,不仅仅是因为《礼记》、《庄子》、《孔子家语》、《吕氏春秋》等古籍相互印证,更是因为一个心理学分析:儒道两家是比较对立的,儒家的强势到不想否认孔子向老子要礼。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难以否认。
接下来的问题是,孔子问老子什么,老子怎么回答?
有很多说法,不应该轻易接受。其实各种论证都是猜测最大的可能性。
我认为有两种有趣的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孔子问老子李周,老子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他不应该再坚持李周了。另一种说法是,老子开导孔子为长者,君子隐之,戒骄戒贪。
如果有第二种说法,那就是不礼貌。但是当我想来的时候,很正常。当时孔子才三十多岁,他的名声主要来自他的故乡鲁。远在洛阳的老子对他不是很了解。去的时候看到车马仆从,又听说是鲁提供的,老子完全可以要求他避免排场,骄傲,贪婪。
按照老子的想法,周朝没救了,没必要救。一切都要顺其自然,那就是通往世界的路。如果你太急于治国平天下,肯定会误国乱天下。所以他的目的地是长途跋涉,消失在无人知晓的荒野中。
孔子当然不赞成。他应该对整个世界负责。他应该用绅士的善意重建一种有序、诚实、宽容的礼貌和音乐状态。他的使命是教育他的弟子,然后带他们进行长途旅行,游说各国当局。
他们都很高尚,但是不能互相说,因为基本概念太不一样了。不过有老子的淡定和孔子的尊重,他们不会不高兴。
鲁迅后来在他的小说《出关》中构思,他们说话生硬,孔子有责任,这是由于五四时期对孔子的一些偏见,当然更多的是由于小说家的幽默和嘲讽。
说真的,这是两位真正站在全人类思想顶端的伟大先贤的会议,这是中华民族两位精神创始人的会议。两千五百二十年前的洛阳,应该有一只凤凰在歌唱。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刮风还是下雨,都很贵。
他们说再见很久了。
一个难得的天才很难遇到另一个难得的天才。他们总是会遇到追随者、崇拜者、嫉妒的人和诋毁者。这些人再怎么热情,再怎么恶毒,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只有真正遇到同等级的对话者,最好是对手,才会有神奇的精神硬化。硬化的结果很可能改变自己,但更有可能强化自己。不是固执,而是因为最高层次的反证而产生的新意识。就像天空和秋水突然相映成趣。天更知道是天,秋水更知道是秋水。
今天在这里,老子更知道自己是老子,孔子更知道自己是孔子。
他们会更清楚地走向相反的方向。一切都不一样,只有两件事是一样的:一是都是百代君子;第二,他们会长途跋涉。
他们都想把自己伟大的理论变成长长的脚印。
03
老子否认自己有大义,甚至不赞成天下大义。
他认为最伟大的理论是自然。什么是自然?说清楚很不自然。于是说:“道可道,非常道;很出名,但不是很出名。”。
本来,他连这些话都不想写下来。因为一旦写了,就要框定道,而道却不能框定;一旦写出来,一定要分类为某个名字。不分类就不命名,但一旦分类就不再是它自己了。那么,如果你根本不碰这个词或名字,你还能写什么呢?
把笔扔掉。去掉自以为是的词语和概念。
年龄也不小了。他觉得期待已久的一天到来了。
他活到今天,没有给世界留下任何短文或教导。现在,你可以隐居起来,死在习俗之外的沙漠烟雾中。
他觉得这就是生活的自然状态,一点悲伤和快乐都没有。属于自然是最好的结局,结局仿佛没有尽头。
在他看来,人就像水,温柔而安静地流向卑微的地方,也许是滋润和灌溉着什么,却没有痕迹。最后,它会泄漏、蒸发、蒸发,并变得混浊甚至浑浊。这是自然之道。人也应该这样做,把生命泄漏在沙漠里,蒸发在荒野里,这样就没人能入侵了。“因为他们永远不会变大,他们可以变大。”。
“大”在老子看来就是“道”。
现在他要出发了,骑着青牛,向函谷关进发。
向西。还是古西风,古西风路。
洛阳离汉沽关不近,再往西会到潼关,就是今天陕西的边界。我骑在青牛背上,慢慢地走着。需要多长时间?不知道。幸好他不着急。
到了汉沽关,我们都听说了接下来的事情。关隐Xi,海关官员,是一个文化爱好者。看到世界上从未留下文字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要出关隐居,提出请求。他可以留下一本书作为批准通关的条件吗?
这个要求,对于老子来说,太多太难了。好在老子总是有麻烦。就这样写啊写,他一口气写了五千字。那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德经,也就是老子。
他写完之后,通过了海关。司马迁曰:“不知何事。”
这个结局最像他。《道德经》的真正结局是在沙漠里,但不是为观音Xi。
鲁迅的“出关”这一段写得很好:
老子连连谢过他,合上口袋,和大家一起走下城楼到大门口,还要牵着幼牛走;观音Xi尽力劝他上牛,但放弃后,他终于上了。告别后,他转过牛头,慢慢向军坂路走去。
没多久,牛松手了。所有人都在大门口看着,走了两三丈远,分辨不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兜,然后头上的灰尘渐渐升起,遮住了人和牛,全都变成了灰色。过了一会儿,只有黄晨在翻滚,什么也看不见。
老子白口袋里有15个写道释道德经的封号,又是鲁迅的小说手法。我喜欢鲁迅的散文描写老子通关后的情景,特别是把白、黄、蓝变成灰再变成黄尘的色彩转换。而且还写着观音Xi回关后,“窗外一阵风,黄晨来吹,使天暗了半天”。老子会怎么样,令人担忧。
反正这是中国第一代先贤的背影。
我们不知道观音Xi是如何处理这5000个汉字的,只知道他们被留下了。2500多年后,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世界上被翻译成外语几千年的作品是《圣经》,其次是《老子》。《纽约时报》宣布,老子在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作家中排名第一。根据世界上哲学造诣最高的德国的调查,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本老子。
你要感谢观音Xi吗?不知道。
04
我们不知道我写完五千字后出关的时间。我们只知道孔子在拜访老子20年后才开始长途跋涉。
其实孔子这20年一直在走,教育,考察,游说,当官。他也去过泰山东北部的齐国,但没有走太远。55岁时,他终于离开了家乡鲁,开始和他的学生周游世界。
当时所谓的“民族”都是地方诸侯国,是独立的政治实体和军事实体,虽然与秦汉以后的民族观念不同。除了征服或者结盟,谁也管不了谁。
孔子的旅行有点匆忙,也有点忧郁。他想在鲁身上做一个仁政的实验,自己也掌握了一些权力,但最终还是克服不了长期以来“欺众与兵斗”的政治传统,被鲁的贵族所抛弃。
他之前曾寄希望于邻齐国,但齐国又有另一种广阔开放的政治理念,与他的礼乐思想格格不入。比如小小的杰出宰相严婴,虽然也讲“礼”,但觉得孔子的“礼”太繁琐,太倒退。更有甚者,孔子还为了鲁的外交利益得罪了齐。因此,他别无选择,只能沿着黄河向西,保卫国家。
向西,一直向西,依然是古老的西风,西风古道。
二十年前我去洛邑问老子的时候,也是往西走。当时走的是南路,这次走的是北路。老子去了西方,孔子也没有老子走得远。老子之道止于流沙黄尘,孔子之道止于巩义红尘。
对,红尘。目前它是郭玮的地盘?孔子仔细看了看路边的景象,高兴地说:“这里人多!”
他身边的同学问:“一个地方人口足够了,接下来该怎么处理他们?”
孔子只回答了两个字:“有钱。”
“发财之后?”学生又问。
还是两个字:“教。”
孔子用最简单的回答表明,他早就考虑过如何治国的成熟问题。考虑成熟的标志,是不犹豫,不啰嗦。
学生早就习惯了捡老师随口吐出来的精金美玉。师生一行就这样满怀信心地来到了卫国的首都迪丘。这个地方在今天河南省濮阳市的西南部。
孔子住在严卓举家里。不久,魏国的君主卫灵公见到了孔子。
从一开始就打听孔子在鲁的俸禄。孔子回答说工资是6万桶,卫灵公马上答应按同样的数目给。不上班就把高级官员的工资送人,听起来让人耳目一新,但接下来的事情就让人郁闷了。孔子千里迢迢,不是为了拿工资,而是为了问政治。卫国的朝廷在这方面没有给他任何机会。相反,孔子因为参与了某个政治事件,一度与卫国某个名人有关联,因此也被怀疑和监视,不得不匆匆离开。
在接下来的十四年环游世界中,这个开始被重复了。
大多数君主一开始都欢迎和尊重孔子,愿意给他更好的物质待遇,但根本不在乎他的政治观点,也不希望他参与国家政治。
孔子只能一次次失望的离开。每次离开,他总是在天上叹气。每次他到达,总是充满希望。
正是这种希望让他的旅行不至于结束。
05
那十四年,他从55岁到68岁。到了这个年纪,就算是预期寿命大大延长,也不适合在外流浪。然而,孔子这样一位伟大的学者,却在晚年付出了无尽的长途跋涉,实在令人震惊。
更让人震惊的是,在过去的14年里,他遇到了冷眼、嘲讽、摇头、威胁、推拒、被追,但他丝毫没有犹豫的停下来。
他无处可停。任何地方都愿意欢迎一个有名气有知识但没有政治见解的人。任何地方都愿意支持他,崇拜他,崇拜他,只要他只是一个很少说话的偶像。然而,他绝不会那样做。
所以,他总是在路上。
《在路上》曾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个时髦命题,东方华人世界出现了“别问我从哪里来,故乡很远”的无家可归潮流。年轻的流浪者,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大多都是在玩了几年后结束流浪,开始努力学习。智力较高的也可能读孔子。当他们读的时候,不禁自嘲。原来早在2500年前,一位人类精神的伟大大师直到60岁还在自我放逐,年复一年还在流浪。他14年不走大路不回老家!
最彻底的“现代派”出现在最遥远的古代,可能会让一些只能用历史年表来谈事情的研究者放松一点。
每年在路上,总有一种巨大的力量支撑着他。一天,孔子路过匡迪,被匡甸人误认为是杀了当地的阳虎。他被暴力拖垮,被拘留了五天。刚逃出来,就在几里之外,在迪普遇到了叛乱,被普仁拘留。幸运的是,学生们战斗并讲和,他们设法逃脱了。在最危险的时候,孔子安慰学生说:
既不在,文不在?斯文死后,死者可能与斯文没有关联。天道未失斯文,匡民为所欲为!
我的意思是,当周文王消失后,文明的事业会落在我们身上吗?如果天意不想保持温柔,那么我们从一开始就不会那么投入温柔。如果上帝想留住斯文,这些狂人能对我怎么样?
那一次,从陈果到郭裁,我们在半路上不小心掉进了战场,大家差不多七天没吃饭了。孔子还用钢琴安慰学生。
孔子看着大家说:“我们既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荒野中徘徊?”
学生鲁兹说:“我怕我们仁不够,人家不信;也许我们的智慧不够,别人很难落实我们的想法。”
孔子不以为然,说:“如果仁能使人相信,为什么伯夷和舒淇会饿死?如果智慧必须奏效,为什么比干会被杀死?”
学生子贡说:“可能老师的理想太高,所以处处不合。老师能不能把理想降低一点?"
孔子回答说:“最好的农民不一定有最好的收成,最好的工匠不一定能让人满意。一个人即使能有条不紊的传播他的理论,也不一定能被别人接受。如果你不完善自己的理论,只追求世界的接受,你的野心就太低了。”
学生颜回说:“老师有崇高的理想,别人不相容,可见一个君子的真性情。如果我们的理论不完善,那是我们的耻辱;如果我们的理论很完美,但仍然不能被别人接受,那就是别人的耻辱。”
孔子对颜回的回答最为满意。他笑了笑,好笑的说:“你是年轻的严家,等你赚钱了,我就把账给你!”
说笑了一阵,还是饿。后来,幸运的是,学生子贡自己去了战场,并在获救前把他的头与写这封信的守城医生沈诸梁连在了一起。
06
孔子在路上总是背负着一个矛盾:一方面,他觉得所有的君子都应该让世界完全接纳自己;另一方面,我觉得任何一个君子都不可能被这个世界完全接受。
这个矛盾,尽管他很聪明,也解决不了;中庸之道,和他一样,无法调和。
在我看来,这不是君子的不幸,而是君子的大幸,因为“君子”这个概念的主要创始人从一开始就把“二律背反”放在里面,使君子立刻变得深刻。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就要承担这个矛盾。用今天的话来说,一个是广泛的社会责任,一个是自我精神上的坚守,看似完全对立,互不相容,但却构成了类似周易八卦的互补漩涡。它们在互补上还是互斥的,虽然互斥但还是互补,所以咬得很紧,很难分开,永远旋转。
这是大师的成就,这是工匠大师的门。
单向的动机和结果,直线的行动和回报,虽然可以成就一些事情,却永远形成不了风云变幻的大气象。后人总有很多学者喜欢幸灾乐祸孔子拒绝到处游说到处求官的尴尬。这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孔子为官容易,遁世容易,成名容易,被埋没容易,但是困在一端的孔子不会成仙。它必须是一个强大的张力结构,任何张力结构都必须得到相反方向的支撑和平衡。
在我看来,后人没有必要批判孔子保守倒退。就像批评泰山,为什么南坡要承受那么多阳光,让北坡承受那么多风雪?
只有一个答案可以期待:“因为我是泰山。”
伟大的孔子深知自己的伟大,所以他从不为南坡的阳光感到骄傲,也不以北坡的积雪为耻。
那时候在郑国新郑酒吧。孔子与学生分开,独自站在城门口。有人告诉还在找他的同学:“东门外站着一个高个子老头,气喘如牛。”学生们找到他,告诉他,他高兴地说:“说我像个丧家犬?真的喜欢!真的喜欢!”他的快乐令人着迷。
我同意一些学者的观点,孔子对我们最大的吸引力是一种迷人的“人生感悟”。好,大方,优雅,快乐,健康。他用艰辛的旅程,造就了一个充满魅力的绅士。
君子之道在中国历史上很难实行,基于君子之道的治国之道更加坎坷。但是,从远处看,在这条路和那条路的起点,高大的真君让我们永远感到温暖和真实。
07
但是太阳总是西沉,黄昏的西风有点凄凉。
孔子回到家乡时已经六十八岁了。当他回家时,他发现他的妻子一年前就去世了。孔子五十五岁开始远行,再也没有见过妻子。在世界上不断宣扬伦理道德的人,站在妻子的坟前瑟瑟发抖。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的妻子!
独生子孔鲤在七十岁时又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人惊恐。他让中国人真正理解了家,但是他的家被自己的脚踩坏了。
这时只剩下学生和老人的亲戚。
但是,学生和学生很难把握。七十一岁时,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去世了。最后,他哭着喊了一声:“天道伤心!天哀!”
72岁时,他忠诚的学生鲁兹也去世了。鲁兹英勇而悲惨地死去。几乎与此同时,另一个他非常看重的学生冉庚也去世了。
孔子一直在拼命忙着他去世的消息。来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他还在大规模整理六经。尤其是春秋时期,他消耗的精力最多。这是一部编年史,决定了中国史学在后世的一种重要编纂模式。在这本书中,他表达了正名、统一、天命、尊王、抗夷等一系列社会历史观念,深刻塑造了中华千年精神。
有一天,在编《春秋》的时候,听说有人在西方追杀仁寿林。他顿时感到无比兴奋,仿佛蕴含着“命运”的讯息,叹息道:“我的路好穷!”于是,在《春秋》里,我写下了“得了林”这几个字,就停止了写,也就停止了写《春秋》。他的编年史结束了。后来版本的春秋都是他的弟子写的。
“西方得了奖”,又是西方!他又抬头向西看。命运还是从那里来,从潘庚远的地方来,从老子消失的地方来。古道西风,古道西风。
渐渐地,高大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疾病接踵而至。他知道时间快到了。
那天他想唱几句。打开一试,她的声音有些颤抖,但依然浑厚。他拖着长长的结局唱了三句:
泰山没落了!
梁不好!
哲学家都是弱者!
唱完七天,这泰山真的倒了。随着南坡的阳光和北坡的积雪一起崩塌。
几千里的古道,几千里的西风,一下子凝聚在他床前的那双麻鞋下。
1.《余秋雨作品 余秋雨作品:古道西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余秋雨作品 余秋雨作品:古道西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576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