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誉为“重庆金枝玉叶”、“巴渝早期才女”。她凭借早年的知识教育和学习经历,成为“抗战时期中国第一个流亡女孩”。12月20日,百岁老人王德义庆祝了他的102岁生日。
百年老王曼德意的生日照片
《家门口》第九集女主角原型
“当我母亲100岁的时候,我们给了她和她父亲一个非常盛大的真正的双百岁生日。这个102岁的生日是家庭内部的一次小聚会。”我的儿子曹告诉记者,12月20日,孩子们带着生日蛋糕来到璧山青坝,和老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非常简单却又温馨的生日。
1917年,王德义出生在著名的“西部水路门户”——南安老大理石街——王家家。他的曾祖父王信文在清朝时开始经营盐商,并在川东建立了著名的“万毛正”大盐。王德义,王家达小姐,有着丰富而精彩的人生经历,这一点可以从基于她的纪录片《大后方》中看到。
据了解,《大后方》是为庆祝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创作的大型纪录片。《大后方》第九集《移动书桌》上映。据了解,这一集讲述了一个女孩从1936年开始跟随大学迁移五年,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重庆大学、中央政治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完成学业,从而成为抗战时期高等教育的真实写照。
这个女学生的原型是被称为“中国第一流亡女学生”的王德义,是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和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的学生。她仍然保留着五所学校的校徽。
曹介绍说,他的母亲和颜德钧都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是学校历史上最早的兄弟姐妹。月经王德芬也是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他们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从私立学校到大学;“三兄弟可以说是第一批从‘巴渝家族’出来的名牌大学生。”解放后,王德义在川康银行和西南贸易部工作,1976年从重庆市商业委员会退休。
学生时代的王德义
才华横溢的美丽女子的婚姻
“今年三月底,父亲走了。我们从没告诉过妈妈。母亲一提,我们就告诉她,她父亲住院不太好。”曹告诉记者,虽然每个人都对她母亲保密,但她母亲潜意识里想念她的父亲,晚上会在梦中多次呼唤父亲的名字。
王德义梦中那个叫“曹月华”的男人。70多年前,一封从中、印、缅三国战场密支那寄来的情书,连接了这辈子两人的婚姻;后来,就是这封情书见证了他们的共同爱情。“亲爱的德义: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已经加入了保卫国家和民族的一线战士的行列——匍匐在密支那阵地的战壕里。”这是1944年9月中国远征军驻缅甸密支那翻译曹月华写给女友的情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复旦大学于1938年2月迁至重庆。曹月华此时考上了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1943年,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度部队反攻云南、缅甸,急需大批懂外语的知青参军。曹月华成为复旦大学第一个上前线的学生。1943年春至1944年夏,曹月华在昆明炮兵学校担任翻译。1944年7月底,曹月华奉命调往缅甸重要城镇密支那担任翻译。
收到情书的女孩是王德义。2013年,重庆晚报、都市热点新闻、彭水旅游局联合发起“全球最浪漫情书征集活动”。在孩子们的嘲笑下,曹月华夫妇找出了那封伟大的战争情书参加比赛,希望把饱受战争摧残的老一辈的爱展现给下一代。不出所料,这封曹月华夫妇的情书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主人公恩爱和谐的婚姻经历,在全世界近3000封情书的评选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一等奖。
这对夫妇在1945年拍摄的第一张结婚照
我什么都不记得了,但我记得那封信
2013年11月2日,曹月华夫妇登上“中国梦秀”舞台,讲述了他们的爱情故事。当时95岁的曹月华读着几十年前用纯美式英语写的战地情诗:“亲爱的,请给我……”。在现场,他的妻子王德义翻译成中文,感动了全国观众。
1944年7月下旬,作为翻译,他突然被命令调到缅甸前线。在他乘坐军用飞机飞往缅甸北部重要城镇密支那的当晚,暴雨如注,火光冲天,浓烟弥漫在夜色中空。他写下那封深情的情书,带着他对战壕里远方恋人的思念。
1945年8月底,华胜利了。曹月华和王德义在受了烟的洗礼后建立了牢不可破的爱情。10月20日,他们在《云南日报》上发布订婚公告。十天之后,他们回到重庆,在明歌北泉的几栋帆船大厦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复旦大学第二任文学系主任、著名的中国翻译家吴立夫作为见证人。双方100多名老师、同学、亲戚朋友参加了他们的婚礼。“这封情书,爸爸妈妈可以像背花一样背下来。直到前两年,给母亲带情书成了他们晚年的重要消遣。”曹回忆说,直到去年,她母亲还能记得那封信的内容。今天,“复旦才子”和“焦大美女”的完美爱情故事正在大理石老街王嘉大院上演,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著名的庭院情景喜剧。
情书
“重庆之美”与绝色美女
“有时候,父亲会在其他老人面前为母亲朗诵。大家都很羡慕这对情侣。”曹介绍说,他父亲精通英语、俄语和法语;母亲王德义就读于五所大学,是重庆巴渝早期的女性人才。这原本是一场天作之合的婚姻。战争年代,父亲在前线,母亲在后方。是真实的感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后来爸爸的情况不好,是爱让妈妈粘上了爸爸。
一对
在曹看来,父母的经历使他相信爱情是可以超越生死和时间的。
据了解,为了向世界宣传“重庆之美”名片,重庆电视台曾在“巴渝家族”栏目推出“一枝花的美女”系列节目。当时第一个播出《篝火之美》的人是王德义,当时82岁的老人。她被誉为“重庆金枝玉叶”、“巴渝早期才女”、“长江之女”。早年接受知识教育和学习经历,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第一流亡少女”;作者以五所著名大学杰出校友的身份,诠释了一种文化品位真正体现的“美”的精神。
“母亲在外貌、思想、品质、精神、灵魂和健康上凝聚了‘重庆之美’的美。”在他的儿子曹眼里,他的母亲是一个有着绝色美貌的“重庆美人”,是中国女性的完美典范。
重庆晚报慢速新闻爆料邮件:3159339320@qq.com
——结束——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速新闻记者周小平/文回答者为图
1.《巴渝人家 跨越世纪“重庆美女”102岁了 记不起很多事,但她没忘那封“战地情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巴渝人家 跨越世纪“重庆美女”102岁了 记不起很多事,但她没忘那封“战地情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05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