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往事

韶山冲至今还流传的故事

在湖南省湘江流域的湘潭县韶山冲,有一座大山,叫韶山。山上有韶峰,韶峰高达两三千米,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这山好像一座锦屏,一起一伏,绵亘约20里长。这个地带原就叫作韶山冲。一般说,冲长十里。

韶山的落脉处是一座不高但草木茂盛的山,叫韶山嘴。韶山冲有一条小溪顺着韶山,经韶山嘴,弯弯曲曲向东南缓缓地流过去。在韶山嘴的对面,在那山环水抱的南岸,有一栋半瓦半茅的朴素的房屋,叫上屋场。在这所房子里住着两家人,堂屋正中为界。124年前的今天,公元1893年12月26日,这所房子里的毛家诞生了一个男孩子。他,就是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父亲的吃苦耐劳、精明能干;母亲的通情达理、从容镇静,这些淳朴农民的优良品质,都融入了他的身心。

毛泽东在六七岁的时候,便开始在田地里劳动了。到13岁时,他白天要在地里做一个成年人所做的工作,晚上还要帮父亲记账,因为这时候他已经是全家“最有学问”的人了,就是说,识字最多。此外,他父亲常在夏天月亮底下教他和弟弟打算盘,要他们学会用两只手同时打。但他们吃的只有糙米饭和蔬菜,逢每月的初一、十五,家里给雇工们吃点鸡蛋和鱼,他和母亲、弟弟是没有份的。

毛泽东曾在1936年冬回忆说:“我母亲是个仁慈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都愿意接济别人。她同情穷人,并且当他们在荒年里前来讨米时,常常送米给他们。”

“我家分成‘两党’。一个就是我父亲,他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我母亲和弟弟组成,有时甚至连顾工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她批评了任何公开动感情和公开反对‘执政党’的企图,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

从小就耕种田地,从小就受了劳动的锻炼,所以毛译东深深地知道中国农民群众生活的痛苦与要求。毛泽东自己就是农家出身——这个出身,这个环境,使得他从小时候起就和农民群众有密切的联系。

乡间至今还传说着几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年,秋收时节,农民们把稻谷打了下来,都摊在坪里晒着。忽然,天下起雨来了。大家忙着收谷子。幼年的毛泽东没有急着收自己家里的谷子,而先帮助一家佃户去收。父亲生气了,毛泽东说:人家家里很苦,还要交租,损失一点就不得了。我们自己家里的,自然不大要紧些……

一个冬天,毛泽东离家去学校读书。路上遇着一个穷苦的青年,他在风雪的冷天里只穿着一件单衣,冷得打战。毛泽东和他谈了几句话之后,就脱下自己一件夹衣给了他。及至假期回家,家里检查他的衣服时,发现少了一件,质问毛泽东,他才照实地说了出来。

又有一次,旧历年底,父亲叫毛泽东去别人家取回一笔卖猪的钱,在回家的路上,碰见了一些衣服褴褛的可怜人,他就把手中的现钱都给了他们。

还有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足以启发读者深思的故事: 一天,毛泽东的父亲叫他和他弟弟去收田里的拖泥豆。弟弟调皮,选豆子长得稀的地方拾,豆子稀,拾起来容易些,面积也宽些。毛泽东却选了一块豆子长得密的地方,老老实实地一颗一颗地摘拾。这样,时间要用得多,但面积却比较小,父亲来了,随便一看,竟称赞弟弟而责备哥哥。但毛泽东拿篮子里所得豆子的数量给父亲看,父亲也就不说话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毛泽东从小做事就是踏踏实实的。他小时候就具有一种忠厚诚实和朴素的品质。

也是姓毛的一个邻人,把自己的猪卖给了毛泽东的父亲。说好了价,也交了些钱,但是没有赶猪回家。过了十来天,猪价也涨了,父亲叫毛泽东把猪赶回来。毛泽东到了邻家,邻家说: “猪价涨了,我又喂了十多天,现在我是不卖的了。”毛泽东说: “是呀!你又喂了十多天,还是说好了的那些钱,你当然不卖了。” 毛泽东就空手回到家里。

韶山冲的人们到现在还都传说着这些故事, “润芝先生从小就是很讲礼性的。”他们说。

少年毛泽东

青年毛泽东风华正茂

秋收起义中的毛泽东

井冈山上的毛泽东

长征中的毛泽东

转战陕北途中的毛泽东

群众中的毛泽东

1961年,毛泽东环视寰宇、运筹帷幄

吕厚民/摄

1.《韶山冲至今还流传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韶山冲至今还流传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