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虽然是中原腹地,但部分地区仍属于浅山丘陵地区。柿树,被称为“硬核作物”,已经成为这些地区水果发展的首选。然而,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地区种植的柿树的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是小农零星种植的,树形不合理,年产量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柿子在我省发展了这么久,仍然没有成为任何地区的代表性农产品之一。
为了解决我省柿子发展面临的这一困境,笔者将通过本文告诉大家柿子修剪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当前的物候期,通过阐述不同生长阶段的修剪方法,帮助大家合理塑造树形,打造一个年年高产稳产的柿子园。
一、柿子修剪的意义是什么
1.它是生长和结果的必要条件
一般来说,柿树枝条顶端侧芽饱满,发芽成枝能力强。如果不采取合理的修剪措施进行干预,很容易导致枝繁叶茂,结果能力下降。野外观察发现,柿树的结果枝往往是那些“粗而长”的枝条,这些枝条大多来自去年结实的母枝顶端的侧芽。因此,合理地疏伐这些枝条上萌发的弱枝是来年高产的保证。
2.这是我省柿子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省过去开发了很多柿树,但都属于管理类。现有的一些柿子园要么树形结构不合理,要么树膛空空无果实,树冠周围枝条密集,抽强枝能力弱,结果能力差,产量低。面对这种情况,果农必须通过修剪来改变柿树现有的不合理的树形结构和较差的结果能力,这也是我省柿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
3.这是标准化生产的重要保证
随着果业的发展,除了产量和质量的提高,田间管理、果实采收和深加工的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机械化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为了适应目前水果产业的发展水平,必须修剪使柿子园的树形大致均匀,这不仅是田间机械化耕作,也有利于对外宣传和品牌化。
二、如何控制柿树冬季扦插时间
对于柿树的冬季修剪,我们通常说可以在落叶后,春季萌蘖前进行。然而,通过对一些果农修剪的了解和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修剪时间越早,果树的芽萎凋率越高。比如北方一年生主枝12月修剪,3-4月修剪19%。而且这种现象也和分支年龄有关。如3-4月修剪的2-3年生枝条的芽萎凋率为20%,4年以上的芽萎凋率为17%。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柿树冬季修剪越早,芽萎凋率越高,对应的芽数也就越多。但实地观察发现,这些芽大多为隐芽,分枝能力弱,分枝细,变成结果母枝的概率小,对果树产量影响较大。因此,作者建议在春季修剪柿子树。
3.如何在冬季不同阶段修剪柿树
1.小树的修剪
修剪柿树幼树的主要目的是塑造树形。目前,柿树种植广泛采用主茎稀疏层形状。这种树形一般在第一层有三个主枝,相互间隔120°左右,每隔一个主枝有2-3个侧枝;第二层有两个主要分支,上下分散;三楼有一个主枝,方向多为北向风。
根据上面提到的柿子的树形,我们在修剪时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各级主枝,打开主枝的角度,将中心树干剪短60厘米,以促进新的分枝,从而调整主枝的主从关系和主枝之间的间距,使它们长在一个英俊的顶峰。
2.果树修剪
随着树龄的增加和管理的“散养”,大多数柿树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并不理想,所以此时修剪的主要任务是更新培养的结果小枝,增加树冠的透光条件,防止结果部分向外移动。
具体来说,在修剪上,可以优先间伐,适当利用短截。具体来说,柿树全果期可疏干的枝条多为二年生节下部生长弱的一年生枝条、连续多年生长而不能形成结果枝的弱枝、枝干上萌出的无用丛生枝条、病虫害、杂交枝条、枯枝。此外,利用柿树短枝后的强抽枝能力,可以将外围的结果枝进行堆剪发芽,为明年的结果做准备。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枝的数量不能太多,否则会延长树势恢复时间,影响果农收入。
3.衰老树木的修剪
柿树衰老分为轻度衰老、中度衰老和重度衰老三种。
轻度老化的树,结果表明承重部位向外移动,承重枝条较细,但有一定的屈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轮换更新的方法进行修剪,即收回整棵树1/3或1/2的主枝,在2-3年内完成整棵树的收回和更新,并配合间伐等其他措施帮助其尽快恢复树势。
中度衰老树:大树枝弯曲下垂,小枝和侧枝不断枯死,内室宽大空,承重能力差。这种树推荐主枝再生法。简单来说,全树的主枝都会回缩到后面有新小枝或者长满枝杈的地方,这取决于顶点的衰老和后面的秃况。一般会回缩5-7年,让新的分支代替大的分支向前生长。这种方法,在科学管理的条件下,3-4年即可恢复正常产量。
树龄严重:主枝不全,树干木质部腐朽坏死严重,基本无产量。这种树体一般由作者建议直接砍伐,重新种植新的果树,或者进行高接再植。不建议果农在修剪严重老化的树木上浪费太多精力,有点不划算。
1.《柿子树修剪图解 柿树为何要进行修剪?具体该如何修剪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柿子树修剪图解 柿树为何要进行修剪?具体该如何修剪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16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