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大多数人善用“招式”,这是解决具体问题的一招。有什么方法可以从“心法”层面提高自己看待事物和问题的水平?

作者▌·拉切尔,微信官方号:l先生说创联工作室被授权出版。

一个

当然有。

这个方法,我称之为“认知提升”。我指的是心智和认知的整体升级——即推翻旧的认知,全面建立新的认知和心智。

例如,这有点抽象。

在中学,每个人都上政治课。上课会说哲学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分为自然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列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是最符合真理的哲学。

有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哲学真的是这样的。以至于我常常在想:为什么两三千年来的西方思想,从古希腊开始,看起来就那么粗陋粗陋?直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出现,西方哲学才被拯救?

直到看了《苏菲的世界》。

这本书受到了很多哲学家的批评,说它太“人民哲学”,内容相当不严谨——但对当时的我来说,它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之后,我继续啃所罗门的《大问题》、《牛津通读》,然后是蒂莉的《西方哲学史》,因为引用了很多哲学家的原著,所以比较难懂。我从初中读到高中,花了三四年时间才勉强翻了几遍。

从那时起,我们意识到西方哲学并不像政治书中所说的那样。只需打开一个哲学家,他的思想就是一个光辉的宝库。

这段经历对我帮助很大。它不仅重建了整个哲学史的知识框架,而且从哲学家的思想中学习了许多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方法。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全面的“认知升级”。

再举个例子。

以前学习的时候,总是追求速度和数量。看了很多书,做了很多笔记,但总觉得真正能理解的东西只有那么几个。直到大二的某一天,我突然成了大师:

我为什么要追求“别人的东西”,为什么不专注于“自己的框架”?

从那以后,我的阅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我曾经在暑假里读完几十本书,但自从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我“读完”的书的数量大大减少了,但我涉猎的书的数量却变大了。大二大三,几乎完成了学校图书馆的整个人文社科栈。

而不是追求“记住什么”“读多少”,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成长、延伸、级联、交叉,构建自己的知识图谱。

所以这两年,当“知识管理”和“知识体系”成为热门词汇的时候,我有点心碎——这就是我的大学在做的事情。

到目前为止,我的文章几乎都得益于阅读方法的升级。它给了我不可估量的帮助。

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这辈子,要实现成长,最重要的是进行“认知升级”。

当你到了一个层次,你的思维、视角、看待问题的方式都会局限在这个层次。再高也不可能超越这种程度的束缚。

而“认知升级”就是让你的思维超越目前的水平,达到更高的层次。

一旦你有了这样的飞跃,你会发现,过去熟悉的东西,在你眼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角度。你的思想会像开了一扇大门,涌动着无限新鲜而有活力的思想。

有一种理论认为,人体内所有细胞平均每七年就会发生一次变化,从而去除旧细胞,产生新细胞。虽然这是伪科学,但在思维层面上是真的。

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和认知在五年、十年后还没有升级和跨越,那么他的思维其实已经进入了“老年期”。每天,他都在重复他过去的生活。

为什么?人的思想其实是所有接触到的信息的集合。你收到的所有信息都会构建你的“思维框架”。你所有的想法、分析和看法都是建立在这个“思维框架”之上的。

简而言之,你所学的一切构成了你的大脑。

所以,要想让形成的“思维框架”更贴近现实,更具前瞻性,就需要隔一段时间一次又一次地推翻、打破、修复、重建。

这就是“认知升级”。

两次认知升级之间的过程,即磨砺、否定、推翻自己思维的过程,称为“自我迭代”。

通过“自我迭代”实现“认知升级”是一个人成长的本质。

知乎里有个问题,问:什么是“思维差”?穷人和富人思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富人和穷人最大的区别在于眼光。他出生的家庭和成长的环境会牢牢束缚穷人的视野,让他看不到未来,变得目光短浅,沉迷于眼前的满足。

最简单的例子:学习。

许多父母认为送孩子上学没有必要。他们更愿意让他们的孩子在家工作和耕作——即使他们不是没有能力。即使是那些能在农村脱颖而出,在大城市完成学业的孩子,大部分都会受到童年信息缺失的影响,会伴随一生。

同样,许多“社会底层”的工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缺乏改变现状的强烈意愿。他们觉得生活不够好,但是还可以。他们很难想象“更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更难想象他们能与之联系起来。如果存了一笔钱,要么花在性消费上,要么回老家盖房子,嫁给下一代,仅此而已。

这就是贫穷的恶性循环。贫穷导致信息的匮乏,信息的匮乏导致下一代的贫困化。一次又一次,生与死。

如何才能跳出这个困境?只有推翻和重建认知,进行“自我迭代”,这个闭环才能突破一个缺口。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一样的。

在大说话:

从卖体力到卖智力是一个自我迭代;

从压榨自己的劳动到煽动资源,是一个自我迭代;

从“工作就是卖时间换钱”到“工作就是和团队一起创造价值”,是一个自我迭代;

也是一个自我迭代,从“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奋斗”到“为了更好的行业而奋斗,顺便赚钱”。

告诉我在小:

从“我要做好每一件事”到“我要做最重要的事”,是一次自我迭代;

从“我要完成这个任务”到“我要完成这个项目”,是一个自我迭代;

从“我需要做什么”到“我想做什么”,也是一个自我迭代。

一个在传统环境中长大的人,很容易变得古板,封闭,固执,处女情结,大男子主义。这能说是他的错吗?其实不是,他只是这个“思维场”的另一个受害者。

想要跳出去融入更高层次的圈子,就必须进行“自我迭代”,打破旧观念的束缚,建立对世界的新认识。

但是这种“全新的认知”一定是正确的吗?有没有可能只是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历史会倒退吗?为什么?

我们的美学,从装饰艺术到功能主义再到极简主义,过一段时间还可能回到装饰艺术吗?

我们已经知道,时尚只是一个不断循环重复的循环圈。但是这个圈子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呢?

等等。

这些其实都是一种“自迭代”。

自我迭代与对错无关,也不涉及价值观。其本质是心灵的解放——从“不可接受”到“可接受”,从“不可能”到“可能”,从“不可想象”到“可想象”。

每一次自我迭代都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它需要挫折、冲击、运气、困惑、自我否定,而且往往需要很多次。

但是,每次自我迭代之后,你会发现你实现了一次脱胎换骨。

那么,如何通过“自我迭代”实现“认知升级”呢?

1.建立习惯:反思,怀疑,推翻。

如前所述,每个人都有一个固有的“思维框架”,它构成了一个人认识事物、思维和信仰的方式。

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框架受到质疑和挑战,第一反应是什么?这是习惯性的自卫。

这种自卫恰恰是“自我迭代”的敌人。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都可能是“认知升级”的种子,可惜被你的防御机制扼杀在摇篮里。

所以,如果你在思考的过程中碰壁了,或者觉得自己快要到墙角了,不妨跳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看自己:

有哪些想法我认为是“不言而喻”、“绝对正确”的

如果不考虑这些想法会怎么样?

如果我们的想法与这些想法相反,会发生什么?

建立这样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摆脱“错误观念”的影响,吸收新的信息,完成思维框架的重构和重建。

记住:能容纳两种完全不同观点的心,才是真正强大的心。

你必须时刻让自己的内心受到两个矛盾概念的冲击、磨练和抵触,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检讨自己。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成长。

2.广泛参与:接触多个学科并了解其基本原则

查理·孟格说:他的智慧来自他的“思想网格”。

什么是「思想网格」?格栅就是栅栏。栅栏的形状是这样的:许多竖板和横板相互交叉,画出正方形。在这一点上,每一块竖板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知识领域;而每一块横板都是知识领域之间的连接,串联着两个不同的领域。

建立这样的思维对我们有什么用?你会发现,世界上不同领域之间有一些共性,而这些共性就是最基本的“底层原则”。

很多时候,你不需要知道一个领域的细节,只需要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就可以掌握它的脉络,这样就可以从更高的层面去看待这些领域。

不同领域之间的互动可以使我们的思维更加立体,同时也可以拓展我们的思维渠道。

对于一个问题,我们将不再局限于一两条固定路径,而是可以多元化、多路径思考,从而找到更好、更高层次的解决方案。

3.连接:世界的本质是简单

哪一瞬间你觉得「认知升级」?

我的经历是:在某个瞬间,突然有一种感觉,记忆中大量零碎的片段、想法、知识点,一下子就被祝福到了灵魂深处,被无形的线索连接起来,在张全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是自洽的,也是完美的,你会觉得,以前所有的困难和困惑,都会随着这个网络的建立而消失。

这就是“认知升级”。

世界的本质是简单。万物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和共性。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这种联系。

如果你以“点”的形式去思考和学习东西,那只能说明你还没有找到能把它们联系起来的最本质的线。

就像《长生天》里,张三丰教了张无忌太极剑法,他洋洋自得。所有的动作和孤立的“点”都是形式,真正的本质永远是“点”之间的“联系”。

本文作者▌·拉切尔是一名互联网经理,心理学和管理学硕士,胡志22万岁的作家,许多媒体的特别作者。微信官方账号:L先生说。

1.《迭代 优秀的人是如何成长的:从自我迭代到认知升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迭代 优秀的人是如何成长的:从自我迭代到认知升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85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