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已经进入大众视野的热门电视纪录片,“画面+解说”这种外在形式,无论是往年的《故宫》、《大国崛起》、《舌尖上的中国》,还是近年的《灿烂的中国》、《风味世界》,几乎代表了中国主流纪录片的结构模式,学术界称之为“格里森”模式。
格里森与英国唱片运动
1898年,约翰·格里森出生在苏格兰的丁斯。他的父亲是一所农村学校的校长。格里森的父亲认为电影具有教化和教育功能,忽略了当时恶魔制造的白魔法、负罪娱乐等反对声音,将电影引入学校,直接影响了小格里森。格里森高中毕业后,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哲学系。1925年,格里森获得洛克菲勒奖学金,前往芝加哥大学研究媒体对舆论的影响。在此期间,他接触了社会学家李普曼和他的理论,并经常给《美国周刊》投稿,写一些关于教育和公共信息的文章。
1926年,格里森阅读了拍摄的罗伯特·弗莱厄蒂的作品,并在纽约的《太阳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本文首次使用纪录片这个词,并解释如下: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正是从这一刻起,纪录片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审美意义和社会价值。
1927年,回到英国的格里森成为帝国商品营销局的官员。他计划拍摄一部记录英国渔民捕捞鲱鱼全过程的电影——《浮网渔船》。1929年,《浮网渔船》作为《战舰波将金号》的片前补充上映。影片优美的摄影和交响结构体现了格里森在宣传和艺术之间找到的平衡,纪录片史上著名的电影,如《锡兰之歌》、《夜邮》、《住房问题》,都是这一运动的产物。
在此期间,格里森还对纪录片的发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利用各种途径获得社会组织的赞助,保证了纪录片制作的经济基础;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图书馆向公众展示这些电影,并通过学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非电影纪录片的发行和放映机制。
在《纪实观念》中,格里森称纪实电影运动为“非审美运动”。“对我们来说,它恰好是最方便、最刺激的媒介。另一方面,它是公共教育中使用的一种新思想:它的基本思想是表达一个剧变时期的世界,因为这种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形成了公众对这种剧变本质的认识。
中国人对格里森的介绍和误读
中国人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了解格里森。1946年,在南京创办的《电影与广播月刊》发表了《英国的教育电影》一文,介绍了英国的纪录片运动,“1929年,约翰·格里尔逊先生发明了举世闻名的纪录片……并改革了以前的风格。这是英国电影运动的一个转折点。格里森先生继续他的实验和工作,为皇家贸易部制作了大量有价值的电影。1946年2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都分会和华西大学文学院举办了十次教育电影开放体系讲座,由当时中国教育电影的领军人物孙主讲。第八讲“纪录片运动”,讲的是英国的格里森纪录片,和演讲一起上映的电影是英国纪录片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夜邮》。
Grissom模型,一个在中国频繁出现的术语,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格里森模式和“形象化政治理论”被等同化、简单化为画面和解说,都强调电影的教育功能,这使得格里森模式成为90年代中国纪录片误认的反叛对象,并作为以主题为先的创作模式遭到拒绝。当时以长镜头、实声为特征的纪实美学大行其道。被简化为图片加解释的Grissom模型,变成了过时的理论,被抛弃了。“可视化政治理论”多年来垄断了中国纪录片的主流形式,但它模糊了人们对格里森模式的理解。
在张通道的《格里森姆模式及其历史影响》中,他在通常意义上为格里森姆模式辩护,“但两者的区别却被忽略了:格里森姆模式电影的解说来自于画面的提炼和补充,具有叙事和抒情的功能,画面和解说相辅相成;形象化的政治片的解读优先于画面,发展到极致的是文本的统一画面。”
纪录片不仅可以是改造社会的锤子,也可以是观察现实的镜子。
参考文献:
吕新雨。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格里森在中国。电影艺术,2013
张通道,。格里森模型及其历史影响。电影艺术,2008
门户:
制片人:何素柳
1.《格里尔逊 格里尔逊:给纪录片下定义的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格里尔逊 格里尔逊:给纪录片下定义的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4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