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中孟各领域经贸合作恰逢其时,前景广阔,在深化贸易投资、援助、重大项目、产业园区合作及自贸区建设等领域达成重要共识。目前,两国经贸合作正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但由于孟加拉国面临政治不稳定、一些地区恐怖事件频发、社会治安和安全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基础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中孟之间的经贸合作也存在相应风险,这需要客观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扩大双方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中孟经贸合作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和孟加拉国的经济保持了较高的GDP增长率,两国自身经济的良好运行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动力。

一、中孟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

自1975年中孟两国建交以来,双边的贸易额迅速增长。建交当年的中孟双边贸易额为306万美元,2005年已超过24亿美元,2009年以来两国贸易额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中孟进出口总额为70.59亿美元,同比增长54%。201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大关,2014年达到125.47亿美元,同比增长21.98%。2016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51.7亿美元。孟加拉国已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第三大贸易伙伴。

二、中孟两国直接投资逐渐扩大

中孟企业相互投资于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实现较快发展。从2003年起,中国就已成为在孟加拉国投资最多的国家,2003年直接投资流量为141万美元。2005年后,中国对孟加拉国直接投资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2014 年末,中国对孟加拉国直接投资存量达1.6亿美元。2017年直接投资额为1.06亿美元,其中纺织业是主要投资来源,投资额为1375万美元。孟加拉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受国内政治环境影响总体呈不稳定态势,但也在不断发展。2000年,孟加拉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仅为66万美元。2005 年,孟加拉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一度达到885万美元,但2010年以后波动较大。

三、中国在孟加拉国的承包工程稳步上升

21世纪以来,中国在孟加拉国承包工程项目呈稳步上升趋势,2011年承包额达到20.7亿美元。2014年以后,中国对孟加拉国的非金融类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12月份,中国对孟非金融类累计投资1.868亿美元,在孟工程承包累计合同额为188.8亿美元,对孟工程承包合同业务实现井喷式增长,合同额首次超越印度位列南亚地区第一,中孟经贸合作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中孟经贸合作的机遇

一、两国发展战略契合

哈西娜总理领导的孟政府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投资环境,提出到 2021 年将孟加拉国建成中等收入国家、2040 年成为发达国家的宏伟目标。为实现“金色孟加拉梦想”,孟政府推出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交通、通讯、农业、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鼓励外商投资,计划到 2030 年新建 100 个经济区,目前已发放 70 个经济区开发许可,这为中国在孟加拉国的经贸投资提供了巨大机遇。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分享发展机会和成果,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展,通过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动区域国家共同发展,为各国繁荣创造机会,这为孟加拉国实现经济发展宏伟目标、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巨大推动力。

二、国家关系健康发展

中孟两国自1975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健康发展。孟政府、军队和民众长期对华友好,认为中国是最可信任的朋友和伙伴。2016年习近平主席成功访孟,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同意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充分挖掘各领域合作潜力,扩大双边贸易规模,以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能源电力、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农业等领域为重点,打造中孟大项目合作新布局,深化海洋、水利、科技等新领域合作,这将不断推动双边经贸合作迈上新的台阶。同时,双方签署了双边投资贸易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等政府间协议,建立了双边经贸联委会等合作交流机制,为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孟加拉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孟加拉国近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首先,经济增长平稳,贸易部门发展迅速。孟加拉国已连续五年GDP增长率保持在6%以上,是南亚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截至2016 年12 月底,孟加拉国外汇储备为320.9亿美元,在南亚国家中外汇储备规模仅次于印度。其次,孟加拉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轻工业制造中心。随着中国、越南、印尼等传统纺织大国的业内竞争加强和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升,更多的纺织业产能将向孟加拉国转移。成衣制造业作为孟加拉国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不仅可以创造就业、赚取外汇,还能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这也为中国转移轻工制造业带来机遇。第三,孟加拉国不断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近年来陆续建立经济特区及出口加工区,并且参与了多个双边贸易谈判和区域合作。2016 年9月,孟加拉国向WTO递交《贸易便利化协定》议定书接受书,标志着孟加拉国在海关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达到 WTO 标准。在直接投资方面,孟加拉国给予外国直接投资一系列的优惠待遇和宽松政策,并通过引入公私合作模式、建立一站式服务法规和成立投资发展局等措施刺激投资。

中孟经贸合作存在的风险

根据伦敦风险评估公司维里斯科枫园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国家风险报告显示,孟加拉国在全球200多个国家风险评估中排名第六。[8]孟加拉国自身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大国在孟加拉国的政治博弈对中孟经贸合作构成挑战。具体来讲,中孟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和挑战。

一、政治性暴力事件频发

孟加拉国的政治安全风险相对较高。其国内政治斗争、社会治安恶化,国家政府腐败以及大国在孟加拉国的影响力争夺所带来的政治风险都严重影响到中孟经贸合作。近年来,孟加拉国的政治局势基本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政治对抗、罢工等运动在大选期间造成严重的动荡,这对在孟投资企业来说是极大的威胁。例如,2016年3月孟加拉国举行全国基层选举,仅在比罗杰布尔地区就有约56个选举点因暴力冲突而暂停投票,暴力冲突甚至导致多人死亡。政治角力走向对抗不可避免地滋生出宗教矛盾与族群对立。近些年来,孟加拉国的宗教暴力事件不断发生,恐怖主义活动更是猖獗,出现了一些零散的有针对性的极端分子袭击事件,并且往往与“伊斯兰国”或“基地”组织有关。2016年7月1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古山使馆区附近的一家餐馆制造恐怖袭击,劫持了30多名正在用餐的客人,其中包括20多名外国人。尽管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针对此类事件一再重申孟加拉国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在国内展开针对极端分子的打击行动并取得一定积极效果,但仍面临严峻考验。

二、国家政府腐败现象严重

根据“透明国际”每年发布一次的腐败印象指数显示,孟加拉国腐败问题非常严重,2016年清廉指数仅为25分,并且其腐败为系统性、结构性问题。孟加拉“透明国际”对2015年孟全国服务领域的腐败调查显示,护照部门腐败程度排名第一,其次为执法部门、教育部门。孟加拉国2015年受贿金额高达882.1亿塔卡,大幅高于2012年的149.7亿塔卡。孟加拉国的行政部门手续繁杂、行政审批时间长、行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作为执法机关的警察部门更是腐败的重灾区。虽然孟政府也在进行改革,并且加大了监察力度,一些非政府组织也积极介入,实施整改措施,但其腐败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对外资企业来讲,当地政府腐败一方面会增加其经营成本与风险,另一方面也会降低办事效率。

三、大国在孟加拉国的政治博弈

近年来,美孟关系发展迅速,美国试图“正式把孟加拉国纳入美国的战略视野中”。美国不断增强在孟加拉国的影响,试图将孟加拉国作为美国在南亚的“关键战略伙”,通过加强双方在军事、反恐问题上的合作,将孟塑造成民主、温和的伊斯兰国家“样板”;同时希望利用孟加拉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将其培育为新兴市场,以此巩固在孟加拉国的民主化成果。美孟经济关系正在转型,由以往侧重经济援助、人道主义救助和侨汇经济转变为注重提升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这在一些领域给中孟贸易投资合作带来压力。

自莫迪上台以来,印孟关系打开了新局面。2015年,印孟签署了《陆地边界协议》,解决了困扰双边关系多年的边境争端,对双方都具有有利影响。防范中国在南亚的影响力是印决定解决边界争端的原因之一。加强对孟加拉国的战略影响是印度编织更紧密的南亚国家关系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借边界问题的解决和拟定相关协议,印度将扩大对孟经济的渗透和影响,加快合作步伐,抢占孟加拉国基础设施市场。孟加拉国也深知,南亚地区印度“一家独大”的不对称力量结构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对印度依存程度依然很强,这给中孟关系发展和经贸合作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日本也积极在电力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孟加拉提供综合性援助,特别是集中援助该国首都达卡、港湾城市吉大港及东南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同中国在对孟贸易投资领域展开竞争。

四、法律风险

孟加拉国法律制度以英国法为基础,但发展较为缓慢。孟加拉国有关投资的法律主要有《1980年外国私人投资 法》等,同时它是《关于解决国家与其他国家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和《联合国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签字国。但其法制不健全, 法律陈旧,执法不力,案件审理效率低下,延缓严重。尽管孟政府和人民联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治理和打击腐败,但仍然有许多漏洞和司法缺陷,导致法律风险较大。处理上诉的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是独立的,不受行政机构管辖, 但接受申诉的基层法院却是政府行政机构的一部分,缺乏独立性。在孟加拉国法律体系下,合同是否能有效执行很不确定,法院延误案件审理不会被处罚。即使案件有了结果,也很难得到有效执行。另外,孟加拉国的会计审计体系诚信度比较差,除少数隶属国际企业的会计公司以外,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审计工作常常只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而不是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这些情况导致企业启动成本、运营成本等投资成本增加、风险加大,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孟加拉国广受称赞的投资鼓励政策的效果。

五、社会经济风险

孟加拉国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国民经济较大程度地依靠对外贸易,接受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援助是其筹集建设资金的重要方式,容易受到外部冲击。政府大幅借贷、燃油进口激增、塔卡对美元快速贬值、国内食品库存不足等因素使其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孟加拉国缺乏清晰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结构不合理,实体经济支撑经济发展的力度较小。国内器械设备非常落后,通信设施数量不足、故障率高、安装麻烦、收费高昂。同时,孟加拉国能源短缺,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缺乏矿产资源,电力短缺极其严重。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区晚上基本没有电灯,即使在第二大城市吉大港,供电也不能保持稳定,许多企业需自备发电机,这增加了生产成本。交通秩序混乱、拥挤,公路系统的道路质量差,拥堵严重,铁路网则存在宽轨和窄轨两种规格,部分路段年久失修。孟加拉国港口承载能力缺口巨大,运输效率低。承担全国85%货物进出口的吉大港是全亚洲效率最低、成本最高的港口。海关清关时间过长,平均约一个星期,慢则一个月。这导致在中孟经贸合作中,中国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到孟加拉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增加了经济活动的成本和时长。

中孟经贸合作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积极开展政党外交并发挥引导作用

一是中孟两国通过政党外交增强政治互信。中孟两国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性问题上看法保持基本一致,在国际事务中密切配合,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各种交往不断增加。双方不断开展的政党外交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增强了应对经贸合作风险的信息,为规避及解决政治风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二是政府建立政治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成立专门的政治风险研究机构,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参加。通过该机构对孟加拉国投资环境以及投资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帮助预测各类风险并开展针对具体投资项目或投资企业的风险评估服务。

二、共同营造良好的经贸合作环境

一是同孟方在双多边经贸合作平台积极互动,增进双方合作共识和互信。二是在经贸务实合作的重点领域加强同孟方政策交流,为双边合作提供规划和指导,增加投资与人力资源开发,鼓励两国有关企业加强合作,支持有实力的中资企业赴孟投资,由中国金融机构积极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融资支持,为重大项目合作探索多种融资方式。三是定期继续举行经贸联委会会议,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精神,充分发挥中孟经贸联委会等机制作用,推动双边经贸合作。

三、企业不断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一是中国企业对孟加拉国的投资环境要进行调查和分析,并评估投资项目的政治风险。这可以通过直接购买国际知名风险服务机构发布的政治风险报告、外国投资企业成立专门的投资风险评估部门对孟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来实现。二是通过购买政治保险尽可能降低该类风险的影响。购买对象为国际政治保险产品、本国保险产品、多边信用保险产品等。现阶段,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基本都采取向本国保险机构购买相关保险进行风险防范,一般通过购买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的债券类保险产品。三是通过发展合作伙伴和吸纳多方投资者参与的形式共同承担经营风险,如吸收孟加拉国的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组织作为项目参与方,聘请当地人负责部分项目建设等,都可以有效分散项目的建设、运营风险,从而提升整体投资收益。

1.《四五事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孟经贸合作的机遇、风险与对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四五事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孟经贸合作的机遇、风险与对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7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