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但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它的历史。不可否认,瓷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瓷器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绕不开瓷器的历史。这是我编辑颜崇年《御窑千年》时的最初感受。随着剪辑的深入,我产生了更多的想法和感受,这就是剪辑的乐趣。
《御窑千年》是一部简明的瓷器文化史,与其他瓷器史著作明显不同。一般意义上,陶瓷或瓷器的历史主要讨论瓷器本身的产生和发展,注重烧制瓷器的原料和工艺,重点是“物”——瓷器。但据不完全统计,《御窑千年》涉及的人数约有400人,“人”成了本书的重点。原因是严崇年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更注重人在瓷器发展史上的作用。书中涉及的很多人物,都与陶瓷文化的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比如这些人既有领导瓷器生产、制定窑业政策、监督御窑发展的皇帝、官员、宦官,也有想提高瓷器烧制技术水平和艺术品位的工匠、文人、画家。通过对相关人物的研究和讲述他们的故事,御窑瓷器的历史是生动的。严先生笔锋笔锋,鞭挞专制皇权下的丑恶与贪婪,歌颂美好的价值观和伟大的工匠精神。
严先生一直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御窑瓷器的千年发展。代表瓷器最高水平的御窑瓷器的发展史更具典型性和说服力。严先生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对传世名瓷的观看,总结出中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启示,即“御窑千年”的历史文化。精致瓷器的背后,隐藏的本质是“新”,即思想创新、管理创新、技能创新、产品创新。宋代的青花釉,“蓝如天,亮如镜,薄如纸,响如声”;元代青花瓷和釉下红改变了单一彩瓷的局面,开创了彩瓷的新境界;到了明朝,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五颜六色;珐琅,粉彩,各种颜色,清代的画,都可以放纵灵活的在瓷器上展示。创新不仅是中国陶瓷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国陶瓷文化的生命力!在《御窑千年》一书中,严先生讲的一条明线是御窑瓷器的兴衰,贯穿全过程的另一条暗线是皇帝、官员、工匠、瓷器头脑中所反映的创新思维。这是对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总结,编辑《御窑千年》是我的一大成就。
严崇年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尤其擅长研究明清史。读完《御窑千年》,很多人会奇怪,颜先生为什么要“跨界”研究瓷器。在阅读的过程中,大家都会逐渐打消疑虑。历史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体。严先生受过严格的历史学术训练,善于用史料研究历史。值得称道的是,严先生近年来在研究明清宫廷文化的过程中发现,除了历史文献外,器物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大量历史信息,需要花大力气去研究。造型各异的精美宫瓷逐渐进入了颜先生的视野。其实他关注的是御窑和瓷器,但他是在2012年才开始关注的。五年后,他撰写出版了《御窑千年》。五年时间,严先生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御窑和瓷器上。他一边读“万卷书”,研究瓷器的相关知识,一边思考瓷器背后的历史走向;他千里迢迢来到御窑和瓷器的历史遗址,然后把它们带给读者和观众。书中很多话透露出严先生收获的喜悦。比如他系统梳理了“袁庆华”提法的学术史;准确无误地纠正了清代“郎窑”瓷器中的“郎”,不是郎左婷,而是郎廷吉;仔细认定清朝总督唐颖是八旗满洲的涂层,而不是汉军的身份;强调“瓷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等等。
颜崇年晚年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方面,他熟悉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他很好奇,渴望探索新知识。更重要的是,严先生深知历史学家的责任,为读者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千年御窑史为严先生的作品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1.《大道不器 追求新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道不器 追求新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87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