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苏州博物馆官方微博

这似乎是一个大师不断远行的时代。

5月16日,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从法国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大理石砌成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到维港边矗立的香港中银大厦,贝聿铭的建筑手笔,将艺术之美凝固于大地,被时间证明永恒。

1983年,贝聿铭捧得建筑学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评委会认为:“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对于材料的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

贝聿铭被称为“最后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的现代主义有着一种鲜明的个人烙印——干净、内敛、边缘锐利、对几何形状的肆意使用等。但即使是喜欢传统建筑的人,也会对其一见钟情。站在贝聿铭设计的建筑前,你会惊叹于那些看似锐利线条的流动之美、和谐的韵律,与周围环境的浑然天成。

在他去世后,《纽约时报》评价:贝聿铭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建筑大师之一。特别之处在于,他既受到房地产商、公司负责人的青睐,也得到艺术博物馆的欣赏,这样的建筑师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而他所有的作品,从商业摩天大楼,到艺术博物馆,都在锐利的外缘和保守主义之间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图片,请勿转载

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激进与保守……这些看似对立的特质如此完美地融合在贝氏建筑中,正暗合了“天人合一”“万物并行而不相悖”的东方哲学思想。游走在东西方文明之间,贝聿铭的作品有一种罕见的包容与和谐。

1917年,贝聿铭出生在中国苏州一个富庶家庭。1935年,18岁的贝聿铭远赴美国求学。哈佛大学毕业后不久,他就到美国知名房地产公司工作,从此开启了建筑设计生涯。

“对我来说,中国印记从未完全消失。现在我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很怪吗?我给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内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前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陈大卫在为《贝聿铭全集》作序时评价道:先生深受儒学影响,文化底蕴荣贯中西。其人生经历和艺术与历史相融合的创造理念,使建筑作品浓缩着东方哲理、硕儒品性和特立独行的西方观念,不仅体现出古老东方文明的现代价值,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人类为诗意栖居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他的建筑设计不曾刻意中国,但受中国文化影响至深。他说,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

纽约市艺术协会会长肯特·巴威克曾评价说:贝聿铭的建筑仿佛现代世界中一条奇妙的丝绸之路。从东方和西方两种截然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里穿越。他设计的每一座建筑,都有一段故事讲述: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Benh LIEU SONG

占据贝聿铭“建筑师生涯第一位置”的巴黎卢浮宫广场的透明金字塔。塔身的玻璃映射出卢浮宫和天空,以及巴黎美丽多变的光线。卢浮宫是世界文化瑰宝,更在法国人心中有着难以言喻的纪念意义。这座玻璃金字塔曾饱受争议,但最终获得了世界的认可和赞誉。也正像贝聿铭所说:“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Difference engine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田纳西大理石的美术馆主体前面,是三角形的庭院。《纽约时报》评价,在现代建筑作品中,很少有能如此永恒而精良的建筑,以至于爱好传统建筑的人们也会对它一见钟情。

图片来自人民网

维港的海风中矗立的香港中银大厦。建筑外形如同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Gisling

北京香山饭店。贝聿铭从遥远的山区运来石材点缀饭店的庭院,并保留住自然美景和园中古树,以期觅得一种现代又不失中国特点的建筑风格。

图片来源: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最美的小女儿”。运用粉墙黛瓦的苏州传统色调,结合钢材和玻璃的现代材料,令得建筑明亮通透,游客也可体验到“步移景换”的苏州园林乐趣。得知贝聿铭去世后,苏州博物馆官方账号在新浪微博发文悼念:“贝聿铭先生虽已离去,但凝聚他生命之光的苏州博物馆将永远铭记和怀念。愿贝老于天堂永安!”

大师远行,艺术不朽,相信时间会给出它的答案。

1.《栖居 华人贝聿铭:在东西方文明的罅隙中诗意地栖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栖居 华人贝聿铭:在东西方文明的罅隙中诗意地栖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0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