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人靠衣裳马靠鞍、一看长相二看穿”,中国有很多这样的俗语来说明衣着的重要性。衣服虽然只是生活必备物资之一,但它所代表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有时候超越了它适用性的本身。
就是因为衣服的符号性质,就有了先敬罗衣后敬人的传统,不过衣衫褴褛的人不一定没有素质,而衣着光鲜的人也未必都是人中翘楚。衣服带给人的仅仅是第一印象,再华丽的衣服也掩饰不了思想和生活的本质。
总些人因为虚荣心作祟,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即便家里穷的叮当响,出门也要收拾的光鲜亮丽,华丽的外套里穿的可能是已经破了洞的衬衣,但这丝毫不影响衣服主人的自信。
生活中遇到极个别这样的人,其他人处于礼貌也不会拆穿,可在刚果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活在贫民窟里,却自诩为“上流绅士”,宁愿捡垃圾为生,也要全身名牌。
衣服的价值
现如今的社会,最能彰显衣服品位和价值的就是动辄上万的奢侈品牌服饰,奢侈品店的衣服随便一件的价格都有可能是一个普通工薪阶层数月的工资,但这并不影响有的人对其的喜好。
笔者曾经也有过一个疑惑,那就是奢侈品门店的商品那么贵,真的有人买吗?但现实却是奢侈品店的商品基本上供不应求,很多限量版的商品甚至会被疯抢一空。
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才明白,购买奢侈品的人并不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有钱人,很多工薪阶层也会为了各自的需求而购买奢侈品。奢侈品的做工、材质等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但单凭这些因素,奢侈品的价格也至于如此昂贵。
奢侈品还有它自己的文化和价值,就像有人说的一样,小众商品卖价值,大牌商品卖故事一样。如果是在自己的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享受高品质的生活也无可厚非,但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仅仅是为了赢得别人的眼光和评价而购买奢侈品,并导致债台高筑,这样行为意义何在呢?
在刚果就经常能看到一些十分违和的画面,一圈身穿国际一线大牌服装的人聚在一起对彼此的衣服品头论足,但他们可能是站在垃圾堆中,身边也都是破败不堪的房屋。
他们的衣着和身处的环境极其不匹配,这不是拍摄影视剧,是日常真实存在的现象;也不用怀疑,他们身上穿的大牌服饰绝对不是高仿。
衣服是真的,环境也是真的,刚果贫民窟里的“上流绅士”就是这样,他们宁愿捡垃圾为生,也要全身名牌。
萨普的执着
或许有人会质疑这样的人是为了作秀,或者说是为了吸引媒体的眼光刻意为之,但实际上他们是真实存在的一群人,还有一个专门的称呼——萨普。
并不是因为要哗众取宠才这样穿着,而是因为他们一直以来的这样的穿着习惯才引起了媒体的注意,萨普就是名副其实的贫民窟富人。
萨普喜欢穿名牌服饰不是因为他们有钱,而是仅仅因为喜欢,为了购买一件大牌服饰,他们可能要花费好几个月,甚至是一年的工资,但这也依然不影响他们对大牌服饰的痴迷。
虚荣心强的人往往是买上一套衣服出席各种场合,但萨普是把购买和穿着大牌服饰当作生活的必需品,有的还是人生的一部分,每位萨普的家里都会有好几套大牌服饰,而且只要能吃饱肚子,他们会把所有的钱都用来购买衣服。
萨普们节衣缩食购买来的大牌服装就是为了参加每隔一段时间定期举办的时尚交流活动。到了约定俗成的日子,所有的萨普们都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搭配服装,大家聚在一起还会交流评选出最好的时尚穿搭,能胜出的人就会拥有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同时也会成为大家眼中的时尚达人,引领人们的穿搭风向。
如果是在一群名流阔少举办这样的时尚活动,并不会引起大众的关注,可举办这样活动人都是生活在贫民窟的人,就显得有些匪夷所思。
一个身着大牌服饰的人在夜幕下走进一个家徒四壁的屋子里,家里没有任何一件能与大牌服饰相匹配的摆设,甚至连装这些昂贵服装的木箱子都是破的,但这依然不影响主人的心情和生活。
时尚的代价
对于过惯了勤俭节约生活的人来说,萨普们的生活就十分的荒唐,为了一件衣服而倾家荡产,甚至还要背负巨额的银行贷款,这样做真的值得吗?这个问题如果让萨普来回答,那就是肯定的,他们终其一生追求的就是这种精神上的享受。
任何行为的背后都会有深厚的历史根源,萨普文化的兴起与非洲沦为法国的殖民地那段历史分不开。
虽然法国后来被赶出了非洲,但法国人的那种绅士风度和对时尚生活的追求却根植在了非洲的大地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演变出了现在的萨普一族。
源于对时尚的痴迷,一位真正的萨普讲起服装的搭配,丝毫不亚于现在很多著名的时尚达人,可惜的是环境限制了他们的舞台。
时尚的背后是悲惨的生活,笔者之所以用悲惨二字来形容,是因为萨普们在人前风光的代价是全家人的凄凉。刚果的经济本来就不发达,很多人都挣扎在贫困线上生活,刚果的贫民窟也随处可见。
在吃饱穿暖这样的基本需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一个家庭中的萨普无疑就是一个吸血鬼,他为了购买一件心仪的衣服,会毫不犹豫的花掉全家人一年的积蓄,自己人前风光,留下家人忍饥挨饿。
身穿名牌服饰的人,真的就是高人一等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可萨普们对名牌服饰的喜好,就是萨普最后的执着,宁愿捡垃圾为生,也要全身名牌;在萨普的眼中,没有光鲜亮丽的衣服,活着都没有意义,所以宁可饿肚子,也要买衣服。
其实他们也知道自己这样做的代价是什么,但精神对人的影响在这个时候就体现的淋漓尽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萨普的眼中,没有什么比衣服更重要。
小结:
每个人对生活的定义不同,人生的追求也不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所以每个人都有追求生活的不同方式,也都有体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句话用在刚果那些贫民窟的“上流绅士”中最合适,他们宁愿捡垃圾为生,也要全身名牌,因为全身名牌就是他们的人生价值和毕生追求。
大众作为旁观者多数都希望他们能够理性消费,即便是最昂贵的衣服,浸透了家人汗水和泪水,也就失去了所有的意义。
1.《[历史回忆室]非洲贫民窟里的“上流绅士”:宁愿捡垃圾为生,也要全身名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历史回忆室]非洲贫民窟里的“上流绅士”:宁愿捡垃圾为生,也要全身名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48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