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档综艺《我家那小子》惹人注意,节目跟拍了明星们平常在家的日子。(不用说,依旧是疑似抄袭了韩国的综艺《我家的熊孩子》)
原来风光背后,明星也会和我们一样,窝在家里,点外卖,成了死肥宅。
也会孤单寂寞冷,尝着单身的苦涩。
演员朱雨辰(代表作《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甚至在好友离去后,站在门口久久望着,一个人醉后唱情歌,流苦泪。
怎么就没有人愿意陪我呢!
难以想象,曾意气风发的华子也会有此等苦涩,除了事业上的不温不火,也源自于他的母亲的过度控制。
节目播出后,朱雨辰妈妈频上热搜,她的苛刻儿媳标准让人大跌眼镜——
“男女有分工,女的就应该贤妻良母。既然把你娶进来了,既然你愿意进这个家,你就应该担起责任,就是这个角色,有要求,不能放低标准。”
大老师很无语,男耕女织的事都过去多久了。
其实华子的女人缘很好,前有汤唯后有姜妍。
姜妍除了外形亮眼,更是厨艺惊人,但还是难逃朱妈妈的挑剔。
按她自己说的是“儿子的每段感情都知道,每段都干预了。”
朱雨辰曾提到女友经常会质疑他——
“到底喜欢的是自己,还是喜欢贤惠会照顾人、适合当老婆的自己?”
把老婆当保姆,虽然已经是大多数现代婚姻的实质,但一开始就这样袒露,是个姑娘都会被吓跑。
母亲对儿媳有如此苛刻的标准,是因为她自己对儿子就是这样付出的。
对儿子,她的照顾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
会挨个问儿子的室友,打呼么,生怕影响儿子的睡眠。
儿子独立后,做得一手好饭菜,母亲非但不宽慰,反而心疼,觉得让儿子做饭是愧对于他。
于是千里迢迢赶来北京,陪儿子生活,于是朱雨辰独立后也难逃“魔掌”。
朱妈每天都会蹲守在贴吧,为儿子投票,儿子心疼,年轻人像雕塑一样坐几个小时都受不了,两人吵了无数次也无果。
她还会抄写儿子的每一条微博,儿子不更新,雨辰妈妈就拿着本子找儿子催更。
后来为了不让妈妈抄,朱雨辰都很少发微博了。(有没有想起老妈要求你删掉不符合她价值观的朋友圈的时候)
朱妈每天会熬制梨水、果汁、枫斗水各种喝的,逼得儿子都要喝光,儿子一天连两口纯净水都喝不到,有时候特别渴了想喝水都不行。
有时候给妈妈发脾气说我要喝水,喝白水,最后还得听妈妈的喝果汁。
这种折磨持续了整整十年,看他的痘坑,应该多少是拜这些果汁的高糖分所赐。
冬天妈妈为他选鸡毛菜选到手裂口,朱雨辰生气了,但还是主动道歉,吃了妈妈煮的面条。
他并非是一般的妈宝男,他曾抗拒,但次次都失败。
小时候因为被逼弹琴,试过自残。
甚至写下遗书,摸电门自杀。
他对妈妈说咱俩没法过了,你会把我搞死。
父母永远不理解子女的痛苦,朱妈为了爱失去自我,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
她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一旁的李维嘉都看出来,朱雨辰的姐姐至今恐婚也是因为,“女儿做不到你这样,就不敢迈出婚姻这一步。”
父母因爱而伤害子女,子女因爱而不得不承受。
亲情是牵挂也是羁绊。
朱妈是控制欲的溺爱,不需要你多优秀,你做什么都是好的,这种“恋子”反而会让孩子的心理畸形。
在早年的大尺度日剧《魔女的条件》中,泷泽秀明的妈妈就是如此,甚至还演化出了对儿子的情愫,儿子在过度的母爱中被压得喘不过气。
台湾最近和Netflix合作,出品了关于教育的台湾版《黑镜》——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以单元剧的形式,讲述了5个因追逐分数而扭曲的家庭。
标题引自于纪伯伦的诗——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虽与你同在,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爱而不是思想,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而不是灵魂。
生命不可倒行,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这段话真应该作为父母的必修课。
在故事《妈妈的遥控器》中,妈妈和丈夫离异就把所有重心都放在儿子身上。
偶然间,她得到了一个能操控时间的遥控器。
这天,儿子惊恐的发现,自己经历的事、人,都和昨天一模一样。
原来妈妈用遥控器将他返回了昨天,不能犯错,不然就重新来过。
学习不好没关系,别人学一天,你可以重复十天学习一样的内容。
如果不听话,“你的人生将永远卡在这一天。”
太特么恐怖了...
儿子有了初恋,母亲就让返回他的人生,让小姑娘不记得和他发生过的事。
终于,儿子崩溃了,选择了自杀。
可母亲一次次返回,将他救回。
儿子绝望地问她——“妈,你到底要我死几次。”
而妈妈却说,“你以为遥控器我只有一个吗?”
让人细思极恐。
这个故事中的母子和朱雨辰母子很像,都是儿子会潜移默化地受母亲影响,都有洁癖症。
好担心,朱雨辰在反抗与放弃中,会慢慢形成和母亲一样的观点,去对待她人。
在另一个故事《猫的孩子》中,情节更加奇幻荒诞。
母亲在家族中地位很低,儿子学习不好,可亲戚的小孩们考的都是名牌大学。
于是母亲开始疯狂地要求儿子提高成绩,她将亲戚的冷眼和自己婚姻的失败,都归结于儿子的学业。
在强大压力下,儿子误入了一个平行世界,按照这里的要求,只要他杀猫,就能取得高分。
果然,杀猫后,他的成绩不断提升,然而平行世界的规则崩坏了。
可他却停不下杀猫的残忍手段,成绩下滑,精神错乱。
其实并无平行世界,这更像是孩子想要逃避所自我创作出的臆想世界。
这和经典影片《黑天鹅》中的娜塔丽·波特曼很相似,她也受到母亲的过分控制,与苛刻的要求,承载着母亲的舞蹈梦想。
最终崩溃,精神混乱。
这几个故事虽然荒诞,却真实的可怕。
原著作者吴晓乐曾说,很多读者都有反馈——
“我的妈妈更恐怖。”
一句为你好,一句将来你就会感谢我的,就让父母理所当然地控制与改写子女的人生。
无数中国式子女就在溺爱与极度控制的极端教育中,被断送掉了一生最珍贵的快乐。
有“恋子”,有虎爸虎妈,也有极度否定的父母,这种度稍有差池,都会让父母与子女陷入困境。
姜文在《十三邀》中曾袒露,想要得到自己母亲的肯定,很难。
当年自己考上中戏,兴冲冲地告诉母亲,可她一句赞扬也没有,把通知书往旁边一扔,说你看你衣服还没洗呢。
之后文文成名,给母亲买了大房子,她也不去住。
直到母亲前些日子去世,他都觉得和母亲的关系很遗憾。
即使功成名就,耀眼如姜文,三、四、五、六代中国大导都合作了个遍,得到无数认可,有无数影迷崇拜,自负自信的他也会因为没有母亲的认可而一度自卑。
原生家庭的伤害往往伴随我们的一生,长大后的性格、思想与儿时的家庭、父母关系甚深。
那些长在健康、满满的爱里的孩子,身上总有种莫名的阳光、自信、有恃无恐。
父母以爱之名讨伐,天下没有哪个子女是不会缴械投降的。
我们最终长大,最终总会谅解父母,和父母和解。
只是,在偶尔某个时刻,还是会想起从前的伤害,往往父母仍旧不理解,你只能在新的伤口中,独自舔舐着旧伤疤。
亲情既紧密又残忍,每个人究其一生都要努力学会“分离”这一课题,龙应台的《目送》便写出了最真切的释义——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
不必追。
文/固力果呀
1.《朱雨辰:妈,你到底要我死几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朱雨辰:妈,你到底要我死几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238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