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品过生活中的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咸,才算品齐了人生真味。

茶,有其性格。一位老茶人曾说:“浓非厚,淡非薄。”初尝普洱茶者,容易被普洱茶的‘苦、涩’引入‘歧途’,而此文可以让你对普洱茶有更好的了解。

茶,内含丰富,耐人寻味!茶如人生,若要寻得茶中真味,需要时间沉淀和用心体会。喝茶是循序渐进的修身养性之法。茶中自有其滋味,普洱茶丰富多变的口感层次,象征了人生中所遇的种种“冲击”。普洱茶的滋味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以上数种的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有多重味道共同。

“甘甜”和“苦涩”两种相悖的概念在普洱茶里却是相辅相成的滋味,正因为这两者的共存,造就了普洱茶给品茶者带来多层次的口感享受。

[苦]和[涩]本来就是茶叶特有的味道,古代称茶为:苦茶,苦本是茶的原味,普洱茶之苦,是因为其中含[咖啡碱],咖啡碱对人体神经系统引起了兴奋作用的效果。

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并非透过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从略带苦意的茶汤,达到回甘喉韵功效。

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以其苦涩的程度区别二者,是最具体辨别方法。至于对苦味的处理,都是以冲泡方法来控制。同时也是各品茗者对苦味的接受程度而泡出适当的苦味茶汤。

[甘]和[甜]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味道,普洱茶持久的回甘常常让众多茶友陶醉不已,茶中的那种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说到“甜”一定会想到“甘”,人们往往将“甘甜”紧密相连。

但个人认为“甜”与“甘”是有区别的,不能等同。甜是一种味觉,与苦味相对应,舌头上味蕾的分布图中对甜感知的味蕾主要是舌尖。

而甘并不是味觉,甘更像是一种回味,且人对甘的感知为口腔的两颊、后段以及舌根、喉头与食道。

茶之回甘,是由苦涩造成对口腔的刺激而分泌的唾液与茶汤内含物质的综合作用产生的一种回味。普洱茶的甜味物质主要有两大类:糖类、天然含氮化合物(氨基酸)。

虽然普洱茶中的甜味物质的含量不是很高,也不是茶汤的主要呈味物质,但正是这类甜味物质的存在对普洱茶的苦涩味起到了一定的掩盖和调和的作用,对茶汤滋味以及初制过程中茶叶香气的形成有一定的帮助。

春茶和秋茶中茶叶甜味物质含量高,其滋味就甘醇少苦涩而优于夏茶。就茶树的同一个枝条而言,蔗糖、还原糖等甜味物质的含量老叶高于嫩叶,并随叶片的老化而逐渐增加。一般较粗老的三、四叶和老叶,甜味物质含量高于幼嫩的二、三叶。

苦与涩,甘与甜

互相转化

好的生茶常常有“入口苦而如喉甘”的感觉,这种“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直至消退的过程,常常被称为茶的“收敛性”。收敛性较强的茶,苦、涩味迅速被口腔感觉,又迅速消退,转成甜味;收敛性较弱的茶,苦、涩味则消退的慢,或直接就不会退去。

所以,这就是普洱茶苦涩和甘甜的相继体验:苦极后生甘。似乎象征了人生的真道:先苦后甜,苦尽甘来。

最后总结下,在选购自己喜欢的普洱茶茶品时主要感觉一下苦在口腔中是否能化,苦能化甜,涩而化甘,层次要多变,如此就是正常的苦涩。

反之苦涩停留在口腔,锁定不化,没甜没甘,就好像永远灰色的人生一般,那苦涩之味,只会让喝茶者无法体验和理解喝茶真正的趣味,如此品茶,宁愿选择饮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

苦与涩,甘与甜。是茶的味道,也是人生的味道。只有承受住了前些泡的苦涩考验,才可以感悟到后些泡的苦尽甘来。先苦后甜,茶味人生,也是一种收获。

本文分享自东家匠人:润土茶业

点击“了解更多”,更多大师匠人等你来结识

1.《[普洱有咸味怎么回事]痰带咸味是怎么回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普洱有咸味怎么回事]痰带咸味是怎么回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23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