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研究表明,茶叶的储存要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否则会造成茶叶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在空气中会发生氧化反应,茶叶经过氧化,使一部分的可溶性的有效成分变成了不溶性的合物质,降低了饮用价值,严重的还会霉变,不能饮用,从而导致茶叶的品质下降。
而在古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年代中人们是怎样储存茶叶的呢?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总结出许多茶叶的贮藏方法,在混沌未开的远古时代,人们只是将茶叶烹煮成汤水来使用。大约后来到了汉朝的时候出现了晒青和蒸青饼茶的储存方法,并且这种方法沿用到了元宋。
到了明清时期储存技术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将原本的蒸青为炒青,让茶叶从储存工艺得到了大大提高,并且这种储存工艺一直沿用到了现代。并且在历朝历代也出现了许多新奇的贮藏工艺。有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来保证茶叶的品质的,有的直接将茶叶与外界隔离避免与空气不必要的接触的,等等。但是通过贮藏茶叶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品味到古人智慧的结晶和他们爱茶惜茶的心。
一、古代人们对茶叶贮藏特性的认识
早在宋代人们就意识到了茶不易储存,在蔡襄《茶录》有道:“茶或经年,则香色味 皆陈。”这样的原因是因为主要是茶叶中含有很多容易吸附水分的成分,如糖类、多酚类、果胶物质等。这些物质可以将水分和异味吸附到茶叶上身上,导致茶叶品质下降。所以贮藏茶叶的过程中要保持茶叶本身的香味必须要保证茶叶是在干燥、不受外界温度与湿度干扰、避免光线直射和没有异味的环境中进行储藏。
而在古代有很多的朝代都大力发展茶文化,而茶作为一种交易品在路上进行运输必然是茶农与商贩们所考虑的以的问题。古人在运输茶采用近程运输工具有箩筐,茶褊,油纸。远程的一般作成发酵茶--如普洱,或者作成茶砖。
无论如何,古代的运输技术不及现代的运输技术,最多就是在容器上加上封泥等等。 但是古人在长期的劳动之中总结出来了茶叶的特性,并且利用各种办法来贮藏茶叶,将茶叶烘烤,将茶叶放入密闭的容器中让他不与外界接触等等,他们对于茶叶贮藏技术的不断的探索与改造是贮藏茶叶的技术不断的发展,并且为茶叶的外贸和茶叶的流通提供了许多有利的帮助。
二、唐朝茶叶的贮藏方法
大唐开创了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四方来贺、八方来朝。随着唐朝实力的强大也与外国开展了外贸交易,中国的茶香、茶艺,远播海外。唐代更加的将茶喝出禅意将茶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这时,长江以南各省都已普遍植茶 , 北方的一些地区, 如陕西南部、河南和山东的一些地方也开始植茶。在条叶的采制方法上 ,逐渐形成了以压制饼茶为主的加工工艺。
而此时茶的种类主要有四种,在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有记载:“ 饮有粗茶、 散茶 、末茶 、饼茶者。”他们的制造方法相同,但它们有原料老嫩、外形整碎和松紧的差别。他们都属于“ 不发酵” 茶叶。在这四种茶中,饼茶属于压制茶类,质地较坚实、紧密, 和其它茶类相较,此类茶防湿性能更好,有利于运输和贮存,并且贮藏方法上也相对简便。
在唐代韩琬的《御史台记》写道:"贮于陶器,以防暑湿。"唐代贮茶用的是瓷瓶,也称“茶罂”。比较常见的就是瓶颈是长方形,中间大,下面是平底。这种茶器一般是用来装散茶或末茶。有时还将岔气中放入丝质的茶囊来便于贮茶,更为细致的人还在茶囊中缝制夹层,更有利于贮存。
唐代的贮茶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有明确记载的十分的少,但是在有一种贮藏的方法十分的普遍和流行。唐朝包装和贮藏一种称做“育”的方法,在唐代 ,顾名思义“ 育”即是保养,《茶经 》云:“育者,以其藏养为名”。
在那时人们就十分的注意茶叶的的防潮防霉。,并且利用这种贮存茶叶的方法来作为成品茶的复烘和封藏工具。据《茶经》所记载 ,“育”的设计,类似一只烘箱, 用木头作为框架 。用竹子作为外面的外包装 ,并且在外面还表上了纸外。
有三层上层放着用“穿”串起的饼茶使用时,用微弱无焰的火慢慢烘茶,防止茶叶发霉变质.又可以让烘干的茶叶在其中长期保存,最下层放着火盆。这种方法便是用烘烤的办法来延长茶叶的保质期,在现代这种方法也被人们广泛的沿用。
在唐朝人们的爱茶之心可见一斑,用昂贵的丝织品来盛装茶叶,足以见得唐人那时对于茶叶的珍惜。他们想尽办法也不择手段的来贮藏茶叶,其将茶叶烘干来延长保质期或者利用工具来主治茶叶与外界接触而导致的变质,在以后的历朝历代也都被继承发扬。
三、宋代茶叶的制造方法
宋代的贮藏茶的方法有用草木灰进行贮茶。这种贮茶方法并不复杂,操作简便,材料随处可得,这种贮藏茶的办法在宋代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在《调燮类编》中写道:“藏茶之法,十斤一瓶,每年烧稻草灰入大桶,茶瓶坐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筑实。每用,拨灰开瓶,取茶些少,仍覆上灰,再无蒸灰。”这便与密封贮藏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屠隆《考类余事》也有言: “以中坛盛茶,十斤一瓶,每瓶烧稻草灰入于大桶,将茶瓶座桶中,以灰 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筑实。”这两种办法便是都是用密闭的方法来贮藏茶叶的,茶叶的特性是易潮易湿,这种办法便是将茶叶与外界隔开来保护茶叶不受沾染的。
在宋代还有一种贮藏茶的方法也十分的常见,便是用萌茶贮茶.并且发展成为了当时的一种贮藏茶的时尚。这种基本方法是,将成品茶放入茶焙中焙干,然后将新摘的萌叶预焙极燥待用。
然后选择容量大的瓷瓮,将底部及和四周铺上烘焙好的萌叶,将茶放在其中,再用萌叶压紧填实,接着封固瓮口。但也有人认为,萌叶过多也能坏茶。如罗糜《茶解》言:“小瓶不宜多用青蔺,蔺气盛也能夺茶香。这样的贮藏茶的方式一直延续到了元明清。
而对于平时少量日用之茶叶,宋代存放方法也很多。一为木盒盛茶。据《曲消旧闻言》:“范仲淹与司马光同游篙山,各携茶以行,温公以纸为帖,蜀公用小木盒子盛之。”二为银盒盛茶,《宋史·苏轼传》:“宣仁后心善轼.轼出郊,用前执政恩例。遣内侍赐龙茶银盒”三是小佑贮茶。宋吴自牧《梦粱录》:“径山采谷雨前茗,用小击贮之以馈人。”四为漆雕密阁贮茶。漆雕密阁,又名承之、易持、古台老人 ,用以纳茶。
宋朝的茶叶在我国历史上是种类最多的一个时期,让许多朝代望其项背。茶叶种类近百种,据考证一些知名的茶钟,如龙开茶、武夷茶、普洱茶等,都是发源于宋代。宋代还开创了茶马贸易。在宋朝制茶业还是与唐朝的制茶业相类似以各种饼茶为主,因为其便于贮藏与运输的特性,大家还是保留和沿用了先前的贮藏方法。
四.元朝茶叶贮藏技术的发展
元这一个朝代犹如一颗灿烂的明星划过历史的长空,其民族混杂、少数民族掌权,社会风尚和饮食习惯与前朝相比大为不同,但是在元代茶文化依然得以发展,不仅多民族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促进茶文化进一步普及,而且元代茶文化更是见证与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并且通过茶让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增强。
到了元朝蒸青散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了最大的茶宗。据元王祯《农书》记载,当时有三种茶叶:一为茗茶 ,二为末茶,三为腊茶。散茶,包括蒸青和炒青绿茶,以及乌龙茶、红茶等。一般来说,这些茶类外形疏松,孔隙较多,比紧压茶容易吸湿变质,导致其色、香、味改变。所以贮藏的难度和复杂性大大增加。
由于散茶的流播,人们的饮茶方式也逐渐演变为沸水冲泡 (即点茶)为主,煮茶已不多见。沸水泡茶,不似煮饮团饼茶那么烦琐,且更能使人品味到茶叶自然、纯真的色香味,但对茶叶的内在品质更加讲究,这也对其存贮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元明清时期,人们针对散茶品质的特异性,采用了许多新颖别致的藏茶方法.标志着茶叶贮藏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五、明清时期贮藏茶的技术的发展
随着明清经济的发展,制茶工艺的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仅仅自产自销还开创了茶马贸易。清代中期,茶饮出现了不同于以往不发酵、半发酵、全发酵的类型,形成了许多的种类,如绿茶、乌龙茶、红茶等等。
明代贮藏茶的工艺也比较的讲究。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注意到,在日常取用茶叶的时候,频繁的在茶叶容器中取茶叶,会有湿气进入,从而直接导致贮藏效果不佳,所以日常取用茶叶,他们便用较小的容器存放。正如在《茶疏》所记载到的一样:“日用所需,贮小瞿中。”便是描述的此事。
明清时期商贩或百姓来贮存大量茶叶的方法大都与宋代有异曲同工之妙。大都避免茶叶与阳光水分直接接触。而古人也学会用物质的物理性质来解决茶叶易受潮的问题,比如利用木炭吸湿性强的特点来吸收水分,使茶叶保持干燥。
而这样的贮藏工艺也一直沿用到了今天,现在的一些名茶,也用这种方法来贮藏,在《罗雾茶记》仔细记载道:“收藏时,先用青蔺,以竹丝编之,置县四周。焙茶俊冷,贮器中。 以生炭火缎过,烈日中暴之,令灭,乱播茶中。封固鉴口,覆以新砖,置高爽近人处。”可见古人虽然没有当今如此发达的科技,但是古人的智慧也十分的令人折服。
出现如此多的贮藏方式,也有出现一些有待考究的。在《考聚余事》有写到:“又法,空楼中悬架,将茶瓶口朝下放,不蒸,缘蒸气自天而下也。”这种贮藏的方式是,人们在容器中加入一些药叶,并且在瓶底垫上一层沙石来吸收湿气并且将容器倒置储存。
小结
饮茶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习惯,在中国一直代代相传。喝茶不仅仅可以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更为重要的是饮茶反应了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反应了一个人的品性和气质,经常饮茶的人性格平和不易激动,闲适自得。茶是先苦后甜在喝茶之中可以领悟人生中的哲理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
古人用丝绢、用玉盒、用银盒来装茶。没有一个不显示出古人惜茶、爱茶。将茶视作珍宝,将茶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将茶视作高尚的情趣爱好,人人趋之若鹜,反应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正是因为惜茶爱茶,让原本不易保存的茶的贮藏技术不断的发展,让中华的茶文化不断的发展,让茶成为一个中国名片,从远古走向今天,从中国走向世界。
而人们对于茶的贮藏不仅仅是贮藏的方式值得大家去注意,更为重要的是那一颗爱茶之心,那一份的时代风貌。在贮藏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茶的发展脉络、茶的文化背景、中国的茶文化。
1.《清朝茶叶怎么出口防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清朝茶叶怎么出口防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3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