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初出茅庐的烦恼,在很多领域都会有。
比如说,看病。
很多人容易笃定的认为,老医师的水平要比年轻医生高。
但如果一边是混了大半辈子,没有努力专研医学的老医生。
另一边是学习了最新、最前沿医学知识,工作充满干劲的年轻医师。
显而易见,自然是是年轻医师的诊疗水平,实力更高。
年龄的增加,并非代表一个人的绝对实力增强。
这道理用在白茶上,也是通用的。
新白茶,未必就比不过老白茶。
如果是白白蹉跎了岁月,本身内质平平的白茶,陈化年份再高也是徒劳无益。
上个礼拜,有位外省茶友过来反馈,他喝了两年白茶后总结出了一个规律:
陈化时间短的白茶,茶汤往往都会带着苦味,尤其是寿眉。
到底,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2》
白茶的苦,主要在于咖啡碱。
苦,是种不受欢迎的滋味。
咖啡碱,从名字上听起来,和茶没有相关。
其实这是因为,当年在发现这个物质时,最先是从咖啡上提取出来的。
所以,这类物理性状是白色结晶体的物质,就被取名为咖啡碱。
事实上茶树里的咖啡碱含量,从芽头,到叶片,再到根茎,平均分布数量更多。
科学的来看,咖啡碱应该取名为茶碱,要更合理。
咖啡碱可溶于水,滋味苦。
作为茶味物质的基础组成,咖啡碱在各大茶叶里分布广泛。
但是,六大茶类里有个共通的道理。
但凡是好茶,苦涩味都是不重的。
苦涩味太重,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往往品质就要矮一截了。
具体说回到白茶上,品质好的高山白茶,咖啡碱含量少,苦涩味不明显。
而产区环境不太好,光照过强的平地茶园,产出来的白茶咖啡碱含量高,自然冲泡过后的茶汤,苦涩味较为明显。
品质和冲泡方式,是影响白茶茶汤苦涩味明显与否的主因。
而陈化年份的高低、白茶的具体品类,则是次要因素。
《3》
品质差劲的白茶,茶汤苦涩味重。
背后的原因,在于产区环境和制茶工艺,不尽如人意。
这是放之六大茶类,而皆准的共通道理。
一款苦涩味重的白茶,极有可能是平地茶园+未及时薄摊的产物。
常言都说,高山出好茶。
海拔适中,气候温润,终年多云雾天气的高山茶园,光照适中,以漫射光居多。
得天独厚的环境滋养下,高山白茶嫰梢的芽叶,更能顺畅的生长。
而平地茶园的茶,生长条件则不同。
从光照条件上看,平地茶园的植被层次,比较单一。
无遮无拦的茶园四周,没有足够的遮阴条件。
再加上,少有云雾天的平地茶园,一年三百六十日,茶树的生长容易受到过分的光照暴晒。
稍不留神,茶树新生的嫰梢就容易被晒红了,留出晒斑。
生长在平地茶园的白茶,常年在受到过分光照曝晒的情况下,内部的咖啡碱物质容易过多的生成。
自然而然,无论后期制茶条件再到位,也难免会做出苦涩味明显的茶汤!
再来说到工艺因素的影响,白茶的制茶工序,看似简朴,实则并不简单。
正常的情况下,白茶的茶青采下后,第一时间需要及时的薄摊薄晾。
要不然,娇嫩的白茶茶青长时间闷在茶篓里,再好的原料也会被闷坏。
白茶的制茶,基础要求是及时的薄摊薄晾,将原料薄薄的摊晾在水筛上,以能透过水筛看蓝天为佳,叶片彼此之间不发生交叠。
制茶时,得到及时萎凋的白茶茶青,内部的茶多酚、咖啡碱以及多余的无机盐,会伴随着水分的散失,从而快速的从叶片内流失。
于是乎,摊晾及时,萎凋到位的白茶,茶汤风味会更为鲜爽。
而摊晾不及时,叶片内多余苦涩物质未能及时排解的,自然容易苦涩味偏重。
《4》
冲泡方法出错,白茶茶汤苦涩味重。
泡好一杯茶,方法很关键。
如果是泡茶方法出了错,那么品质再好的白茶,也会被泡得面目全非。
正常的冲泡方式下,在投茶适中,及时出汤的前提下,茶味物质释放比例适中。
自然而然,泡出来的茶汤苦涩味不显。
冲泡内质丰厚的高山白茶,一般是用盖碗冲泡。
标准器型的110ml盖碗,投入干茶5克。
环壁注入沸水冲泡后,前几冲都应当用“快出水”的方式,快冲快出,迅速倒出茶汤。
严格的快出水,定义要求是从注水开始计时,到大部分茶汤倒出,时间以控制在7-8秒为宜。
内质丰沛的好茶,冲泡时尽可能的缩短泡茶时间,更能够泡出浓淡适中,茶汤清润的滋味。
如果是投茶量过多,随手抓了一大把茶冲泡,大大的超出了正常的茶水比例。
自然而言,后面泡出来的茶汤滋味,容易因为茶味物质的过量浸出,导致茶汤滋味被泡浓、泡苦涩。
故而,为了精准的确定投茶量,备用上一把小巧的家庭克秤,很有必要。
除了投茶量的问题外,出汤时间的快与慢,更是影响一泡好茶滋味的生死场。
如果出汤动作过慢,甚至于是故意的闷泡,导致茶叶内部的咖啡碱物质过量浸出,茶汤的整体风味,自然很容易就被泡苦了。
所以,一杯苦涩味明显的白茶,排除掉本身品质的问题后,还得需要排除冲泡因素的影响。
两大重要前提因素被排除后,才能准确的下结论。
《5》
好茶,并不以年份论英雄。
白茶,也并非是一味的追求年份越老越好。
最终的还是得以品质说话,看一款茶的具体产区和工艺。
不过,单从苦味明显与否的角度看,陈化年份有着次要影响。
白茶作为可以长期保存的茶类,随着陈化年份的增加,整体的风味可以不断发生良好的改变。
一般来说,相同品质的白茶,在新茶期的时候(陈化时间不足1年),内部的风味物质,要处于更为活跃的状态。
满满当当的内质物,像是一座小火山那样,丝毫敛藏不住。
一经沸水冲泡,内部的风味物质,就会被快速的、大量的浸出。
故而,冲泡清香鲜爽、清新淳润的新白茶时,泡茶喝茶方法更有讲究。
使用盖碗冲泡新白茶时,出汤的时间一定要快,要不然茶汤滋味容易被泡苦。
在提到冬天煮茶时,新白茶不适合煮着喝。
内质物活跃的新白茶一旦拿来煮,很容易就煮出苦涩味明显的茶汤,并不好喝。
而到了老白茶这,经过了多年陈化,存茶时间不低于3年时,内部的茶味物质大部分的转化了。
在岁月的帮助下,白茶内部的茶多酚、咖啡碱等苦涩味物质,被裹上了厚厚的络合物质,使得老白茶的整体风味,不再那般张扬。
像是一个人的成长,从年少轻狂,到步入中年后的磨平棱角,再到老年后的人淡如菊,心如止水。
甘香、沉稳、醇厚的老白茶,相对比新白茶而言,不容易泡苦。
并且,从煮茶的角度看,新白茶不适合煮,老白茶却正宜腊月、正月煮茶喝。
岁月如歌,酿成了白茶无限醇美风味!
《6》
陈化时间短的、初出茅庐的新白茶,风味清爽。
不过,再来说到新白茶,新寿眉,要真的更容易泡苦吗?
答案是未必!
寿眉,按照采摘的季节大致区分,可以分为春寿眉和秋寿眉。
其中秋寿眉因为产量较高,所以在市面上更为常见。
通常,按白茶的生长情况来看,秋寿眉是比较不容易泡苦的一类茶,尤其是秋寿眉里的典型代表——白露寿眉。
白露寿眉,采摘在仲秋时间,白露节的前后,故而得名。
外观上看,白露寿眉的叶片大,茶梗明显,叶表的蜡质厚。
蜡质层的存在,在冲泡时相当于茶味释放的缓冲坡,减缓茶味的释放。
所以,秋寿眉比较不容易泡苦,适合作为新人的入门茶。
再来说到春寿眉,从性价比的层面上看,这两年太姥山上出产的春寿眉,绝对是性价比超过的存在。
在2018、2019这两年中,由于春茶的采摘时间要比往年略早,所以春寿眉都恰巧长在了往年采白牡丹的时节,得到了生成白牡丹馥郁花香的气温。
又加上,春寿眉的叶片比白牡丹更宽大,更厚实,内部的芳香物质更加多元,所以香气表现要更加的缤纷多彩。
又香,又淳滑,风味特别的曼妙。
不过因为内质丰富,极容易释放内质,所以春寿眉比较容易泡苦。
许多盖碗快出水练习不熟悉的新茶友,往往就栽在了春寿眉上。
要想将春寿眉,泡出来又香又润又淳和,茶汤盈盈,不苦不涩,很考究泡茶人的水平!
《7》
正本清源,从源头看,苦涩味明显的白茶,背后有很多的原因。
不能简单的就怪在陈化时间短、是寿眉的因素上。
咖啡碱含量高的,苦涩味重的白茶,品质不高。
这背后,产区和工艺是主要因素!
再有的,就是冲泡细节的问题上。
品质好,冲泡技巧掌握到家的情况下,任凭是内质再丰富、再活跃的新白茶,也能泡得很好喝!
好茶,泡好,苦涩味都不重。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1.《什么茶叶第一次喝是苦的、茶叶第一次泡能喝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什么茶叶第一次喝是苦的、茶叶第一次泡能喝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38561.html